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遼寧撫順——旗袍的故鄉

發佈時間: 2017-07-24   |   作者: 撫順市旅遊委   |   責任編輯: 曾雅琪   |   來源: 撫順市旅遊委

 

旗袍,既是古典的,又是時尚的,它是美麗的物語。旗袍的時尚從來不會隨著潮流的改變而改變。但每當我們提及它,似乎人們最先聯想到的便是80、90年代的那些電影中,在那些美人身上。比如,那一部文藝電影《花樣年華》中,一共穿了23套旗袍的張曼玉把旗袍的美展現得淋漓盡致。

而追溯旗袍的歷史,也許很多人不知道,原來遼寧撫順才是旗袍的故鄉。準確地説,旗袍發源於撫順的新賓赫圖阿拉城,該城是“後金第一都城”,是努爾哈赤登基稱汗、創建八旗的地方。



彼時,勤勞的滿族人創建了八旗制,“旗人”所著的服飾,就是當今流行的“旗袍”。旗袍起源於滿族,隨著時代變遷和演變,産生了“新賓旗袍”、“宮廷旗袍”、“民國旗袍”、“海派旗袍”和“現代旗袍”。

作為旗袍的發祥地,在這裡,你能看見身著旗袍在滿族四合院中對鏡貼花黃的少女、在努爾哈赤古老故居前嬉戲的格格……這一處處有著滿族特色的景觀和充滿民俗特色的場景,會讓你立刻穿越了“歷史”,身臨其境地感受到了撫順特有的滿族風情。

旗袍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之後成為最普遍的女子服裝,由中華民國政府于1929年確定為國家禮服之一。八十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活動等帶來的影響,逐漸傳播到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指定為女性外交人員禮服。從1990年北京亞運會起,歷次中國舉行的奧運會、亞運會以及國際會議、博覽會等,大多選擇旗袍作為禮儀服裝。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製作工藝被國務院批准公佈為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2014年11月,在北京舉行的第22屆APEC會議上,中國政府選擇旗袍作為與會各國領導人夫人的服裝。

楊亮 攝

如今的旗袍,已經成為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成為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文化現象,被評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楊亮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