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從電影《血戰鋼鋸嶺》學攝影關鍵詞

發佈時間: 2017-05-11   |   作者:   |   責任編輯: 馬雅蘭   |   來源: 中國攝影報

 

電影是動態的影像藝術,攝影是靜態的。兩者雖然有著很大的不同,但也有許多共通的思想和技巧。看電影是時下日常的休閒娛樂方式,看電影的同時,攝影人也能從電影畫面中學習到攝影知識——一是學習導演表現主題的立意構思,二是分析電影攝影師對各種鏡頭語言的運用——這就相當於免費上課。

前段時間“大熱”的由美國導演梅爾·吉布森(Mel Gibson)執導的戰爭影片《血戰鋼鋸嶺》,雖然以“鋼鋸嶺戰役”為主題,但導演卻並未將視角對準戰鬥英雄,而是選擇了由一名拒絕帶槍的醫務兵切入,表達反戰主題。此文以該片中的幾個關鍵詞為例,分析電影與攝影的關係。

 

電影《血戰鋼鋸嶺》劇照:戴斯蒙德在戰火中奔跑救援自己戰友的瞬間。

 

技巧與情懷

在《血戰鋼鋸嶺》中,不乏激戰場面,甚至被認為是“繼《拯救大兵瑞恩》以後20年來最真實的戰爭片”。影片選擇用寫實的手法再現了戰爭的殺戮和血腥,生命在戰爭中的脆弱、人們面對死亡的恐懼,以及傷口的疼痛和折磨,使得電影中的主角、美國醫務兵戴斯蒙德·道斯的和平主義精神在慘烈戰爭場面的反襯下,給予觀眾的感動也更為深刻震撼。

比如,影片主人公戴斯蒙德作為新兵進行戰前訓練時,鏡頭聚焦在軍車來往碾出灰塵的大場面,營造出戰前的緊張氣氛;比如戴斯蒙德拒絕配帶槍支的一組鏡頭,通過遠近景展現出人物複雜的心理衝突;比如戴斯蒙德即將奔赴戰場時,與戀人依依惜別的場景,用一扇小窗的光線將一對男女置於明亮的前景中,用光和構圖表現出愛情的純凈美好;美軍進攻沖繩島時,戴斯蒙德冒著槍林彈雨,捨身營救生命,其在炮火中的人物形象被爆炸中的火光、四濺的飛塵與石塊渲染,表達出戰爭的殘酷與信仰的力量。

 

電影《血戰鋼鋸嶺》劇照

 

真實與構思

影像畫面的真實,來自攝影師對被攝人物(事物)的觀察,以及對最佳瞬間的捕捉。無論在電影中還是攝影中,主題內容的表達少不了遠景、中景以及特寫等鏡頭語言運用,以期每個畫面都能形神兼備,讓感人的細節能夠更富感召力,牽動觀眾的同理心。

不可否認,即使是“最客觀反映現實”的攝影作品,也會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同一個場景,攝影師以不同的構思拍攝的畫面會有著迥然不同的感情色彩。同樣是表現戰爭,有的電影讓人充滿鬥志,急切地盼望投身其中,一逞英雄夢想,有的電影則讓人對戰爭充滿恐懼和厭惡,祈願世界永遠和平。

 

電影《血戰鋼鋸嶺》劇照

 

還有一個樣本——德國女導演萊尼·雷芬斯塔爾(Leni Riefenstahl)1935年的作品《意志的勝利》。這部在技巧上堪稱“教科書”般的電影,無論是氣勢恢宏的構圖、對領袖人物的形象塑造,還是對秩序與力量的龐大美感展現,都展現了影像的力量,讓人驚訝于影像可以用“真實”把邪惡渲染成崇高。從這個角度來説,這也是影像創作者“意志的勝利”。

攝影師觀看電影時,也可以鍛鍊從一系列運動的畫面中,找到最佳瞬間與獨特的細節,這既能夠鍛鍊對於細節的敏銳度,也能夠鍛鍊擷取關鍵性瞬間的眼力。由於攝影定格的畫面往往是相對靜態的影像瞬間,也需要攝影師在觀察中思考哪些動作能夠拍攝出精彩的瞬間、哪些事件適合用大場面展現、哪些典型的細節需要特寫去再現。

 

《倒下的士兵》 羅伯特·卡帕 攝

 

歷史與真相

影片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在歷史上確有其人,曾在戰場上赤手空拳挽救了75個戰友而被時任美國總統的杜魯門親自授勳,據傳是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殺害一個敵人而獲得美國國會榮譽勳章的美國軍人。一部電影能夠還原戰爭的真相,讓人閱讀歷史,佐證戰爭,影像亦如此。

觀看一部電影與欣賞一幅(組)照片,最直接的閱讀方式是直奔主題,了解真相。這種觀看心態要求作品具有真實的影像內容表現,在具有真實瞬間的基礎上,再去為畫面表現力增添藝術美。

 

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劇照

 

《美軍士兵在硫磺島豎起國旗》 喬·羅森塔爾 攝

 

一件優秀的影像作品是具有感召力的,既能增強觀眾對歷史或事實的認知,也可以更深層地引發對現實社會的思考,畢竟人們最不情願看到的是一部電影或一幅攝影作品以空洞的主題內容傷害觀眾的審美視覺。

從攝影的視角賞析《血戰鋼鋸嶺》,可以看到攝像師透過“第三隻眼睛”,將電影腳本的文字語言通過光影轉化為生動的視覺語言,表達戰爭之惡、人性之善,表達歷史真相,其構思、手法、立意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都可供攝影人學習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