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不忘初心 尋找記憶——內蒙古16人攝影聯展作品欣賞

發佈時間: 2018-04-10   |   作者: 內蒙古旅遊攝影家協會   |   責任編輯: 李霞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寫在前面的話

呼倫河畔鐵蹄飛揚,甘南印象紅衣朝聖,濃墨淡彩定格,指尖輕觸人生。

布裏亞特女人肩挎松和,巴爾虎老人手握佛珠,手持弓箭的男人身著毛皮在風雪中望向遠方……他們是成吉思汗的後裔。冬季那達慕上,風吹起雪片如揚起了沙,蒙古漢子與胯下的馬兒馳騁雪原,套馬長桿空中揮舞,鐵蹄聲回蕩,恍若古老的戰場。呼倫貝爾大草原上流淌著的生命河,勒勒車後牛羊在原野上形成美麗的弧線,那是牧民正在遷徙。

指尖撫摸時光的流逝,線條在案前細膩且溫潤,手藝人堅守一方天地,固執得在光影下敲敲打打。

平遙古城時光柔軟,西風殘照,落日樓頭綿延至今。

這裡所展出的作品,是參加本次展覽的16位攝影人在不同時間拍攝的作品,作品反映了攝影師們對民族,信仰,以及內心歸屬的認識與尋找。作品從不同角度體現了呼倫貝爾地區、赤峰地區、錫林浩特地區、甘南地區、平遙古城等地的文化特色,凝聚了16位攝影人的心血。

內蒙古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的節點地區,在此前提下,本次影展著重弘揚具有民族特色地區的文化價值觀,建立一個多元化的開放性的文化交流聚會,並希冀與各界藝術愛好者達成共識:在追求藝術表現的同時,尊重自然和生命。

面對豐富多彩的自然,攝影人的探索和追求,個性化的表達,體現了應有的價值。他們用善良的心靈和美好的願望篩選生活,用藝術的態度和視覺的形式來思考與解讀從過去到未來的際遇,把感悟與快樂傳達給大家,與更多人分享。


林兵《民裝之韻》 

蒙古族以遊牧為主,高寒的環境中馬上活動的時間較長。因此,服飾有較強的防寒作用而且又便於騎乘,長袍、坎肩、皮帽皮靴就成了他們的首選服飾。

“嗒塔戈瑪拉”蒙古語譯為刺繡。草原上的婦女,強健、豐腴,不但能牧羊,而且個個都是刺繡能手。蒙古族民間就有一首“荷包歌”是這樣唱的:“九歲的姑娘呀繡呀繡到一十八,九條金龍呀轉動著眼睛的荷包”。

蒙古族服飾不同部落具有獨特的審美特徵。偏愛鮮艷、光亮的顏色,這些色彩都使人感到色調明朗、身心歡娛。而白色、天藍色又具有至高無上的純潔意義。藍天白雲,綠草紅衣,形成天然的和諧。從蒙古民族服飾的款式看,褒衣博帶,即能體現人體的曲線美,又能體現蒙古牧人寬厚大度、粗獷坦蕩的性格。






李克《遷徙》 

孩子問媽媽:“為什麼我們總是搬來搬去,辛辛苦苦的?”媽媽説:“我們要是固定在一處,大地母親就會疼痛,我們不停的搬遷就像血液在流動,大地母親就會感到很舒服。”這是自然的選擇。

蒙古族的遷徙在蒙古語中叫走敖特爾。在受到自然災害或特殊情況時蒙古部族就會走敖特爾。遷徙選擇晴天麗日進行,如去的地方不遠,黎明時分就動手搬遷,日頭朗照的時候已經到了新盤上。

遷徙時一般用勒勒車或駱駝馱運,佛像、頂氈、氈門、套瑙走在前面;尊長早在氈包的舊址穿好新袍,跟在牛車的後面。







程偉《風中的呼麥—蒙古族肖像》 

在被譽為“北方遊牧民族搖籃”的呼倫貝爾大草原上,生活著成吉思汗的子孫們。

他們以奇妙的各種針法,繡、貼、補、縫在布帛和各類皮革上,有的細膩,有的粗獷,有的古樸典雅, 有的明快活潑,盡顯巴爾虎蒙古漢子粗獷的性格和獨特的審美,自然又樸實,處處體現了實用的天性。這些具有北方遊牧民族特色的紋樣,寓意富貴,表現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徐躍清《流動的家—蒙古包》 

蒙古包內寬敞舒適,是用特製的木架做“哈那”(蒙古包的圍欄支撐),用兩至三層羊毛氈圍裹而成,之後用馬鬃或駝毛擰成的繩子捆綁而成,其頂部用“烏耐”作支架並蓋有“布樂斯”,以呈天幕狀。其圓形尖頂開有天窗“陶腦”,上面蓋著四方塊的羊毛氈 “烏日何”,可通風、採光,既便於搭建,又便於拆卸移動,適於輪牧走場居住。

蒙古包是家庭與部落生活的中心。傳統在這裡産生,那些圍繞在蒙古包周圍的,有著部落最古老和最基本的民族特徵,被生活在裏面的人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成為溝通古與今的載體。






王欣《做燭人》 

走進制蠟作坊,一股濃濃的“年味”撲鼻而來,那是牛油的味道,只有用牛油做的大紅蠟才是最純正的,點燃後從來不會“淌油”。

在作坊一角,有一個車輪一樣的架子,上面挂滿了還沒上色的蠟燭,很像剛灌好的香腸。這些蠟燭,小的要蘸六次,大的要蘸十五次。如果沒有耐心,根本做不好大紅蠟燭。

“歸來未放笙歌散,話間梅開蠟燭紅。"這首白居易筆下的紅燭美景,自古便是千家萬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今卻幾乎很難見到了,雖然在過去製作蘸蠟這門技藝很不起眼,但是卻是一直照亮著千家萬戶,在機器盛産的今天,老手藝已經卓見成為一種遠去的情懷。







鋼特木爾《好必斯嘎拉圖家的一天》 

又到了接羊羔的時節。好必斯拉嘎圖一家每天要查看好幾遍羊圈,喂料、照顧小羊羔、收羊毛……

偶有親朋到訪,熱情接待。

在廣袤的草原上,有千千萬萬像這樣的家庭,他們懷著對自然和生命最崇高的敬意安逸的生活著。

這就是他們對生活最尊重的樣子。






王彥琴《民間工匠》 

器物有魂魄,匠人自謙恭。

在中國有這麼一群人,他們和機械時代格格不入,秉承著代代相傳的手藝立足,他們身上的標簽是:死板、不湊合、怪癖,他們的名字叫手藝人。

世界嘈雜,手藝人的心是安靜的,他們專注于自己的技法和作品,精雕細琢,力求極致。

我們羨慕的不是手藝本身,而是專注做事背後帶來的寧靜,是手藝人細膩優雅的生活方式。






烏雲娜《一位知青的草原情懷》 

在半個世紀前那個“上山下鄉”的年代,他作為一名知識青年離開了大都市,來到了蘇尼特草原。

在與牧民的生産勞動中,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深深的愛上這片熱土。後來他當了幹部,走上了領導崗位,即便如此,仍然對草原有一份深深的眷戀。當人們嚮往都市繁華,享受著物質的豐富時,他卻在退休後,舉家重返草原,成為地道的牧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牛羊為伴,這樣的生活讓他感到滿足幸福。旁人難以忍受的惡劣條件,卻讓他甘之如飴。

十幾年過去了,如今,他已經和這片草原融為一體,而他的子女孫輩,也留在了草原,一家人其樂融融,成為牧羊人家,享受著屬於他們的天倫之樂。






王彥《流動的城市》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內,平遙舊稱“古陶”,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距今已有2800年曆史。平遙是全國現存唯一一座保存完整的漢民族古城,整座古城加上城外的雙林寺、鎮國寺成為世界文化遺産。

走進平遙古城,處處是景,它的一磚一瓦浸潤著恬淡祥和的情愫,嫋嫋炊煙中傳遞著生生不息的氣韻。有人説平遙古城沒了古城味兒,其實是你沒尋到這裡的柔軟時光罷了。

很多旅人來到平遙,可能只會把腳步停留在古城內,而生活在城裏的人們,一輩子都在城墻內外穿梭往返,這高大的城墻和門樓,也是家和遠方的分界線,進城,即是回家;出城,便是遠方。我艷羨能有這樣的故鄉,每一處,都落滿故事;每一處,都鐫刻著時光。

流動的人群與一座城市,能有多少風華,從清晨到深夜平遙陪你走過每一段時光。







張興智《法事》

出家人是修持佛法的人,也是弘揚佛法的人;是職業的修行者,也是職業的弘法者。做佛事有功於人也有德于己,信徒供給生活所需,使得喇嘛安心地做佛事,信徒也就間接地有了功德。

學經過程重學習,更重辯經。學員每天到“曲熱”,或聽上師講經、或進行辯論。一人立宗,一人攻宗,你問我答,好不熱鬧。

信奉藏傳佛教人家的法事活動雖不像寺廟裏那樣集中,但也貫穿于一家人的日常生活、乃至一個人的一生中。






陳緯國《牧人生活》

原始而悠揚的夏日,牛羊反芻,馬兒甩尾,草原上的事情永遠這樣不慌不忙,像大型食草動物一樣安詳。

擠奶的草原女人,喚醒了天邊飄橫的雲朵,如同身邊的藍天、花草、牛羊、雀鳥一樣,在草原上毫不突兀地存在著。就像密西西比河的鱷魚,撒哈拉沙漠的駱駝,她們早已和草原融為一體。她們是草原上的松柏,是這方土地的力量和溫柔,在草原上迴圈往復的每一天中,具體而濃重。在牛羊間緩慢度過的時光,落日余暉下消失的背影,讓人嚮往回歸土地。







王燕明《遊牧文化的瞬間記憶》 

“相機開始複製世界的時候,也正是人類的風景開始以令人眩暈的速度發生變化之際。一種裝置應運而生,記錄正在消失的事物”(蘇珊·桑塔格)。

我所呈現的組片,就是用相機記錄下北方蒙古民族正在消失或已經消失了的遊牧文化,記錄下草原民族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勒勒車,承載著遊牧文化,從遠古一路走來。“行則車為室,止則氈為廬”。不論戰爭和日常生活,作為蒙古族最重要的交通工具,當下正在被現代的交通工具所可取代。

蒙古包,是遊牧民族流動的居所,移動的故鄉,遼闊草原上最溫暖的地方,它與勒勒車構成了遊牧文化的最重要的元素。

藍天白雲,碧綠草場,搭設氈房,牛哞羊咩,擠奶煮肉,飛馳套馬,歡聲笑語……構成了一幅遊牧生活的畫卷。

蒙古包的嫋嫋炊煙被風吹散,勒勒車的“吱吱”聲漸行漸遠。






張媚玨《風雪草原》 

草原的冬天風雪徹骨,零下二三十度是很平常的事。如果趕上暴風雪更是想像不出來的寒冷。二零一六年的元旦,我與一行攝影團隊,參加錫林浩特東、西烏旗冬季那達慕,正好趕上了暴風雪。這次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次體驗這樣的天氣,雖然困難重重,但還是努力用相機記錄了我眼裏的一切.....

最令我動容的是草原牧民勇敢、善良、不畏嚴寒的威武豪氣,風雪並不能掩蓋他們骨子裏的豪邁與熱烈,反而將此展現得更加濃烈。






王偉時《甘南印象》 

拉卜楞寺的辯經聲隨著炊煙一同升起,草原上沁入心脾的酥油香久未散去,郎木寺如世外桃源般遺世獨立,扎尕那崢嶸的石城在雲霧中若隱若現。

光影中姑娘側臉緋紅,轉經者日復一日默念著六字真言,朝聖者匍匐在漫漫長路上,騎馬少年策馬揚鞭肆意飛揚。

高原陽光照射下的寺廟金頂熠熠生輝,僧俗眾在鎮子裏過著閒適且節奏分明的小日子,浣衣汲水、曬大佛、做禮拜,使得小鎮神秘而又充滿生活氣息。






范俊民《民間影像》 

每當自己拿著沉甸甸的老相機徘徊在城市邊緣,不時的會想起兒時的我。這種情結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更加濃烈。

數字時代影像的記錄非常便捷,幾乎迎來了“全民攝影”的時代,而我卻喜歡膠片帶來的“真實”影像。這種平民化的題材可以使我更從容、更自由的方式來選擇自己熟悉的人和事。隨著時代的變遷,我確信富有人文關懷的題材會備受社會關注……






朝克《亞吾寺學校》 

亞吾寺學校的孩子們早上5點半起床6點上早課、誦經,將誦經的功德回向給他們幫助的有緣人,培養他們的感恩心。

感謝為這些孩子們助學捐款的諸位善友,在愛的滋潤下,相信在愛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們人生的第一課便是怎樣去愛,多麼希望所有有緣的人能將這份愛接力下去。






結  語

撲捉瞬間變化,凝聚美好時刻,寄情于山水之間,感悟自人生百態。雖跋山涉水,為有所得而快樂,雖歷經艱辛,為有所獲而滿足。變化莫測的雲海,世外桃源的村落,翩翩起舞的山鳥,銀裝素裹的川河,悠閒自樂的老者,欲説還羞的少女,美不勝收。

本次影展承蒙各位攝影愛好者不遺餘力的支援,也因此獲得更為廣泛的關注。通過聽取影展過程中觀眾的評價,收穫了寶貴的意見和建議,對今後的藝術創作給予很大的幫助。廣大攝影愛好者表示在各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援下,將更加積極地投身於攝影事業,為這片富有魅力的地區提升文化軟實力做出綿薄貢獻。

圖片提供:內蒙古旅遊攝影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