全文閱讀
 
 
 

在東臺,觀鳥、深呼吸、觀繡發、邂逅天仙緣

發佈時間: 2024-10-28   |   作者: 陳勇 劉傑   |   責任編輯: 李鑫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日前,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與文化和旅遊部聯合推出14條特色生態旅遊線路,其中,鹽城東臺黃海海濱國家森林公園、東臺條子泥濕地入列江蘇濱海濕地生態旅遊線路,東臺文旅獲得了國家級推薦。來到東臺,不僅感受得到自然的洗禮、文化的厚重,還能夠開啟一場味蕾的享受之旅。

條子泥位於東臺市沿海東北角,因其港汊形似條狀而得名,區域總面積約50萬畝。條子泥黃海生態區擁有300萬公頃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潮間帶濕地,是全球最重要的濱海濕地生態系統之一。鹽城擁有太平洋西岸和亞洲大陸邊緣面積最大、生態保護最好的77萬公頃海岸型濕地。鹽城黃海濕地是丹頂鶴全球最大的越冬地,為數以百萬計的遷徙候鳥提供停歇地、越冬地或繁殖地,支援了IUCN紅色名錄中34種受威脅鳥類的生存,包括極危4種、瀕危8種、易危22種,對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至關重要。

2019年7月5日第43屆世界遺産大會上通過審議,條子泥濕地作為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核心區,順利成為我國第14處世界自然遺産,填補了全國濱海濕地類世界自然遺産空白和江蘇省世界自然遺産空白。2023年11月30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佈《陸生野生動物重要棲息地名錄(第一批)》,江蘇鹽城沿海灘塗濕地候鳥重要棲息地入選。

中國黃(渤)海候鳥棲息地串聯起更多的候鳥關鍵棲息地,為黃渤海生態區進入系統治理搭建起更廣闊的舞臺。依託世界自然遺産,鹽城搭建起更廣闊的國際合作平臺,構建起深化全球生態治理合作的長效機制,共謀濱海濕地保護與高品質發展的最優路徑。每年,超過300萬隻候鳥在此南來北往,上演著地球上最壯觀的自然現象。誰能想到,從俄羅斯楚科奇的苔原到緬甸莫塔馬灣的灘塗,從黃海北部的鴨綠江口到紐西蘭的米蘭達海灘,無數相隔遙遠的地理單元被這些小小的鳥兒串聯了起來。

在東臺,有一處佔地4000公頃的濱海林地,它就是被譽為“知青自留地”和上海的“後花園”的黃海森林公園。

黃海森林公園始建於1965年的黃海國家森林公園,是全國沿海地區最大的平原森林,被譽為太平洋西岸的“綠寶石”。漫步在這片綠色的海洋中,呼吸著清新的空氣,感受著大自然的恩賜,讓人心曠神怡。

乘坐小火車穿行于林海之間,感受歲月靜好;在森林木屋中或許能一睹星空,聆聽鳥鳴;登上41米高的森林之眼俯瞰全景,體驗刺激的滑道;沿著空中棧道漫步,近距離觀賞水杉;室內的木育森林則適合各年齡段的小朋友玩耍。

當人群的喧囂漸行漸遠,取而代之的是清新的林海氣息和甜蜜的青草味空氣。森林小火車、森林木屋、森林之眼、空中棧道以及木育森林,當你踏入這片綠色海洋,仿佛置身於綠野仙蹤般的童話世界中,悠然飄飄。

東臺發繡,是江蘇省東臺市特産和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産品。

發繡是一門綜合藝術形式,是以人的髮絲為材料,利用頭髮黑白灰黃自然色澤,用接切纏滾針法,在布帛上施針度線,創造形象的藝術品。

發繡傳説始於唐代,用料取妙齡少女自然色發,運用滾、施、纏、套、接、切、扣、虛實針等數十種針法,達到平、齊、細、密、勻、薄、和、順、光等最佳藝術境界,被譽為“東方一絕”。

在東臺更有一個低調的千年古鎮,這裡不僅是歷史文化的搖籃,更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産“董永傳説”的起源地。白天,青磚黛瓦,一步一景,你可以在這裡感受小橋流水的江南美景,逛逛范仲淹的學堂,夜幕降臨,你可以夢回繁華的宋朝盛世,跟隨尋仙遊的腳步,來董永七仙女傳説源頭之地,看看動人的愛情傳説,這個地方就是——東台西溪天仙緣景區。

梨木古街沿河而建,就是煙雨江南,小橋流水人家的既視感,在這裡更可以觀看實景演出《范仲淹》。范仲淹34歲時被朝廷委派至西溪擔任西溪鹽倉監鹽官。後官司至參知政事(宰相),是北宋傑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抱負,成為古今不朽的名言。范仲淹在西溪任期雖然不太長,卻留下不少政績,得到當時西溪百姓的稱頌與後世景仰。范仲淹才華出眾,詩文並茂,屢在西溪吟咏。現仍有《晏溪馴鷗》、《西溪解嘲》、《牡丹詩》等詩篇流傳西溪。(文/圖 陳勇 劉傑)(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