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春風計劃——全國中小學攝影教師培訓班志願服務項目研討會在京舉辦

發佈時間: 2022-06-02   |   作者: 攝影函授學院   |   責任編輯: 陳勇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用攝影的春風溫潤“拔節孕穗期”

志願服務成風化雨,攝影美育滋養心靈。2022年5月31日,在“六一”國際兒童節前夕,由北京攝影函授學院、中國攝影家協會攝影教育委員會主辦的春風計劃——全國中小學攝影教師培訓班志願服務項目研討會,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召開。與會嘉賓圍繞攝影在中小學美育中的作用和意義、春風計劃課程內容調整等展開熱烈討論,為攝影教育、青少年美育建言獻策。

線下會議現場

中國攝協分黨組書記、駐會副主席鄭更生,副主席、攝影教育委員會主任劉魯豫,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彭文玲出席研討會。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理事田春亮、網路學院院長邢海源、網路學院執行院長楊玉輝、青年教師楊明,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革新路第二小學黨支部書記陳玉清,浙江省桐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城北小學(徐肖冰侯波少兒攝影藝術學校)攝影教師、桐鄉市攝影家協會主席沈劍峰,江蘇省常州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三井實驗小學攝影項目負責人李海剛,明基智慧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專業攝影螢幕事業部高級經理張曉峰,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赭山小學(蕭山區高帆攝影學校)教師湯飛淼,貴州省大方縣實驗高級中學教師王文琳,北京市順義區仁和中學教師付桐,北京市朝陽實驗小學三里屯分校攝影教師王斌以及中國攝協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研討會。中國攝協攝影教育委員會秘書長、北京攝影函授學院院長張希紅主持研討會。

視頻會議頁面截圖

會議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京召開

鄭更生指出,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強調:“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這一時期心智逐漸健全,思維進入最活躍狀態,最需要精心引導和栽培”。春風計劃——全國中小學攝影教師培訓班志願服務項目,正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指示的重要舉措。

鄭更生強調,今年是毛澤東同志《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80週年,毛澤東同志指出,“我們的文學藝術都是為人民大眾的”,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了文藝的人民性。中國攝協高度重視、積極支援辦好為人民大眾服務的藝術教育,而中小學的藝術教育尤為重要。希望通過“春風計劃——全國中小學攝影教師培訓班”這個項目,進一步推動中國攝協的志願服務工作往深裏走、往實裏走,更好地服務基層,服務人民。北京攝影函授學院和中國攝協攝影教育委員會要繼續擴大覆蓋面,發揮以點帶面的作用,在全國範圍內實現聯動,把線上線下結合起來,擴大影響力;同時,要精心做好組織工作,遴選優秀的師資力量,完善課程內容,提升授課水準。希望參加培訓的教師認真學習,融會貫通,將攝影知識帶給孩子們,培養他們的藝術美感,真正讓孩子們以攝影為手段,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講好身邊的故事、家鄉的故事、紅色的故事。

劉魯豫表示,百年大計,教育為本。面向青少年的教育,更是教育的重中之重。作為主辦單位之一,中國攝協攝影教育委員會一直致力於積極促進攝影教育的繁榮發展,春風計劃——全國中小學攝影教師培訓班就是以攝影美育帶動全民美育的一次探索,展示攝影擔當的一個舉措。在中小學推動攝影教育,用影像為同學們引路,把美的種子播撒在他們心中,有助於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和人文素養,助力他們成為向上、向善的時代新人。以美育人需要持之以恒、久久為功,我們熱切期待,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這個項目做好做實,用攝影助力青少年追求未來美好生活,用教育滋養出更多具有國際視野、中國情懷的優秀攝影師。

彭文玲在會上介紹,春風計劃——全國中小學攝影教師培訓班計劃用5年時間,在全國免費培訓中小學攝影教師500人左右,尤其傾向全國邊疆省份、少數民族地區的藝術類課程教師,併為他們配發教材,旨在增進他們的攝影水準和教學能力,提升攝影教學的業務水準,從而促進中小學美育教育。2021年培訓班第一期培養了91名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攝影教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22年將繼續舉辦第二期,同時將加大對北京市郊區攝影教師的培訓力度。“春風計劃”項目成果,也將通過線上線下攝影展覽的方式向公眾展示,展覽將對參培教師的學生攝影作品予以展示。

經過中國攝協和社會各界的不懈努力,以及各個教育團隊的辛勤耕耘,不少以攝影為特色的中小學校已美名在外,開拓出一條條獨具特色的青少年攝影美育之路,孩子們的一招一式漸顯功底。與會嘉賓大多身處攝影教育在一線,他們懷著一腔熱情,結合教育教學工作發表了真知灼見,有的側重於教學實踐,有的側重於理論梳理,從培養教師隊伍、確立教學主題、編選攝影教材、開展實踐活動等多個層面交流攝影教育的心得和行之有效的舉措,還提出了不少建設性意見。

會議現場

田春亮提出,中小學攝影教育要通過攝影實踐引導學生講好家鄉的故事、身邊的故事,並依託中國攝協的平臺,做好跨地區的交流,使學生攝影創作成果實現最大文化價值。

李海剛認為,青少年攝影教育應去職業化,去功利化,應更多指向人文關懷意識的培養,發展眼力和欣賞力,激發興趣,培養意識,形成一種觀察世界、了解社會、表達自我的意識,最大程度激發學生發現美、探索美、創造美的內在潛力,為將來可持續發展而蓄能。

沈劍峰從攝影教育環境建設——氛圍熏陶、攝影教育課程建設——美育探究、攝影活動開展——影像育德三個方面,分享了桐鄉城北小學經過11年的青少年攝影教育探索,逐漸形成的富有美育特色的教育經驗,而他們開闢的三條紅色攝影研學路線,因為其良好的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效果受到了學生和家長的追捧。

楊玉輝分享了北京攝影函授學院網路分院“刻意練習”的教育方式。他形象地比喻,比火箭製造還要複雜的是教育。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不同的個性和特點,教育沒有圖紙,不能設置標準答案。

柳州市革新路第二小學就讀學生中70%以上為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0年前,中國攝協攝影公益服務項目落戶革新二小。陳玉清動情地説,家境清貧的孩子通過學習攝影打開了一扇觀看世界的窗,感受到大千世界的魅力。攝影讓這些農民工子女從小學會觀察思考,培養了藝術審美視覺,有了“藝術范兒”。現在的革新二小因為攝影教育的特色,已經成為當地名校。她還提到,學校的兩位老師參加了“春風計劃”第一期培訓,受到了一次頭腦風暴式的衝擊。

湯飛淼以圖文並茂的方式,介紹了赭山小學正在火熱開展的“學農攝”活動和影像微德育活動,分享了學生們在活動中的拍攝成果,從而引出了攝影對小學生悟美育德教育功能的啟示——攝影研學的魅力無可比擬。

王文琳認為,攝影教學最核心的是對學生形成一種良好的、正面的、向上的、積極的教育,是教育學生樹立家國情懷的途徑。他在會上介紹了利用攝影講好家鄉故事,教育學生愛家鄉、愛生活、愛祖國,以及利用當地紅色文化攝影教育感染教育學生的實例。   

從1985年成立攝影小組到1987年掛牌成立兒童攝影學校,到掛牌中國攝協青少年攝影教育基地,北京市朝陽實驗小學三里屯分校的攝影教育已經有37年的歷史。王斌詳細地分享了學校攝影在課堂教學、教育活動、社會實踐的經驗,學科融合是特點。站在前輩的肩膀上,他坦言自己的職責就是讓學生通過攝影懂得如何感受美、欣賞美、創造美。

既是教師也是影像創作者的付桐,關注最多的是攝影學習能給學生帶來什麼。他説,攝影與其他藝術門類相比,雖然入門門檻相對較低,但是種類繁多、博大精深。攝影教學和藝術創作是一樣的,這座高山沒有頂峰,需要一直努力攀登。

張曉峰説,孩子們在學習之餘,用攝影的獨特視角感知世界,發現未知,在鏡頭裏的斑斕色彩中翱翔,這便是青少年攝影教育的意義所在,明基螢幕將繼續對青少年攝影予以支援。

楊明結合教學實踐,談到關於攝影教育的思考,以及對“春風計劃”培訓內容、課程設置等方面的建議,這也是與會者不約而同談及的共性問題。如在一些基礎、通用課程上增加符合培訓對象職業和攝影需求的內容;增加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史、攝影史、攝影理論方面的共讀書目;打造有引領作用、指導意義的青少年攝影展示平臺等。

據悉,春風計劃——全國中小學攝影教師培訓班第二期即將招生。

文字:方妍(中國攝影報)

圖片:張雙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