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喜看新變化 迎慶十九大】精準脫貧讓西林村大變樣

發佈時間: 2017-10-19   |   作者: 張家口新聞網   |   責任編輯: 曾雅琪   |   來源: 張家口新聞網

 


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效果圖。

楊棟樑在幫助村民收割莊稼。 張進寶 攝

建設中的便民橋。

金秋十月,崇禮區白旗鄉西林村隨處可見迷人的景色。道路旁,400余棵新栽油松綠意盎然;田野中,新建的21座蔬菜大棚內挂滿了架豆,引進的藜麥等農作物喜獲豐收;打谷場上,脫粒機隆隆作響,一片繁忙,傳來村民陣陣笑聲;村中,440米街道硬化已經完成,便民橋接近完工,文化活動中心主體建成,20盞太陽能路燈照亮山村……

記者 張進寶 通訊員 石鋒

“村中栽種的油松、丁香、海棠等樹木,都有專人看護、澆水;街道中新建的花墻,既起到了防水作用,又美化了環境;老井上新建的涼亭,蘊含著濃濃的鄉愁……”10月4日,在崇禮區白旗鄉西林村,市國稅局駐西林村精準脫貧工作組組長、第一書記楊棟樑,邊走邊介紹説。

位於半山腰上的村莊

在崇禮區的大山深處有一個小村,叫西林村。全村共有70戶人家,大部分居住在半山腰上,祖祖輩輩靠種地為生。

村主任孫佔海述説了西林村發展的艱難:“我從小在這個山溝溝里長大,自然條件差,土地貧瘠,祖祖輩輩從土地裏刨食,能解決溫飽就不錯了,過上好日子成了幾輩人的奢望。”孫佔海説,西林村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落後,交通不便,土地都是旱地,主要種植馬鈴薯、莜麥、蠶豆等傳統旱田作物,無其他産業,是個典型的貧困村。“種一畝莜麥,好年景收入三百來塊錢。沒有産業項目,脫貧談何容易。”以前,他也曾帶領村民外出學習致富經驗,試著搞養殖、種植,但都因缺水、缺技術、缺資金沒有搞成。

近年來,一些年輕人陸續外出打工,孩子們也到縣城或其他地方上學去了,在村居住的剩下了24戶,48人,多是些老年人,且體弱多病者居多。

2016年2月23日,市國稅局駐西林村精準脫貧工作組的到來,讓鄉親們看到了致富脫貧奔小康的希望。

俺們村來了個好書記

駐村後,工作組深入村民家中,坐在村民的炕頭上,和村民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盼。

“村民之所以貧窮,主要是因為沒有好的産業項目,沒有好的致富項目,光靠種旱地脫貧致富很難。”楊棟樑説,找到了致貧的根子後,工作組積極和縣、鄉黨委、政府議定脫貧發展思路,聯繫有關部門爭取項目支援。

2016年,楊棟樑帶領工作組成員,和鄉親們撲下身子,因地制宜謀發展。首先從打機井入手,解決西林村無水地的問題。經過聘請專家勘察、尋找水源、爭取資金等多方努力,終於打出一口機井,使100畝旱地變成了水澆地。

當年春天,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援下,籌集資金9萬多元為村民購買了3萬多棵樹莓苗;動員村民發展林下經濟,種植了170畝枸杞;鼓勵村民發展環保養殖,將養殖牛、羊轉型為圈養豬和雞,培養致富能手,養豬70頭,産業發展邁出了第一步。完成了46間危房改造,確保了村民居住安全;為了發展集體經濟,成立了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

今年,在進一步鞏固已有産業項目的基礎上,楊棟樑和工作組成員孫怛旭、勾強一起,帶領鄉親們完成了節水灌溉配套設施,在市國稅局補貼資金的情況下,在村西新建了21個蔬菜大棚,種植架豆。

合作社整合無勞力貧困戶的土地,種植藜麥,發展集體經濟。

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實施了街道硬化、綠化,裝修了衛生室,維修了飲水水塔,拆除了殘墻斷壁、清理了垃圾,安裝了路燈。目前,文化活動中心、便民橋等正在加緊施工建設。

“兩年來,村裏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這得益於俺們村來了個好書記,在楊棟樑和工作組成員的帶領下,不僅産業得到了發展,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而且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很大改變,不再等、靠、要,脫貧有了主動性。”孫佔海説。

便民橋成鄉親“致富橋”

“這是村中一條由東向西走向,深5米、寬6米的洪水溝,這條溝把村子和耕地分割成了兩部分。尤其是到了秋收的時候,村民要繞很遠的路才能把莊稼拉回家,很不方便。”當日,在便民橋施工現場,村主任孫佔海指著洪水溝説。

楊棟樑介紹,便民橋謀劃了半年時間,從9月份開始施工,預計10月底建成通車,橋寬4米,長8米,橋墩與護村壩連接,全部用石頭和水泥砌成,保證橋的穩固。

72歲的村民孫計美説:“村裏的耕地大部分在洪水溝南邊,種地往返很不方便,這回好了,有了便民橋,再也不用爬梁過溝了,工作組為村民做了一件大好事。”

正在便民橋附近收割藜麥的村民孫萬珍介紹,他今年在扶貧幹部的鼓勵下加入了合作社,第一年試種藜麥就獲得了豐收,按照目前市場的價格,合作社能有3萬多元的集體收入,社員們也能得到不少紅利。他説:“我今年活了快80歲了,看到村裏修了這座便民橋,心情非常激動,真好!村民們期盼了多少年的事情,在工作組的帶領下幹成了,我打心眼裏感激扶貧幹部。”

村民崔紅展是村裏的養豬大戶,家中養著70頭豬,他和老伴在村南種了20多畝莜麥和馬鈴薯,每年到了秋天最愁的就是往家中拉莊稼。望著快要修好的便民橋,崔紅展放下手中的鐮刀高興地説:“有了便民橋,以後拉莊稼再也不用繞道了。”

村民郝金山説:“市國稅局扶貧幹部幫咱修的便民橋,就是鄉親們的致富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