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年12月13日
嘉賓: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長賈曉霞、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長吳波、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李曉松
中國網:今年是“三北”工程攻堅戰啟動一週年,也是我國簽署《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30週年。30年來,中國認真履行公約責任義務,探索出一條生態保護修復與民生改善相結合的荒漠化防治道路,成為全球增綠貢獻最大的國家和防沙治沙國際典範。12月2日至13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在沙特利雅得召開,大會主題為“我們的土地,我們的未來”。中國代表團如何履行締約國責任和義務?中國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業發揮著怎樣的作用?怎樣通過大數據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本期節目就此專訪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長賈曉霞、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長吳波、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李曉松。
圖為國家林草局荒漠化防治司副司長賈曉霞
【訪談實錄】
中國網:我國是世界上荒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經過40多年不懈努力,我國防沙治沙工作取得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成功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防沙治沙道路。請簡要回顧下我國防沙治沙歷程,以及重要成果和主要經驗做法。
賈曉霞:我國防沙治沙有半個多世紀的歷史,從五十年代初就開始做沙漠科考,因為風沙問題比較嚴重,那個時候已經開始在東北、西北、華北進行防護林的建設,作為減輕風沙危害的一個措施。大家都知道“三北”防護林,從1978年開始國家大規模的工程帶動了社會對植樹造林的認識,再加上全民動員的義務植樹、部門造林、企業參與,就形成了一個合力,在國家大工程帶動規模性治理的前提下,帶動了農民的資源恢復和産業發展。人民的生活好了,所以就投入更多的積極性去治沙,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我們已經連續20年實現了“雙縮減”,而且53%的可治理的沙化土地都得到了治理。
我們的經驗,首先是政府主導。政府主導就會形成長期的投入。我們政府每一屆都重視防沙治沙,形成了長期穩定而且是不斷增加的投入以後,就延續了下來。
第二是制度的完善。我們有法律制度、規劃制度、優惠政策,這些制度使破壞生態導致荒漠化的行為得到遏制,法律來控制它,政策來激勵好的行為,使可持續的利用能夠造福人民。我們還有一些優惠的激勵性政策,鼓勵技術的創新。90年代,在國家的大工程裏,都有一定比例的資金是用於技術支援的,這就鼓勵了技術創新,使我們從最早靠人工治理到現在實現了機械化、智慧化、數據化;還有從以前認識到林子越多越好,到現在的喬灌草相結合,以水定綠、以水定地,這都是科學上的發展和技術上的完善。我們的技術是成體系的,首先把沙固住,然後把植被建起來,把資源培育起來,把後續的林果也發展起來,完整的一條産業鏈形成了沙區的綠進沙退,綠富同興。環境好起來了,同時生活改善了。
政府主導、技術推動、制度完善、全民參與。我們還有一種寶貴的精神,就是不畏艱辛、久久為功,成果出來了,仍然是一代一代人接著幹。
中國網:今年是中國簽署《聯合國防止荒漠化公約》30週年,30年來中國是怎麼履行公約的責任和義務的?
賈曉霞: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一是我們在做好自己的荒漠化防治國內治理的同時,我們參與到國際規則的制定中,參與全球治理,我們不但自己做好了,還引導全球政策的方向,讓我們的知識和技術,以及我們的智慧能夠促進全球其他受影響國家受益於國際機制的建立,形成全球效應,實現像土地退化零增長這樣的全球性目標。
回顧我們參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歷史可以看到,《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歷史機制的完善,中國政府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履約審查委員會的建立是在中國推動下建立的,公約制定的第一個十年戰略規劃也是在中國和77國集團共同推動下來制定的。第一期是2008-2018年,第二期的出臺就是2017年在鄂爾多斯我們承辦的第十三屆締約方大會上,我們從機制上戰略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在宣傳上,全球早就設定了荒漠化和乾旱國際日,但一直沒有在全球水準上有共同的主題來紀念和慶祝,也是中國代表團在締約方大會上提出來設立統一的主題,動員更多的國家參與到宣傳和發動上去。比如SPI科學政策交互平臺,其實也是我們和歐盟共同推動的一種科學機制,使它的科學貢獻于政策的制定。我們在1994年就已經建立了監測體系,我們對自己國家的荒漠化的進展、治理的成效有連續的監測,有數據、有成效還有案例,這些對其他國家也是一個很好的借鑒。
中國網:參加《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中方在全球治理方面發揮了怎樣的作用?未來我們還將重點和哪些國家開展這些工作?
賈曉霞:這次大會關注三個重要領域,一是如何推動全球荒漠化治理、土地退化治理,以實現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二是怎樣提高乾旱的韌性,減輕乾旱的影響。三是怎樣從資金支援上推動全球的治理行動。
這次大會是在做十年戰略的中期評估,回顧以往的成效,展望未來。從2024年到2030年這六年的時間,我們怎樣把治理的行動加速。要實現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荒漠化公約去年啟動了一個全球數據平臺,首次有了自己的實時更新的數據。、根據國家報告收集的數據顯示,如果要到2030年實現土地退化零增長,需要治理15億公頃的退化土地。治理15億公頃的退化土地,首先要考慮抗旱種苗的品種來自於哪,技術怎樣提高,資金怎樣保證的問題。中國有半個多世紀的治理經驗,在抗旱種苗的培育和治沙技術的發展方面,我們都有更新換代,正好能夠貢獻于加速推動全球治理。
我們對全球進程的影響不只是在談判桌前,而且通過這次中國館的展示給予各方信心,我們能夠通過技術的合作和全球政策的制定推動這件事情,這是能實現的。
另外我們在公約的談判中也體現了最大的誠意和最靈活的態度,幫助發展中國家,我們不會對任何的進程設置障礙,而是主動去調和不同的立場來促進達成共識。
第二個是乾旱韌性。這次大會非洲國家非常希望能夠推動制定一個乾旱方面有實質性內容的決議和推出議定書。在這裡各個國家沒有達成充分一致,中國在這裡面體現了能夠彌合分歧,能夠建設性地使雙方朝著一個方向走的作用。
在法律文書談判的同時,我們積極推動全球戰略框架,只有有了全球的戰略框架,把乾旱韌性列為了共同目標,我們才能吸引資金和項目進來推動這個工作。這次大會的高級別對話裏面有一個對話是關於資金籌措的,有不少的國際資金組織、區域組織承諾了資金,承諾的資金如果沒有良好的項目依然不能落地,中國正好在做良好的項目方面也有自己的經驗。
一方面是在談判上推動,一方面是我們展示出誠意,和這些有需求的國家,共同來看你的國家有什麼問題,共同找出解決的方式,然後共同吸引資金來開展項目。所以,“共同來做”這個理念是我們推動合作的一個依據。
中國網:中國積極開展全球荒漠化治理國際合作,貢獻“中國方案”和“中國智慧”。在提供能力建設、技術支撐以及資訊共用等方面,中國一直積極作為,隨著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技術的發展,中國在數據共用、科技支撐和決策支撐服務等方面持續貢獻力量。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是全球首個以大數據服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機構,中心基於大數據和科技創新為有需要的國家提供防沙治沙解決方案。
圖為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可持續發展大數據國際研究中心李曉松
李曉松:我們做的工作主要是通過大數據方式支撐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第一可以提供數據産品,第二有相應的模型和方法,第三通過這些數據和方法提供決策支援。針對於土地退化零增長我們有專門的工作,主要是關於零增長的監測,然後(提供)決策支援。監測方面,我們主要提供的是全球和區域制度上的數據産品。決策支援,我們這次在中國館也有展示,我們有一套大數據的平臺,有手機端的,有平台端的,你通過手機就可以便捷地瀏覽到我們的數據産品,瀏覽到中國先進的生態恢復治理經驗,那麼你也可以基於這個定位去匹配合適的治理技術,這樣就等於把衛星數據和我們生態建設的經驗,再加上我們基於位置的服務,比較有機地整合到了一起,可以提供整個的支援。
我們已經有比較成熟的經驗,前年國家林草局發佈了大數據支援非洲綠色長城的線上工具,這次來到沙特,我們又帶來了大數據支援阿拉伯地區的工具。通過手機App就能查詢到土地退化零增長狀態,這個地方適宜於哪些治理技術,哪些中國的技術能夠幫助你,主要是起到這麼一個目的。
中國網: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風沙危害最重的國家之一。荒漠化土地面積257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26.81%;沙化土地面積168萬平方公里,佔國土面積的17.58%。中國防沙治沙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實現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在全球範圍內率先實現了土地退化零增長目標,重點治理區實現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荒漠化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圖為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所長吳波
吳波:中國這些年經過近半個多世紀防治荒漠化的實踐總結出很多經驗。第一條經驗是,中國堅持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並重,治沙與治窮共贏”的防沙治沙道路,使中國實現了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的歷史性轉變。
第二條經驗是重視科技創新的作用。從中國近七十多年的防沙治沙實踐來看,防沙治沙的需求向科技治沙提出了要求,科技治沙的發展為防沙治沙的高品質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中國從面對沙害肆虐束手無策,一步一個腳印,一步一個臺階走到了今天,防沙治沙取得了重大成就,並且引領全球的荒漠化防治。在這裡面防沙治沙科技創新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條經驗是中國堅持以重大的生態工程建設來引領區域性荒漠化的綜合治理。比如中國在1978年啟動了“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2020年啟動了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天然林保護工程、退耕還林工程等等。這些重大工程為中國荒漠化的綜合防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中國網:請您評價一下中國荒漠化治理的國際貢獻和優勢。
吳波:在過去半個多世紀的中國荒漠化防治實踐當中,中國林科院、中國科學院等科研機構共同努力研發了很多技術模式,為我國的生態工程建設、荒漠化防治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比如,草方格沙障固沙技術、封育造林的技術,包括包蘭鐵路的防沙治沙技術模式,塔克拉瑪幹石油公路的治沙模式,還有敦煌莫高窟“六位一體”防沙治沙體系,青藏鐵路的治沙體系等,這些防沙治沙技術模式為我國“三北”工程,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以及西北地區的重大基礎設施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撐。
中國林科院從五十年代開始就積極從事荒漠化防治的研究,在2009年成立了中國林科院荒漠化研究所。荒漠化研究所目前研究的範圍包括荒漠化發生機製成因、荒漠化治理的技術模式、荒漠化防治的政策戰略以及《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的履約等一系列的研究都有開展。在參加COP16大會之前,我們編了這本《中國荒漠化防治實用技術手冊》,系統總結了中國林科院以及其他國內機構這些年研發的重要的荒漠化防治技術,包括流沙治理技術、節水灌溉技術、沙地果樹栽培技術、沙産業技術、防風固沙林營建技術,以及防沙治沙機械裝備六大類30項技術。我們進行了系統總結,這裡麵包括技術特點、技術評價、建設成本、適用區域等等,中英文圖文並茂,帶到了這次大會,向世界其他國家分享,也得到了參加大會的各國代表的好評和歡迎。
我們希望今後繼續努力,把國內的防沙治沙、荒漠化防治方面的技術成果更好地進行總結,向世界其他國家進行分享,為全球的荒漠化防治事業做出更多的貢獻。
(本期人員:編導/佟靜;攝像/王儷玢;後期/劉凱;主編/鄭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