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扎賚特旗神山

發佈時間: 2017-03-03   |   作者: 潘順   |   責任編輯: 圖片中心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神山,元代至清代初被稱為朵雲溫都兒(古代蒙古語稱山為溫都兒)。在清乾隆年間被尊為烏力吉朝格圖敖拉。藏語稱其為拉喜扎力布,意指吉祥的神(帝)。因忌諱直呼其名,人們稱其為博格多敖拉(漢語意為“神山”)。

 

 

神山,作為扎賚特旗的象徵以她高大峻偉聞名遐邇。神山,以大自然的斷裂而強烈風化剝蝕和流水切割形成的奇峰、怪石、峰叢、峰林、石林、石墻、球狀風化石、鍋穴等奇特景觀。罕見的岩穴、鍋穴等地質景觀,其成因至今仍是一個迷,因此,具有極強的科考價值。站在遠處遙望神山,雲嶺蒼茫,如巨龍騰空。近看怪石嶙峋,峰險谷深。巍巍神山,嵯峨險峻,令人咂舌。陰雨天雲纏霧繞,難辨其真面目。晴朗天亦輕煙漫漫,如薄紗裹體,給人以神奇迷離之感。站在神山腳下,聽林濤陣陣,飛鳥歡唱,望奇峰怪石,遊人爭攀,真是林濤陣陣回谷底,飛鳥翩翩繞舊巢,奇峰怪石別具色,遊人到此不辭勞。登臨神山,只見深谷幽幽,峭石環立。極目遠眺,層巒迭障,連綿起伏,如萬馬奔騰。使人無不感嘆造物之神奇、大自然之鬼斧神工,讓人們從心裏感受到它的威嚴。

 

 

 

神山一帶山高林密,水源豐富。通過人工引流和修飾,大量的山坡徑流水和數不盡的山泉水匯集一處,形成了明鏡般的高山湖,即神山水庫。水庫四週青山倒映,天光雲影徘徊其中,如翠袖鑲珠,何其明澈嬌麗。詩曰:“深淺翠屏一重重,儼如少女臥閨中,玉骨冰膚潔如鏡,一代風姿一代容”。

 

 

 

神山有一高一低兩座主峰,高的叫大神山,矮的叫小神山,統稱為神山。大神山也叫博格達敖拉,是扎賚特旗八代王爺瑪什巴圖執政時期,為弘揚佛教在蒙古地區的影響,派人去拉薩請來的山神。現在北部的蒙古族還祭祀五座山種圖。山神圖以博格達敖拉為中心,四週圍繞著的有:寶日白達孫山(博格達敖拉主神的妻子);阿拉坦珠日和山(主神的兒子);伊力楚代山(主神的使者)和楚倫浩特山(主神的軍師)。

 

 

 

關於神山與祭祀的由來:《烏梁海部落史》記載,現大聖山古名額客朵顏溫都兒。“額客”蒙古語,漢意為“母親”,這裡的“額客”指的就是成吉思汗的母親月倫,“朵顏”蒙古語,漢意為“致祭”,“溫都兒”蒙古語,漢意為“高”、“高地”、“高山”。內蒙古大學副校長、著名史學家其木德道爾吉教授對額客朵顏溫都兒山進行深入研究後認為,扎賚特旗境內的聖山,就是成吉思汗時期兀良哈人專為成吉思汗的母親月倫燒飯供物,進行祭祀的固定場所,由此而得名為額客朵顏溫都兒山。在聖山附近遊牧的兀良哈人最初供奉的山神就是“月倫太后”,為她奉獻供物的山被稱為“額客朵顏溫都兒山”。

 

 

 

旅遊景點

“神秘的仙人洞:在神山東側山腰上有一個能容納200多人的神秘大山洞。洞內空氣濕潤,通氣、通陽光,遊人擋風遮雨休閒的好地方。當地人稱其為仙人洞。

石老爺山:位於神山山群的西部,是神山的最高峰。石老爺山頂部有一塊60多米高的巨石,似一位身經百戰的將軍,在硝煙瀰漫的疆場上指揮著千軍萬馬。

神山石獅:在神山南腰上眾多奇峰怪石當中獅石是特別引人注目的大石頭。外形與獅子相似。身高4米、寬2.8米。

神山那達慕和祭祀山神活動:每年的6月17日,在神山石老爺峰前的草場上當地蒙古族農牧民自發組織開展一次規模較大的摔跤、射箭、賽馬為主要內容的傳統的那達慕(娛樂活動),那達慕期間在神山主峰上開展具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和特殊的宗教風俗習慣——祭祀山神活動。

(圖文/內蒙古旅遊攝影家協會 潘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