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圖片故事|再會“海棠” 鯨群相迎

發佈時間: 2024-07-10   |   作者: 佚名   |   責任編輯: 李鑫   |   來源: 新華網

 

7月5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考察團隊成員在駕駛室內查看船舶航行資訊。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6日,一群短肢領航鯨在海南島東部海域暢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6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一頭短肢領航鯨在浮窺。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7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考察團隊在船上開會分析拍攝到的短肢領航鯨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6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考察團隊成員在甲板上拍攝觀測短肢領航鯨。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7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考察團隊成員在查看GPS位點資訊。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5日,一群短肢領航鯨在海南島東部海域暢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6日,一群短肢領航鯨在海南島東部海域暢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5日,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右)和考察團隊成員在甲板上觀測尋找動物。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6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左二)在船頭拍攝觀測短肢領航鯨。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6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考察團隊成員在操作無人機進行拍攝觀測。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6日,一群短肢領航鯨在海南島東部海域暢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7日,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李松海在查看“海棠”的信標數據。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7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考察團隊成員在實時記錄觀測數據。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6日,一群短肢領航鯨在海南島東部海域暢遊。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5日,一群短肢領航鯨在海南島東部海域暢遊(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7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考察團隊在甲板上觀測尋找“海棠”。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5日,在海南島東部海域,短肢領航鯨母子對中的幼崽(前)在浮窺。新華社記者 張麗蕓 攝

7月8日,由海南省海洋廳、三亞市農業農村局、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共同組織的“心繫‘海棠’海洋生物多樣性”考察團隊從南海順利返航,結束了為期5天的航程。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研究員李松海向大家宣佈,放歸大海的短肢領航鯨“海棠”生存狀況良好。

短肢領航鯨“海棠”于1月3日在三亞海棠灣擱淺,經過145天的專業救治與野化訓練,于5月26日成功放歸大海。放歸後,科研人員通過安裝的信標持續追蹤“海棠”的動態。數據顯示,40多天的時間裏,“海棠”的活動範圍廣泛,最大下潛深度達到近600米,展現了良好的野外生存能力和對深海環境的適應性。

考察團隊根據“海棠”信標顯示的位置資訊在相關海域搜索它的蹤跡。在“海棠”的活動區域內,儘管未能直接目擊到“海棠”,但考察團隊觀測到了大量短肢領航鯨群體,李松海表示這意味著“海棠”極有可能已經融入了同類,找到了族群。

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秘書長蒲冰梅見證了“海棠”從擱淺到成功回歸大海的全部過程,在這次考察活動中,她每天都站在甲板上眺望尋找“海棠”的身影,“‘海棠’是國內第一頭被成功救助並放歸的短肢領航鯨,它為我們今後從事鯨豚救助工作提供了寶貴經驗,我相信它現在一定已經和家人生活在一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