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2024-05-23 | | 責任編輯: 李鑫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我國旅遊發展步入快車道,形成全球最大國內旅遊市場,成為國際旅遊最大客源國和主要目的地,旅遊業從小到大、由弱漸強,日益成為新興的戰略性支柱産業和具有顯著時代特徵的民生産業、幸福産業。強調要統籌政府與市場、供給與需求、保護與開發、國內與國際、發展與安全,著力完善現代旅遊業體系,加快建設旅遊強國,讓旅遊業更好服務美好生活、促進經濟發展、構築精神家園、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
建設旅遊強國,不僅需要蓬勃向上的國內旅遊,更需要強大的國際旅遊作為支撐,統籌國內旅遊與國際旅遊兩個變數,實現相互協調,培育打造國際旅遊主要目的地意義重大。
一、 正確認識一對關係
建設旅遊強國,必須要正確認識國內旅遊和國際旅遊的互動關係,做到“兩手都要抓兩手都得硬”。
1、國內旅遊是國際旅遊的變壓器
縱觀中國旅遊業發展歷程,在20世紀80年代為賺取外匯率先開啟了入境旅遊。到20世紀90年代後,隨著國民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和黃金周假期制度體系的確立,國內旅遊開始逐漸嶄露頭角。近年來,國內旅遊品質化需求的不斷出現,各類旅遊設施逐步與國際接軌,極大地改善了我國國際遊客的接待能力。向海外要遊客,向海外要市場,又重新成為當下一大旅遊發展要領。
2、國際旅遊是國內旅遊的加速器
國際旅遊既是國內旅遊發展的必然,又是國內旅遊的加速器。通過發展國際旅遊,有利於將國際上具有較強影響力和吸引力的旅遊産品逐步本土化,促進旅遊核心吸引物的完善。同時還能夠從市場需求倒逼供給提質,在旅遊人才培養、旅遊服務理念、旅遊管理模式上實現與國際接軌,從而為遊客提供更加人性化、體驗化的旅遊産品,反向加速國內旅遊的發展。
二、全面把握兩大作用
國際旅遊在展示中國形象、增進文明互鑒上具有重要作用,通過發展國際旅遊業,有利於進一步增強國際遊客對中國歷史和中華文化的認識和了解,展現國家精神面貌,提升國際影響力。
一是展示中國形象。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旅遊是各國民間外交的重要手段,以旅遊作為抓手,進行文化輸出和思想傳播,有利於推動世界對中國方案的認同和支援。利用入境遊客話語體系,探索國際形象的“他塑”方式,讓國際遊客成為美好中國故事的代言人和宣傳大使,服務於建立國際話語權,創新人類文明新形態。
二是增強文明互鑒。中華幾千年文化魅力獨特,以旅遊作為媒介講述文化內容,實現以文化人,有利於增強國際友人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獲得感,樹立民族自信。通過發展國際旅遊,能夠展現中國尊重文明多樣性,倡導平等、互鑒、對話、包容的文明觀,推動各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衝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優越,為推動中華文明與全球各國文明平等交流、和合共生,讓文明交流互鑒成為增進各國人民友誼的橋梁。
三、加快實施六“度”舉措
為加快發展國際旅遊,迫切需要認清當前我國國際旅遊發展形勢,圍繞面臨的客觀問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策略。
一是加速優化入境政策的寬鬆度。根據聯合國旅遊組織(UN Tourism)公佈的統計數據,2023年全球國際遊客人數約13億人次,恢復至2019年水準的88%。其中,亞太地區已恢復至2019年水準的65%。然而,復蘇程度因地區而異,南亞地區已經恢復至87%,而東亞地區只有55%。在東亞地區中,日本和南韓的入境旅遊恢復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入境旅遊恢復相對緩慢。全國各地應將推動入境旅遊復蘇作為重要政策選項,從優化政策環境、投資推動市場、完善公共服務、規範市場運作等多維度,積極創造條件。在現有單方面免簽政策的基礎上,對特定國家實施更加寬鬆的過境免簽政策。
二是加大國際旅遊行銷推廣力度。各地要結合自身國際旅遊客源市場條件,因地制宜制定國際旅遊行銷戰略。通過共建友好城市、舉辦異地旅遊推介會等方式,對在國際市場上積極行銷本地文旅資源和産品線路的旅行社進行補貼,全面提升目的地在國際市場上的知名度。積極與旅遊客源地的旅行社、行業協會等機構建立廣泛的合作關係,鼓勵開拓入境客源市場,對符合條件的單個旅行社進行獎勵,探索國際客源互送、國際引客策略創新等長效機制。推出過境免簽優惠旅遊産品,提升景區、度假區國際化品質。
三是增加世界旅遊目的地的廣度。各城市應在此基礎上樹立世界知名旅遊形象,培育世界知名旅遊吸引物,完善國際遊客出入便利的海陸空交通體系,達到國際標準的旅遊接待設施與服務管理水準,成為具備吸引國內國際遊客前來觀光遊覽、休閒度假和會議會展的旅遊地域綜合體。
四是吸收國際經驗中國化的高度。主動吸收西班牙、法國等國際著名旅遊目的地的發展經驗,將國際經驗同中國實際有機結合。發揮各類國際機構、組織、協會的仲介傳導作用,主動對接招商一批具有國際特色的旅遊項目。借鑒國際經驗,在旅遊線路設計、旅遊社區管理、旅遊行業協會自律管理、旅遊可持續發展等方面加強創新。聚焦國際遊客認可的金字招牌,鼓勵各地積極申報世界遺産、世界最佳旅遊鄉村、世界美食之都、國際花園城市等,提升目的地的國際化水準和影響力。
五是探索文旅數據資産轉化深度。借助數字化技術,面向不同群體開展調查,廣泛開展文旅數據的採集、存儲、加工、分析工作,逐步建立文旅大數據分析應用平臺,形成“數字化採集—網路化傳輸—智慧化計算”數據資産包。結合Open VI、AIGC、AR、VR等新技術,開展文博場館、景區景點數字化工作,開發遊戲小程式、App,將文旅資源轉化為遊戲中的系統要素,打造線上游戲、線下打卡的互動娛遊場景。推動數字資産産業轉化,強化文旅部門、景區、企業、網路平臺等單位的合作,提供更多便捷平價的食宿行遊購娛線上服務選項,以高品質的線上服務供給吸引更多線下游客。
六是加強國際旅遊設施服務溫度。實施在地國際化戰略,用本地特色演繹國際風采,用民族藝術彰顯世界價值。國際旅遊的高品質發展需要在地化基礎設施的提升和國際化管理服務的跟進,要按照“國家大環線、區域內環線”的總體思路,進一步提升旅遊目的地可達性,暢通國際口岸的人、財、物交流。對標國際水準,切實提升旅遊服務水準,在導遊、餐飲、住宿、遊覽等方面充分突出國際特色與本地韻味。
在建設旅遊強國的目標指引下,我們要大力發展國際旅遊,促進入境旅遊業快速恢復,高標準建設世界知名旅遊目的地,加強國際旅遊行銷推廣,為推動旅遊業高品質發展行穩致遠、走獨具特色的中國旅遊發展之路貢獻力量。
(賈雲峰 鄧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