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八百年的傳承與守護 只為心中那盞不滅的聖燈

發佈時間: 2017-03-08   |   作者: 王玉科   |   責任編輯: 圖片中心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成吉思汗,我國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歷史傑出人物。在民間,成吉思汗已被神話化,歷史上的成吉思汗與神話中的成吉思汗相疊加,形成了獨特的成吉思汗崇拜,綿延久遠的成吉思汗祭典活動便是這種崇拜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蒙古族重要的文化傳承符號。

 

成吉思汗陵園(攝于2013年)
成吉思汗陵園(攝于2013年)
 

成吉思汗春季查幹蘇魯克大祭活動現場 (攝于 2016年)
成吉思汗春季查幹蘇魯克大祭活動現場 (攝于 2016年)
 

各旗區代表隊敬奉祭品(攝于2014年)
各旗區代表隊敬奉祭品(攝于2014年)
 

每年農曆三月廿一日,是春季大祭的主祭日,這一天前來朝拜的遊客總量突破十萬餘人次。他們也聚集在巨大的香爐前燒香許願、默默祈禱。

 

祈禱的人群(攝于2014年)
祈禱的人群(攝于2014年) 

《默默許願》攝于2014年

溜圓白駿,成吉思汗曾祭奠過的蒼天賜予的一匹白色健壯的神馬,按照祖制,神馬在鄂爾多斯草原上代代轉生,延續不斷。作為蒼天神馬的化身加以奉祀。平日裏,神馬有專人放養,不準騎乘,一年四季在草原上自由奔跑,只有在春祭大典這天,才被牽來,供人朝拜。

 

《朝拜中的交流》攝于2013年
《朝拜中的交流》攝于2013年
 

阿拉坦甘德爾敖包是人們為了紀念成吉思汗掉馬鞭而設立的,這裡也是春季查幹蘇魯克大祭祭天儀式的活動場地。牧民們把從家中帶來的奶製品和祭祀供品擺在祭臺上,並繞著敖包拋灑鮮奶,祈求平安、幸福!

金殿祭典是群眾性祭祀的重要活動之一,在達爾扈特守靈人的引導下,祭拜的群眾依次進入金殿,敬奉哈達、敬奉祭品。

 

莊嚴肅穆的金殿大堂(攝于2016年)
莊嚴肅穆的金殿大堂(攝于2016年)
 

擺放祭品(攝于2016年)
擺放祭品(攝于2016年)
 

敬奉哈達(攝于2016年)
敬奉哈達(攝于2016年)
 

年齡最小的後裔(攝于2016年)
年齡最小的後裔(攝于2016年)
 

達爾扈特是成吉思汗陵守靈部落,他們世代祭祀成吉思汗,使成吉思汗祭典完全保留著13世紀以來蒙古帝王祭祀儀式的原貌,成為形式獨特、內容豐富、內涵深刻的民族文化遺産。

 

《傳承》(攝于2016年
 

《高舉查古》(攝于2016年)
《高舉查古》(攝于2016年)
 

達爾扈特守陵人把敬奉過聖主的酒回敬給族人們,傳達聖主關愛之意。

 

《 傳達聖意》(攝于2016年)
《 傳達聖意》(攝于2016年)
 

《先敬長生天》(攝于2016年)
《先敬長生天》(攝于2016年)
 

古老、獨特、神秘的成吉思汗大祭,在達爾扈特人的世代傳承與守護下,近800年以來聖燈一直燃亮至今,也彰顯著這一特殊部落對聖主成吉思汗的忠誠之心。

 

《聖燈駕到》(攝于2016年)
 

《不滅的聖燈》(攝于2015年)
《不滅的聖燈》(攝于2015年)
 

《永遠的成吉思汗》(攝于2016年)
《永遠的成吉思汗》(攝于2016年)
 

完整的成吉思汗大祭在鄂爾多斯傳統文化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成吉思汗祭典已列入國家級和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成吉思汗陵被授予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作者簡介:

王玉科,出生於1959年,內蒙古鄂爾多斯市準格爾旗人,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攝影學會會員、內蒙古攝影家協會會員、內蒙古藝術攝影學會會員,內蒙古旅遊攝影家協會鄂爾多斯分會副主席,現供職于內蒙古伊東資源集團。

擅長拍攝自然風光、民俗及圖片故事等,作品曾多次在省內外獲獎並多次以組照形式發表于當地媒體、官方網站及國家級相關刊物。其中,以《黃土高原密碼》為標題的航拍作品(組照)2016年2月發表于《大眾攝影》雜誌,以《無人機航拍鄂爾多斯》為標題的航拍作品2016年2月發表于《環球人文地理》雜誌,2016年7月28日-31日,中央數字頻道連續四天滾動播出了組照《黃土高原密碼》及拍攝花絮。榮獲大眾攝影雜誌“2016年影像十傑”榮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