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魅力中國城丨撫順—國歌母本誕生地,一首歌影響一座城

發佈時間: 2017-12-21   |   作者: 撫順市旅遊委   |   責任編輯: 曾雅琪   |   來源: 撫順市旅遊委

 

2017年11月28日,央視《魅力中國城》競演的舞臺上,臺上台下、演員觀眾,肅然起立,高唱《義勇軍進行曲》。歌聲久久回蕩在演播廳內,現場的每一位中國人都熱血沸騰、熱淚盈眶。“國歌激勵咱,撫順永向前”、“國歌精神代代傳,撫順英雄人人讚”……隨後,舞台下面的撫順戰隊助威團喊出響亮的口號,全場觀眾爆發出熱烈的歡呼和吶喊聲。

一、1932年,源自撫順清原的《血盟救國軍軍歌》

1931年“九一八”事變的當天,撫順清原人孫銘武目睹了日寇在瀋陽北大營的侵略暴行,失聲痛哭。決定要組織民眾,成立救國軍抗擊日寇。於是,他回到家鄉清原縣中寨子村,與曾在日本留學的老友張顯銘一起,組織發動親友、同鄉四百多人,于1931年10月19日歃血為盟,宣佈成立“血盟救國軍”。他們唱著起義前創作的“軍歌”,共同盟誓:國難當頭,匹夫有責,抗日救國,殺身成仁。根據採訪烈士後人整理的“血盟救國軍軍歌”歌詞如下:

“起來,不願當亡國奴的人們。用我們的血肉去喚醒全國民眾,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我們不能坐以待斃,必須起而殺敵!起來,起來!全國要團結全國民眾,去戰鬥,戰鬥,戰鬥!”

血盟救國軍成立後,孫銘武被推為總司令,李棟材為總指揮,張顯銘為總參議,孫銘宸負責在各地購置槍彈等軍用物資等。打響了遼東武裝抗日第一槍後,在撫順的新賓、清原,以及柳河、通化、桓仁等地,抗日隊伍不斷擴大,短短三個月就發展到千余人。一曲“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的軍歌,在號召軍民抗日、為救國軍的發展壯大起了推動作用,一時間抗日救國軍威震遼東大地。

1932年1月17日,救國軍在柳河縣大牛溝整編時,突然被漢奸偽軍于芷山部二千余人包圍,經過激戰,部隊突圍,轉移到紅石鎮。1月19日,于芷山以談判為名,將孫銘武、張顯銘等二十余名將士,誘騙至吉林柳河縣三源浦殺害。刑前,孫銘武為兒子留下遺言:“父今為國而死,吾子必繼父志,父死九泉瞑目矣。”孫銘武英勇就義時年僅43歲。

孫銘武、孫銘宸兄弟等是以國為家的愛國忠烈,他們用鮮血和生命喚起了千百萬民眾的覺醒與抗爭。“血盟救國軍”的抗戰,成為全國抗戰最早和重要的組成部分。“血盟救國軍軍歌”也很快成為當年最流行的抗戰歌曲,從遼東大地唱遍長城內外、全國各地。他們播下的抗日火種迅速呈現出燎原之勢。

據孫銘武烈士的兒子孫超先生2004年回憶:“這首歌是1931年10月16日晚,父親和叔叔孫銘宸共同創作的,張顯銘譜的曲。當時我15歲,在我家大院裏創作歌詞時我正好在場,記得很清楚……”這位年近九旬的老人,居然還能把這首軍歌完整、動情地演唱下來。而遷居張家口、年屆七旬的孫銘宸之孫孫灤寧,還回憶起文革期間,父親孫向誠因唱《血盟救國軍軍歌》而招禍,被關進牛棚的往事。罪名是“篡改國歌”,此事在清原縣中寨子村已得到證實。

建國後撫順對遼東“血盟救國軍”以及《血盟救國軍軍歌》的挖掘與研究一直沒有停止。特別是近些年來,撫順有關部門、社團和廣大專家學者孜孜以求,成立了課題組,取得了很多令人矚目成果,為弘揚這段紅色歷史做出了貢獻。尤其在認定烈士地位與國歌源頭方面,已得到文史界普遍關注與廣泛認可。

那麼,《血盟救國軍軍歌》又是怎樣演變成《義勇軍進行曲》的呢?

二、1935年,改為電影插曲的《義勇軍進行曲》

源於撫順清原的《血盟救國軍軍歌》,1935年作為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曲,隨著電影的熱映而廣為流傳。

1934年春,中國首家有聲電影公司——上海電通影業公司成立。田漢受邀于當年秋天以古北口保衛戰為背景,構思了抗日題材電影《鳳凰涅槃》,在大綱的最後一頁,還附上了電影的主題歌《軍歌》的歌詞。不料還沒等分鏡頭腳本寫完、就在影片籌拍之際,編劇田漢卻被反動當局以“宣傳赤化”的罪名逮捕。隨後由夏衍接手完成創作,並更名為《風雲兒女》。又請來聶耳對主題歌進行譜曲,並將歌名定為《義勇軍進行曲》。

當年聶耳譜曲的《義勇軍進行曲》手稿

由於田漢手稿不慎被茶水濡濕,有幾個字看不清楚了,為適合配譜傳唱,夏衍和聶耳對原歌詞進行了辨認修改。

1935年5月24日,電影《風雲兒女》在上海首映,主題歌《義勇軍進行曲》仿佛插上了翅膀,很快就傳遍了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成為鼓舞中華兒女抗日救亡的戰鬥號角。下圖是最早灌制的《義勇軍進行曲》唱片。

那麼,《血盟救國軍軍歌》是怎樣傳到田漢先生手裏的呢?經相關史料綜合分析,有兩種説法較有説服力。

一是當年軍歌作者之一的孫銘宸,由於外出採購軍火而倖免一劫。1932年末,他曾南下進京宣傳東北抗日活動,曾多次傳唱、介紹這首軍歌,使其在長城內外抗日戰場廣泛地擴散,為文藝創作提供了素材。由於這首軍歌的歌詞沒有暴露出敏感的“抗日”字眼,為它的廣泛傳播提供了有利條件;加之音律鏗鏘澎湃,使人産生熱血噴張的號召力,而迅速四處傳唱。當時不僅在解放區根據地,就連國民黨很多軍校都將其定為軍歌。滇軍64軍在臺兒莊大捷後,都唱起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

二是在1933年3月,田漢和聶耳都曾隨慰問團到抗日前線,慰問堅持作戰的抗日部隊。戰士們激情澎湃的軍歌為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激發了他們的創作靈感。藝術來源於生活,火熱的抗日烽火,到處傳唱的軍歌,自然為田漢和聶耳日後創作電影主題歌奠定了基礎。他們將軍歌改編創作成為電影主題歌也就順理成章了。

三、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唱了30年

轉眼1949年過半,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我人民軍隊英勇作戰,已相繼解放了全國絕大部分地區,蔣家王朝敗局已定,解放全國已指日可待。6月中,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籌備委員會下設了六個小組,分別進行新中國成立的各項準備工作。其中第六小組負責擬定新中國國旗、國徽、國歌的方案,田漢也是這個小組的成員之一。據説籌備組先後徵集到六百多首歌,但都不太合適,沒有被審定通過。

眼看開國大典在即,9月25日,毛澤東、周恩來在中南海豐澤園,主持召開國旗、國徽、國歌、紀年、國都協商座談會。會上樑思成、張奚若、馬敘倫等人,主張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郭沫若等人當時不太同意,認為歌詞中的“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有些激烈,我們現在已經解放了,還用“冒著敵人炮火”不合適,應修改。周恩來則主張不改,改了就失去了原有的感情了,要保持其完整性。毛澤東也説,我們現在雖然解放了,但還要居安思危,不要忘記過去。最終在9月27日的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上通過決議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之前,以《義勇軍進行曲》代國歌。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時,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開國大典,毛澤東用洪亮的聲音向全世界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接著毛澤東按動升旗電鈕,伴隨著五星紅旗冉冉上升,《義勇軍進行曲》作為國歌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莊嚴地響起。

後來《人民日報》對採用《義勇軍進行曲》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作了如下詮釋:“《義勇軍進行曲》是十餘年來在中國廣大人民的革命鬥爭中最流行的歌曲,已經具有歷史意義。採用《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現時的國歌而不加修改,是為了喚起人民回想祖國創造過程中的艱難憂患,鼓舞人民發揚反抗帝國主義侵略的愛國熱情,把革命進行到底。”

就這樣,根據當年撫順《血盟救國軍軍歌》改制的《義勇軍進行曲》,在新中國成立之際被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代國歌,一直在全國唱了30年,直到1978年全國人大推出新國歌為止。

四、1978年,華國鋒拍板五屆人大通過的新國歌

然而,在上世紀六十年代那場史無前例的“十年動亂”之初,《義勇軍進行曲》的詞作者田漢,慘遭極左路線的迫害,被定為“黑幫頭子”,精神和肉體上都受到了嚴重的摧殘。1968年12月10日,田漢被七斗八斗之後,帶著無限的遺憾慘死在監獄般的北京301醫院病房內。執行看管的造反派在田漢的死亡證上標注的是代名“李伍”。

田漢1930年參與成立“左冀戲劇家聯盟”,任主席;1932年加入中國共産黨。田漢一生創作話劇、歌劇、電影等百餘部;創作新舊體詩歌近2000首。田漢創辦南國社,還在重慶同歐陽予倩策劃了“西南劇展”等,對發展中國話劇事業功不可沒。解放後他任文化部戲曲局局長,主張“現代戲要寫,傳統戲更不能丟,不過要推陳出新”。中國話劇的百年曆史中,田漢有著濃墨重彩的一頁。他還把話劇《關漢卿》改編成廣東粵劇,由馬師曾、紅線女演出,曾受到胡志明和金日成的讚賞。

夏衍後來評價説:“田漢是現代的關漢卿,中國的‘戲劇魂’。假如説‘金無足赤’的話,那麼,田漢是一塊九成以上的金子。”他一生不變的情結就是堅持正義為民請命。1956年,他針對江青批判《武訓傳》和《清宮秘史》,憤然撰寫了《為演員的青春請命》和《切實關心老藝人的生活》的文章。後來全靠周總理保他,才沒被打成“右派”。

書歸正傳,由於田漢作詞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基本停唱,各地很多莊嚴正式的場合,無奈都以《國際歌》或《東方紅》來代替。一時間電臺、電視臺大放特放《東方紅》。在十年浩劫中《東方紅》實際上儼然成為了“代國歌”。對此如今60歲以上的老同志恐怕都有記憶。據説那時江青還曾多次陰謀修改國歌,但參與者都無心無力而不了了之。

“四人幫”反黨集團被粉碎後,在恢復原國歌時,有人認為國家已進入了新時期,原歌詞已不能表達變化了的現實。於是就産生了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務院總理的華國鋒親自拍板、“集體填詞”的新國歌。後經黨的十一屆二中全會決定,提交1978年3月5日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討論,一致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國歌。新國歌的歌詞為:

“前進!各民族英雄的人民,偉大的共産黨領導我們繼續長征。萬眾一心奔向共産主義明天,建設祖國,保衛祖國,英勇地鬥爭。前進!前進!前進!我們韆鞦萬代,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高舉毛澤東旗幟,前進!前進!前進!進!”

“J46”的紀念郵票

由於經過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正式通過並頒布實施,這首新的國歌取得了合法地位,然而這首僅僅唱了四年的“國歌”,在群眾中並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現在,你如果作一個測試,就當時的國歌歌詞改動一事,詢問經歷過這段歷史的老人,絕大部分怕是早就遺忘得一乾二淨了。

1979年10月1日,為國慶30週年紀念日,中國人民郵政發行了一枚志號為“J46”的紀念郵票。郵票圖案為新國歌的詞曲全文,曲譜為五線譜,歌詞即為“集體填詞”的新歌詞,這是新中國第一次發行國歌郵票。

五、1982年,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正式國歌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國共産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以此為標誌結束了粉碎“四人幫”之後兩年中,黨的工作在徘徊中前進的局面。全會的中心議題是討論把全黨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實現了建國以來黨的歷史的偉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結束以後,各行各業開始撥亂反正。

針對此前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國歌歌詞,各方面均持有否定意見。在1982年5月開始的全民討論憲法修改草案的過程中,不少代表提出要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建議。認為這首歌反映了中國人民的革命傳統,體現了居安思危的思想,激勵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精神,多年來已深人人心。據此,1982年12月4日,第五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作出決議,恢復《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並撤消此前五屆人大一次會議通過的修改國歌的決定。

1983年6月6日,全國人大六屆一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我國郵電部為此發行了一套兩枚志號為“J94”的紀念郵票。其中面值8分那枚,圖案為人大代表們步入宏偉的人民大會堂的場景;另一枚面值20分,其主圖即由《義勇軍進行曲》原歌詞配以五線譜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左上角還印有國徽。至此,《義勇軍進行曲》作為正式國歌並以郵票的形式載入史冊、傳揚天下。

“J94”的紀念郵票

後來,2004年3月14日閉幕的第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草案。新憲法第四章由原來的“國旗、國徽、首都”修改為“國旗、國歌、國徽、首都”,正式增加上了“國歌”條目;第 136條又增加了一款新條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是《義勇軍進行曲》”。這是《義勇軍進行曲》第一次被正式寫入國家憲法。

郵票是國家的名片。國旗、國徽和國歌是一個國家的三個重要的形象象徵。在新中國發行的郵票中,國旗和國徽在郵票中出現頻率非常高。國旗第一次出現是1950年7月1日發行的“紀4”;國徽第一次出現為1951年10月1日發行的“特1”,目前均成為系列被郵迷熱藏。而完整的國歌郵票迄今僅出現過J46和J94這兩次,而恰恰是相隔僅4年的這兩枚不同的國歌郵票,真實地反映了一段“文大”後期撥亂反正、社會形勢轉變的歷史。

J94紀念郵票發行首日的掛號實寄封,其左上角補貼的是J75聶耳郵票,為國歌的曲作者。加重了此封的主題內涵,更提升了它的收藏價值。

附帶説明一下,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田漢的冤案也得到了徹底昭雪平反。現在,田漢的長沙故居已打造成一個“唱國歌、升國旗、知國情、愛國家”的國歌村。作為紅色旅遊景點,以弘揚國歌文化為主體,吸引國內外遊客前來了解“國歌之父”。

綜上所述,《血盟救國軍軍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源頭母本,撫順是《國歌》當之無愧的誕生熱土。86年前唱響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用我們的血肉喚起全國民眾”,彰顯了撫順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特殊地位和突出貢獻,積澱著撫順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是撫順歷史文化中極為珍貴的遺産,是撫順對全中國做出的重大貢獻,是這座英雄城市的光榮與驕傲!

國歌母本誕生地,一座英雄之城!

撫順不僅是國歌母本的誕生之地,也是英雄輩出的地方。第一個舉起抗日大旗的孫銘武、在撫順誓死抗敵壯烈犧牲的抗日將領楊靖宇、奔赴戰火中的非洲的維和部隊——雷鋒所在部隊、創造了中國航空試飛史上多項第一的“試飛英雄”李中華、享譽全國微電子領域的科研專家“大國工匠”刁克劍……從抗日先烈孫銘武到偉大的戰士雷鋒,翻開《撫順英雄譜》,追尋著英雄的腳步,人們不難發現,深受國歌影響和感召的撫順,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為國家做出不朽貢獻的撫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