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2017-03-16 | | 責任編輯: 馬雅蘭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您是怎麼參與到“影觀達茂”項目中的?
我參與的時候,項目正要進入後期編輯出版的階段。中國民族攝影藝術出版社除了攝影書出版,關注民族文化更是我們的本行。“影觀達茂”把這麼多攝影家、文化學者聚集在一起是極為難得的事情,這跟我當年作為《民族畫報》記者、編輯,在做民族類專題報道時的一些想法不謀而合。任何大型綜合類選題要想做的有深度,組成一個跨界團隊是個有效的方法。
我把這套書定義為以影像形式為主的一次人類學、民族學文化探尋之旅。這裡面的核心基礎是影像,屬性是少數民族題材的文化研究。
您覺得這套書有什麼借鑒意義嗎?
這套書對其他民族以及民族地區的文化研究一定會有借鑒意義。
在此之前,大部分地區的宣傳部門或文化單位對於攝影更習慣使用旅遊宣傳的形式——藍色的天空、鮮艷的民族服飾,甚至包括一些過於舞臺化的民俗表演。當然,這種類型的攝影確實帶來了一些“明信片效應”,但是它沒有文化的內涵。“影觀達茂”的核心是文化探尋,自然要摒棄那些表演出來的東西,我們記錄了當下,而當下的記錄也就是未來的歷史。
民族文化當前面臨著兩方面的問題:研究與保護、傳承與發展。這套書兼有這兩個部分——既研究民族曾經的歷史,同時也記錄了遊牧文明在資訊時代所面對的困惑。這對人類學、民族學都有意義,再加上影像獨特的視覺語言方式,使其更有現場感和觀看性。
據您所知,類似這樣的攝影書還有嗎?
有類似的,但沒有這麼大規模、有意識、各方面配合得這麼好的。過去有一些學術書籍,學者自己會拍一些照片,但是那些照片的影像力量不夠;還有一些書擁有很好的影像,但只是摘取了一些資料作為文本,而這個項目全部是學者在現場得到的一手材料。
時間會讓這套書的意義與價值會慢慢浮現的,就像我們現在看待一些歷史照片一樣。有時一個老建築要拆了,總是有很多人在討論是不是該阻止。社會是需要發展的,把一切都保留下來是不可能的。當留不住的時候,我們能不能把它記錄下來?
現在草原上的牧民都是騎著摩托放羊了,天氣預報也直接發到手機上了,當時代、生活發生翻天覆地變化時,文化傳承中的精神脈絡是什麼?文化現象點點滴滴的變化是什麼?這些才是需要記錄的。
作為一套攝影書,“影觀達茂”的文字量大且厚重,涉及人類學、社會學、民族學多個方面,您怎麼看待一本攝影書中的文字?
文字與照片對於一本書來説就像硬幣的兩面,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字的介紹和解讀作用使讀者能夠通暢、全景地了解書籍內容。“攝影書”的概念其實有著不同的界線,有的是純藝術的畫冊,有的就像“影觀達茂”這樣的影像文化類書籍,它們還是有很大不同的。
您對“影觀達茂”叢書的市場表現有何預期?
從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兩方面來説,我們出版社更看重選題的探索價值,強調其社會效益,同時兼顧二者的統一。我的預期還是很樂觀的,不過我最關心的是這套書能不能到最需要它的人手裏,就是那些關注它的人,通過它能得到收穫,並把能這些收穫傳遞出新能量的人。
您覺得這套書適合哪些受眾?
大致有兩類。一類是有關機構——各地民委、文化宣傳部門、大學圖書館等。
第二類是具體人群——其中一部分是那些跟影像有關的人:“影觀達茂”叢書既是一部記錄歷史的圖集,更是一首“日常生活的頌歌”。雖然宏大敘事與遠方的突發事件容易讓我們有創作的衝動,但也不可忽略了身邊的點滴生活。拍自己身邊的人與事是我們每個攝影人最容易辦到的,但往往又是不屑去做的;還有一部分讀者群是做民族學、人類學研究的人:這套書提醒他們注意到影像這種極為普及的記錄手段,以及影像的表達和未來歷史文化研究中資訊的豐富性、獨特性的關係。當然,這套書做得很漂亮,我相信很多普通讀者也會喜歡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