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2018-05-04 | | 責任編輯: 曾雅琪 | 來源: 光明日報
電影節、奧運會、模特大賽、APEC會議……太多的地方都有中國旗袍的旖旎身影。然而,您知道嗎?旗袍最早起源於遙遠而偏僻的赫圖阿拉老城,從遼寧撫順出發,走117公里,到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再向東行5公里便是。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明朝在高爾山下興建了撫順城。“撫順”意為“撫綏邊疆,順導夷民”。不料,奪了明朝江山的恰恰是崛起于撫順赫圖阿拉老城的愛新覺羅氏。更讓人唏噓的是,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又在此地被改造成為一名普通公民。
一個王朝的背影就在這歷史的潮漲潮落中漸行漸遠,但興起于這個民族的服飾卻經過百年改良,一步步走出石砌的山城,走進繁華的都市,走向時尚中心,驚艷了整個世界。這正是中華文化兼收並蓄、尺短寸長的魅力所在。
旗袍源於八旗的“旗裝”
日出長白依格啦/月落呼蘭哈達/蘇子河邊樹柴柵/馬蹄行歌山對答/汗王的城在橫崗上/啟運的鼓響天下/啊,遙遠的赫圖阿拉……循著這首《遙遠的赫圖阿拉》,記者走進這座石砌的山城,這個滿語意思是“平頂的小山崗”的地方,在清太祖愛新覺羅·努爾哈赤之前,只是一個地理位置標識,沒有一絲光環。
西漢時期,它是衛氏朝鮮屬國沃沮的故地;漢武帝元封二年,西漢徵衛滿,次年滅其國,置漢四郡,名為玄菟郡、樂浪郡、臨屯郡和真番郡,這裡屬玄菟郡;西元前82年,漢昭帝調整玄菟郡疆界,廢真番郡和臨屯郡,將其併入玄菟郡管轄範圍,同時郡治也設在了這個叫作“赫圖阿拉”的地方。此後數百年,歷史波譎雲詭。
就在撫順建城219年後,西元1603年,努爾哈赤在赫圖阿拉開始築內城,兩年後又築外城環之。1616年,努爾哈赤在此黃衣稱朕,建國號大金,史稱“後金”。1621年,後金將都城從赫圖阿拉遷到遼陽,1625年,又遷都至瀋陽。1636年,皇太極自稱皇帝,改國號為大清。1644年,李自成率兵攻佔北京,明朝滅亡。駐守山海關的明將吳三桂引清軍入關,順治帝北京登基。統治了270多年、修了270多年長城的明朝就這樣灰飛煙滅,即便是戚繼光修的八達嶺、徐達修的山海關也沒能阻擋住清軍的馬蹄。
與清軍一路過關斬將挺進北京的,還有八旗人的旗裝,並借助愛新覺羅氏強大的皇權統治,引發了中國服飾文化繼“胡服騎射”“開放唐裝”之後的第三次突變。
百年演變終成服飾時尚
春秋戰國時期,趙國與匈奴長期對峙,深受其害。趙武靈王發現本國軍隊穿的服裝長袍大褂寬袖口,既不方便幹活,也不利於打仗,於是就命令國人一律穿短衣窄袖、長褲高靴的胡服,挽弓騎馬練習射箭,最終消滅中山國,擊敗林胡、樓煩,成為戰國七雄之一。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引發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服飾變革。唐代,胡服也風行一時,與胡粧、胡騎、胡樂同為四大時尚,可算異域文化在長安街頭一次大面積逆襲。
“在婉容寂寞無聊的日子裏,製作新式旗袍成為一個重要的內容。從這些歷史遺存下來的婉容老照片來看,婉容身著的新式旗袍已經與30年代海派旗袍無異。” 魯迅美術學院教授滿懿,1992年起即師從於我國著名民俗學家烏丙安先生,1995年開始民族服飾研究,2005年出版了《旗裝奕服——滿族服飾藝術》一書。
滿族人在撫順新賓的赫圖阿拉城創建了八旗制度,這是清代旗人的社會生活軍事組織形式,也是清代的根本制度。旗人所著的服飾被稱之為“旗袍”。早先的“滿族旗袍”是便於滿族先民馬上騎射生活,後來男式旗袍演變成直筒長袍,女式旗袍則演變成為當今中國服飾的時尚。隨著時代變遷,旗袍經歷了新賓旗袍、宮廷旗袍、民國旗袍、海派旗袍及現代旗袍的世紀演變,如今成為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時尚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講起旗袍的百年演變,撫順市旅遊委主任劉季春如數家珍,條分縷析。
據史料記載,宣統元年即對滿族女性所扮裝束統稱為“旗裝”。包括有“旗頭、旗袍、旗鞋”,皆為其他民族對滿族人服飾的特定稱謂。滿族人對本民族的服飾有著自己的稱謂,髮型稱為“大拉翅”,袍服稱為“西極根”或“衣介兒”,鞋稱為“烏拉”。滿懿告訴記者,旗裝造型完整嚴謹,清高不凡,一掃過去服飾的沉悶,卻又毫無冶艷和媚俗之態。正是它的出現,給中國服裝的樣式、色彩、做工,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和從壓抑中爆發出來的喜悅。
從民族服飾到文化符號
7月9日晚的撫順,美麗的月牙島生態公園火樹銀花,在一段美妙的原創歌曲《遙遠的赫圖阿拉》之後,撫順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蒲信子接過了中國服裝設計師協會授予的“旗袍故里”牌匾。
“與其他地區的服飾不同,滿族旗袍一直處於不斷轉變過程中。正因為此,旗袍才能從一個部落服飾逐漸發展成為當今時尚女性喜愛的服飾。”滿懿向記者介紹,滿族旗袍無論是舊樣還是新款,核心服制從未改變,其特點:1.連身。從沒採納漢族服飾中的上下分身制。2.無褶無皺,平直端莊。從沒追求漢服那樣的寬大與飄逸。3.側擺開衩,無論衩口的高低移動,無論單雙,從沒改變開闔形制,從沒遺失源於馬背的袍服特點。4.以扣代係,多姿多彩的袢扣,以民族服飾細節的方式,從來沒有離開旗袍的衣襟。
被授予“旗袍故里”稱號後,遼寧紡織服裝協會會長王翀表示:“旗袍是一個重要的滿族文化符號,無論是從文化旅遊的角度還是從産業發展來看,打造‘旗袍故里’,以這一滿族文化符號帶動整個産業發展,都大有可為。”
為了喚醒人們對於古老傳統的記憶,新賓滿族自治縣旅遊局去年開始面向全社會提出了“尋找百年老旗袍、講述旗袍背後故事”的倡議。倡議發出後,鄉親們翻箱倒櫃,找出當年祖輩留下來的老物件,85歲的石奶奶一個人就找出3件老旗袍。她説:“旗袍就是我們滿族人的衣服,我們要把它傳下去。”
記者看到,規劃中的“旗袍小鎮”坐落于新賓滿族自治縣縣城的西部新城,用地面積15.44萬平方米,旗袍服飾手工生産基地、旗袍主題商業步行街、旗袍文化傳媒影視中心、旗袍學院、旗袍公園等30多個主題項目次第佈局。300多年前,滿族服飾伴隨著一個王朝出關入京,呼嘯而去;300多年後,新賓歡迎世界各地人民回到赫圖阿拉,體驗一個王朝創業的艱辛,感受旗袍故里的百年神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