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詩意中國丨長城高與白雲齊,一躡危樓萬堞低

發佈時間: 2024-08-22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李鑫   |   來源: 新華網

 

7月15日,遊客在遊覽懸壁長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4日,黃昏時分,駝隊從嘉峪關關城外走過。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5日,遊客在遊覽懸壁長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4日拍攝的夕陽下的嘉峪關關城。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4日,工作人員在嘉峪關關城測試夜遊光影效果。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4日,遊客在遊覽懸壁長城。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4日,遊客在嘉峪關關城遊覽。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4日,遊客在遊覽懸壁長城。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4日拍攝的夕陽下的嘉峪關關城。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4日,遊覽嘉峪關關城的遊客從“左公楊”下經過。這株楊樹是百餘年前左宗棠率軍途中栽種的,有詩讚曰:“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4日,工作人員在嘉峪關關城測試夜遊光影效果。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5日拍攝的嘉峪關關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8月16日拍攝的嘉峪關關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4日,在嘉峪關關城南側,一列火車從明長城旁駛過。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4日,遊客在嘉峪關關城遊覽。城門下的地面,在車輪的長期碾壓下形成明顯的車轍。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5日,遊客在嘉峪關關城旁騎駱駝遊覽(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5日拍攝的討賴河邊的“長城第一墩”(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4日拍攝的嘉峪關關城柔遠門門樓和其後面的嘉峪關樓。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8月16日,遊客在嘉峪關關城體驗夜遊。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8月15日拍攝的夕陽下的嘉峪關關城。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8月16日,遊客在嘉峪關關城體驗夜遊。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8月15日拍攝的夕陽下的嘉峪關關城(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8月16日,夜遊嘉峪關關城的遊客在拍攝燈光秀。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4日在嘉峪關關城南側拍攝的明長城。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8月16日拍攝的嘉峪關光化門門樓和遠處的祁連雪山(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8月16日拍攝的夕陽下的嘉峪關關城和遠處的祁連雪山。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8月16日拍攝的夕陽下的嘉峪關關城。新華社記者 郎兵兵 攝

7月14日拍攝的嘉峪關關城光化門和甕城,門樓上懸挂有“天下第一雄關”牌匾。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7月14日拍攝的討賴河邊的“長城第一墩”,這是明長城的西端起點。新華社記者 馬寧 攝

“長城高與白雲齊,一躡危樓萬堞低。”這是清末進士裴景福西行途經甘肅境內的嘉峪關時發出的感嘆,寥寥數筆勾勒出嘉峪關的偉岸高峻與氣勢磅薄。

嘉峪關始建於明洪武五年,扼守河西走廊和古絲綢之路,是明長城沿線修築時間最早、建築規模最為壯觀、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座古代軍事關隘,被譽為“天下第一雄關”。歷經百年營建,嘉峪關形成了居中的關城與南北兩翼長城相互守望的嚴密軍事防禦體系。關城南北兩側的“長城第一墩”和“懸壁長城”,都是嘉峪關長城文物的重要組成部分。

已有650餘年歷史的嘉峪關,先後被公佈為全國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世界文化遺産地、全國首批5A級旅遊景區,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前來感受其獨特的長城文化、絲路文化和邊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