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2018-04-08 | | 責任編輯: 李霞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今年52歲的寶音,家住在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扎魯特旗嘎達蘇種畜場,是蒙古風民族樂器廠的負責人,也是通遼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潮爾”代表性傳承人。
只讀過七年級的寶音説,他從沒想過自己這個普通牧民的雙手會離不開刻刀,會在製作潮爾的路上走這麼遠。回顧這麼多年走過的路,是命運選擇讓他守護和傳承祖先留下的文化,不管以後如何他一定會堅持下去,力求把他心中最美的聲音傳到草原的各個角落。
2001年,寶音與妻子海梅在扎魯特旗旗政府所在地魯北鎮開了第一家蒙餐館,生意很紅火。寶音也由此結識了很多朋友。妻子海梅説寶音完全繼承了蒙古人豪放的性格和淳厚的性情,他的朋友來吃飯常常免單,以致于到2004年飯店達到入不敷出的地步只好關門。
生活所迫,從小就喜歡繪畫的寶音拿起了刻刀,刻了一些木質成吉思汗像帶到錫盟一帶草原的牧鋪上出售。此次錫盟之行,他空手而歸。這個成吉思汗像是他的第二個作品,至今還高高地放置在家裏最顯眼的地方。
周圍的人們漸漸知道了寶音的雕刻手藝。一次,有個朋友問他會不會作四胡,他想都沒想立即説會。只有身邊的妻子海梅知道他根本就沒做過四胡這樣的樂器。
一個月後,寶音終於做成了他的四胡,工具就是兩把小型的木鋸。看著手裏的四胡,寶音高興地説,這是世界上做得最好的樂器。朋友事先説好付給一千塊,看過四胡後説只能付五百。寶音聽覺得朋友不識貨,索性不賣自己留下了。
生活起起落落,寶音與妻子海梅也經歷了人生的分分合合。最後,寶音選擇了守護他的理想,繼續製作蒙古樂器。海梅選擇了一起和兒子守護寶音。
寶音得知通遼市有位名叫于寶林的潮爾大師,便匿名前去拜訪學習,卻只見到幾把樂器。也是在那次,他買了一套真正的潮爾刻製工具。這套工具他特別中意,如今還在用。
靈感來的時候,不管是午夜還是在席間用餐,寶音會立即趕到工作間開始工作。
朋友們的樂器如有損壞,寶音都主動要求幫忙修理。他邊修理,邊研究樂器的用料和構造。至於調音,寶音説他從來沒專業學過,每個音卻都定得很準,這項技能是上天賜予的。
為了提高加工樂器的精細度和速度,寶音在妻子海梅的陪同下,把手裏的小靈通電話抵押在了五金商店,買回來一台電鉋子。
在做樂器的同時,寶音還學會了做動物標本。這門技藝讓寶音一家的生活慢慢地好了起來。
從生活窘迫中走出來的寶音,常常會來到村前的小河邊。河水已經斷流,再看不到從前流水潺潺的樣子。
榮譽在辛勤的付出後終於光顧了。
在眾多的榮譽面前,寶音又一次面臨選擇。
2015年,寶音被評選為通遼市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潮爾”代表性傳承人。
科爾沁潮爾史詩用一種叫潮爾的弓弦樂器伴奏,由專門史詩藝人——潮爾奇,以自拉自唱的形式進行説唱表演。內容講述天神脫胎下凡,生長為可汗和英雄,與危害人間的惡魔——蟒古思進行戰鬥,保衛家鄉、捍衛和平的故事。
潮爾是最富有草原特色和傳奇的蒙古族傳統的代表性樂器,也可以説是蒙古族歷史上最古老的樂器之一。據《蒙古秘史》(1204年)和《黃金史綱》(1625年)記載,在歷史上蒙古胡琴和潮爾被廣泛應用於蒙古民族的日常生活和喜慶祭祀等活動中。
潮爾的共鳴箱為上寬下窄的梯形結構,琴弦用馬尾製成。寶音製作的潮爾遵循傳統,琴頭為蟒古斯頭像,支撐兩弦的弦架上插有蒙古刀,刀身直立,刀刃向外,意為震懾妖魔,是潮爾奇的自我保護之法。讓人驚奇的是插有蒙古刀的潮爾琴聲低沉、渾厚卻又柔和。
工作車間裏,寶音一個人拉著他的潮爾琴,微弱的燭光在潮爾的琴聲裏輕輕跳動。
時代的發展引來藝術的變化在寶音的潮爾琴裏漸漸顯現,從琴柄到琴弦,再到琴箱的形狀。
琴柄上精細的龍紋飾和鳳紋飾。
最近兩年寶音開始收徒,不僅有區內的,還有從蒙古國慕名而來的,這讓他很欣慰。
寶音説他用的材料是當地的榆木和一些不同級別的紅木,製作工藝有的是他去外地學習學來的,有些是周圍牧區的老牧民告訴他的。
現在寶音已經有八個徒弟了,加上他自己正好九個,這也是蒙古人最崇尚的數字。他説能把這八個徒弟教好,自己也算為民族盡力了。
茫茫草原,琴聲悠長。
作者:包曙光
圖片提供:內蒙古旅遊攝影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