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古北嶽國家森林公園

發佈時間: 2016-09-22   |   作者:   |   責任編輯: 馬雅蘭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大紅燈籠高高挂 張慶學
大紅燈籠高高挂 張慶學攝
 

大茂山
大茂山

 

大茂紅樺  李漢臣
大茂紅樺 李漢臣攝
 

北嶽行宮  張慶學
北嶽行宮 張慶學攝
 

倒馬關  張慶學攝
倒馬關 張慶學攝
 

楓樹王 張中傑
楓樹王 張中傑攝
 

高山杜鵑  臧玉鵬
高山杜鵑 臧玉鵬攝
 

古北嶽秋色  劉佔英攝
古北嶽秋色 劉佔英攝
 

恒山雲海  臧玉鵬攝
恒山雲海 臧玉鵬攝

 

恒山滴翠  張中傑攝
恒山滴翠 張中傑攝
 

華峪山莊  于京蓮攝
華峪山莊 于京蓮攝
 

流光溢彩 胡士彪攝
流光溢彩 胡士彪攝
 

南上溝  張慶學
南上溝 張慶學攝
 

秋染大茂山  劉向陽攝
秋染大茂山 劉向陽攝
 

山莊春韻 張慶學攝
山莊春韻 張慶學攝
 

雲霧升騰 龐衛星攝
雲霧升騰 龐衛星攝
 
北大未名牡丹園 李漢臣
北大未名牡丹園 李漢臣攝
 

唐縣旅遊文化簡介

唐縣位於河北省保定市西南,北距北京150公里,東到天津200公里、保定45公里,南距石家莊100公里。京廣鐵路、京昆高速、保阜高速、107國道穿縣而過。是“七山一水二分田”山區大縣,總面積1417平方公里。西北部古北嶽恒山、道教聖地青虛山群山聳立,中部慶都山、唐岩山等丘陵地帶綿延起伏,南部平原阡陌縱橫,唐河、通天河縱貫全境後匯合在蓄水量10·5億立方米的西大洋水庫,宏大的南水北調中線水渠環繞唐縣城。優越的地理位置、豐富的地貌資源,構成了秀美獨特的山水風光。

唐縣歷史悠久,古為“稱王建都之地”,自四千多年前帝堯在此建唐國而著名,後有千乘之國中山國,西漢初年置縣。地處晉北、塞外、內蒙通往華北平原交通要道,兵家必爭之地,倒馬關雄踞古代宋遼邊界。又地當北嶽、五台孔道,歷代帝王西巡常駐蹕。由此,在唐縣大地上産生了唐堯文化、中山文化、北嶽文化……形成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至今仍有大量各歷史時期文化遺存,享“千年古縣”、“中國唐堯文化之鄉”美譽。

唐縣是革命老區,抗戰時期18萬人民養育了八路軍的黨、政、軍、文、醫人員十八萬,晉察冀軍區司令部長駐,國際友人白求恩、柯棣華在這裡工作並以身殉職。唐縣這片紅色土地孕育了白求恩精神。

唐縣境內的人文景觀大多依附於自然風光,二者交相輝映,構成豐富多彩的旅遊景觀,成為人們觀光、休閒、體驗、尋訪的理想目的地。

一、古北嶽國家森林公園

古北嶽恒山,又名大茂山,在唐縣城西北75公里處。這裡最高峰海拔1898米,山勢雄偉突兀,幾十座疊起的山峰高聳入雲;狹谷深澗,絕壁倚天,萬畝原始次生林遮天蔽日,溶洞、天井秘藏松濤林海間。冬天白雪皚皚,夏秋紫氣升騰,花艷草豐,古關、道觀掩映,恰似人間仙境。

二、華北道教聖地青虛山

位於縣城北35公里處。奇峰峻嶺如青筍、似狼牙、像箭頭直刺雲天,是我國北方典型的卡斯特地貌。又因東晉道家始祖葛洪曾隱居於此而名葛洪山。遼代陳道義在此修建道觀多處,歷經元、明、清成為華北全真教聖地。如今,葛洪夫婦的生活遺跡、“重顯子返真碑”、乾隆皇帝的“鳳凰石”“紫雲峰”題匾刻石散落峰林各處,諸多宮觀大殿修復。

三、白求恩精神發祥地

白求恩柯棣華生活過的遺跡、紀念他們的殿堂,廣泛分佈在唐縣這塊紅色大地上——花盆手術室、和家莊舊居、牛眼溝衛校舊址、老洞房、黃石口逝世地……毛澤東的《紀唸白求恩》首先在晉察冀烈士陵園誦讀,全國各界人士成群結隊來唐縣,到晉察冀軍區司令部舊址、老白校、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學習白求恩精神。

四、中國唐堯文化之鄉

唐縣是唐堯出生、受封唐侯、建唐國、踐帝位、立帝都之地。他的故居地、受封處、唐侯國遺址、求賢處、溺水上岸處、疊石望母臺分佈在淺山丘陵地帶,青龍山堯泉的水依然甘甜,武則天追念帝堯敕令修建的靈源寺裏晨鐘暮鼓依舊,慶都山唐堯雕像前常有唐堯後裔子孫祭祀。唐堯的傳説家喻戶曉,唐縣人民自覺傳承、弘揚唐堯遺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