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吳欽華:麻糖 記憶中留存的一絲甜意

發佈時間: 2018-03-06   |   作者: 吳欽華   |   責任編輯: 李霞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憶兒時麻糖

麻糖,是兒時放學路上的一種想念,放學鈴聲響起時,心裏就惦記著校門口推著自行車賣麻糖的老爺爺在不在,摸摸兜裏還有二分硬幣,心情瞬間愉快。放學回家的路總是覺得很短,進了家門見媽媽在廚房做飯,有時會悄悄的溜進屋不讓她看見吃糖,有時見到我嘴裏還吃著糖,手上也不知是抹布還是毛巾總是能擦到你的嘴上,半嗔半怪的説到:“就愛吃個麻糖看把牙吃壞的”!那時嘴上是甜的,心裏也是甜的。

現父母都已故去,唯有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畫面在記憶中似曾相識,會勾起一絲酸酸的回憶,與兄長們相聚之時也總是拿出兒時趣事相互打鬧調侃,那個時刻似乎我們都不曾老去,還是芳華依舊,願時間慢逝,記憶永存。

於2018年2月8日(小年)


托克托縣新營子鎮的黑城村,是遠近聞名的麻糖手工製作聚集地,這裡優産谷米類農作物,麻糖的原材料也基本是黃米、糜米。

天剛剛亮起床,在托縣攝影師“二哥”的帶領下,我們來到憨厚善良、勤懇能幹的老郭師傅家,簡單的攀談能深深的體味到現在傳統手工作坊的生存艱難和薄利,但是他們作為傳統手工匠人不想將祖輩留下的技術失傳,看到墻上老郭師傅自己寫上去的勵志語言“二十年打工,今年創業”,肅然起敬。只要心裏有夢想,總有一天會實現!

時間倉促,我們並沒有把麻糖的完整製作過程記錄下來,但卻讓我看到了一位心存大愛的男人(郭師傅),在愛人去世後,一個人撐起了小作坊,帶動了身邊的人一起努力,將小生意做的有聲有色。天道酬勤,多一份努力就會多一份收穫。

淩晨時分我們來到黑城麻糖製作地,這家主人已經開始工作了。

老郭“打工二十年,今年創業”。一位憨厚、樸實肯幹的傳統手工藝人。

檢查糜米的品質,顆粒飽滿和濕度都會影響麻糖的口感和甜度。

在發酵甕裏憑經驗和眼力看發酵情況。

工人在熬製糖漿。

熬好的糖漿。

拉糖是一個技術活,手要快還要兩臂有力氣,手慢糖稀會掉地下,無力會很慢,將紅色糖稀拉成白色,這樣糖稀也會變硬。

老郭師傅在旁邊認真的看著徒弟的拉糖手法,這不是一朝半惜能練成的。

將白色糖料拉成均勻的糖條。

心中不但有夢想還關心國家時事政治的老郭師傅在切割糖條。

將切好的麻糖拿到倉庫,讓其硬化,然後裝箱販賣。

麻糖有多種做法,大多以條狀、球狀和中間夾餡為主。

老郭師傅的徒弟小兩口的夢想也是能有一家自己的麻糖手工作坊。

老郭走在院子裏,眼睛望向倉庫,不知那裏已經裝箱的麻糖能不能儘快的賣出去,他也不知這個傳統的手工作坊是否能延傳下去。他想讓年邁的父母不用跟他在操勞了,頤養天年!

作者:吳欽華

圖片提供:內蒙古旅遊攝影家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