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日常·遇見:中外青年攝影師聯展

發佈時間: 2017-05-08   |   作者: 馬列   |   責任編輯: 馬雅蘭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古希臘哲人説:“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但是,如果我們踏進了一條照片的河流呢?那或許可以使我們無數次的踏進“過去”。

歡迎來到我們的展覽,踏進這條照片的河流——它由7位來自中國、西班牙、波蘭、日本的中外青年攝影師作品的小溪匯流而成,它們或婉轉,或湍急,或清澈,或幽深,或凝重,或沉鬱——在這場影像“青年派”的奇幻漂流中,我們將與此、與彼、與過往、與未知、與世界不期而遇。

展覽的主題之所以定義為“遇見”,是因為不論是對於拍攝者還是觀眾,攝影的秘密就在於我們要在遇見中觀看,在觀看中遇見。每一個場景,每一件作品,都期待著“遇到對的人”,然後,它的生命才能開始。

中國攝影畫廊已連續四次舉辦《致青春》系列攝影展,在這溫暖的五月,讓我們再次與青春作伴,與未來擁抱!

展覽時間: 2017年4月28日—6月9日(09:30-17:00 週末、節假日閉館)展覽地點:中國攝影畫廊( 廣安門內樂凱大廈二層)策展人:張雙雙,蘇月斫, 韓偉方,蔡元卿

 

參展作品

 

《生活在瀾滄江·湄公河上的人們》有人説航拍視角是上帝之眼,我想要是真有上帝,那他肯定是高於我們所處的維度而存在。從無人機傳輸的影像中,我看見了勞作、嬉水、狂歡和群舞的人群,也看見了人類建造的古跡,棲身的居所,運輸的輪船。拋開我所有理性的認知,僅從維度空間來思考,在展開的二維平面上它們僅是些不同形狀的圖案。正如我拍攝時的感受一樣,我聽不見河流的咆哮,馬達的轟鳴,人群的歡笑,甚至聽不見祈禱的聲音。如果造物主也同樣在高維度中看我們的世界,會不會是一切都是像我們所看到的二維世界一樣呢?河流、房舍、輪船和所有人類的行為,在他眼裏是不是也僅是些低維空間的不同形狀的圖案呢?會不會也一切都失去了聲響,正如這條河流在寧靜的流淌,時間在安靜的流逝一樣。

 

作者簡介

馬進忠(Ma Jinzhong) 1983年出生,祖籍雲南普洱市,生活在西雙版納,現為自由攝影人。 2016《生活在瀾滄江·湄公河上的人們》參加第十五屆2016南韓東江國際攝影節,並獲攝影節國際公開攝影大獎。

《31℃》一直心繫南,始終北靠岸。那年,我離職後,去南方呆了一段時間,去過港澳深、尼泊爾泰國,機緣巧合又去了拉薩和新疆。離職後的這一段旅程均非刻意行走,而是巧合地把時間地域一茬接一茬,隨心行走。在實地的旅程中,地域之間的差別異常明顯,但在後續的再度編選時,我驚奇地發現,影像是這麼的有意思。這些不經意拍攝的無面的、遮掩的、模糊的臉龐身軀,居然被串聯在了一起,它如同這段緊密旅程一樣,看似自由卻又呼吸的不那麼透徹。 8月,在拉薩過了31歲的生日,這年夏日是體感的31度,略熱未燥……也很遺憾的丟失了好多沒來得及梳理的影像資料。 有的記憶留在了口述裏,落在紙面上的又夾雜了些遺憾。生活亦如此,彼得此失………

 

 
 
 
 
 
 

 

作者簡介

白杉(Bai Shan) 1985年出生,時尚攝影師,獨立攝影師。 2014年,首屆中國十佳手機攝影師、入圍2015大理·亞洲先鋒攝影師; 2014年,獨立出版手機攝影書《過》,參展北京國際攝影雙年展; 2014年,手機組照《北京地鐵》獲中國夢隨手拍全國攝影比賽一等獎; 2010年,出版《內蒙古》自助遊; 2016年,《31℃》出版。

《今天你會不會來》 二零一五年的某一天,我遇見一位陌生老奶奶。她滿頭白髮,身著玫紅色夾克,戴著墨鏡,站在那裏,像一個少女。“請讓我給你拍張照片。”她答應了,我們口頭約好某天某處見,雙方並不留下即時聯絡方式,這意味著,當我們各自轉頭,邁步走,一方失約,便可能再不相遇。讓人沒有安全感的約定,一切的浪漫與殘酷,從這裡開始。我在生活中即興向不同身份的人發出“幾天后見”的約會邀請,雙方在沒有“即時”甚至任何聯繫方式的情況下達成口頭約定,我也向自己發出了約會邀請。我以這種方式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個體的身份與精神性,人與人之間的情感聯繫,自我的審視。我在約好的時間地點等待,今天,你會不會來?

 

 
 
 
 
 
 
 

作者簡介

吳鄭鷗(Wu Zheng-ou)北京電影學院碩士畢業,作品曾在多家媒體和網站發表,並被收錄于由中國民族攝影出版社出版的《顯影——納切威、寇德卡、尤斯曼與中國40位攝影師》、《顯影 (第二季)》 等圖書。 2012年,《週遭》,濟南,第四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並獲得首屆“青年計劃資助”獎; 2012年,《週遭》,天津美術館,“寇德卡與中國攝影師作品展”; 2014年,《他方》,濟南,第五屆濟南國際攝影雙年展; 2014年,《最後一片綠地》,北京,無忌攝影全國新銳攝影展; 2015年,《今天你會不會來?》,北京,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畢業聯展。

《公交地鐵日記》因為容易忘記,所以我們需要用鏡頭記錄下那些平日裏不經意間讓我們有所感的街頭場景。每天上下班乘坐公交和地鐵,用手機記錄下那些有一面之緣的同路人。狹小的空間裏每天都上演著一場場的生活戲劇,一場場有關大都市的小人物們為生活而奔波的戲劇。這是一個充滿人情味兒的地方,他們的喜怒哀樂在小小的箱體裏都毫無掩飾的展示在鏡頭前。作為同是擠車一族的我來説,拍他們的時候,其實也是在拍我自己,這些同路人就如同是我自己的鏡像一樣。這組照片是本人于2014-2016年陸續拍攝到的,以後還將繼續把北京公交和地鐵裏的故事用影像日記的方式記錄下去,形成一本影像日記。(該項目仍在繼續中……)

 

 
 
 
 
 
 
 

作者簡介

張開宇(Zhang Kaiyu) 1977年生人,生於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目前定居於北京。利用上下班路上的碎片時間使用手機拍攝街頭的所見所聞,以影像日記的形式每天堅持拍攝。2013年7月開始接觸攝影,2013年底開始使用手機進行街頭攝影。隨走隨拍、隨遇而拍是平時主要的拍攝方式,以收藏影像的理念進行拍攝。關注身邊的普通人,用手機鏡頭不間斷的記錄那些目前司空見慣但未來可能將要消失或正在消失的街頭景象,記錄那些具有當下時代特有符號的街頭場景,捕捉那些平凡中不平凡的瞬間,以寫日記的方式慢慢形成一本具有年代特徵的影像日記。

《尋跡多摩川》多年以來,我一直探訪多摩川,在河邊走過就會發現這裡的風光一直髮生著變化。但是,當我看到照片的時候,就總能回憶起曾經的時光,似乎也能聞到過去的味道,能看到曾經那落日的余暉。我想這裡堤岸的輪廓將發生變化,看上去和人類一樣。

 

 
 
 
 
 
 

 

作者簡介

山下隆博(Takahiro Yamashita) 1984年出生於日本北海道; 2005年畢業于日本攝影藝術學院;現今在日本東京工作,拍攝工作包括與印度社會問題相關的多個項目、河流主題以及有關核電站相關的內容。

《日常·邂逅》本系列作品攝于美國,拍攝時間長達數年。這是一部半自傳式遊記,全來自於我對童年的回憶,當時我的父親住在加州,不在我身邊。這些圖片捕捉了我記憶和幻想的片段,記憶當中也包含了虛構的部分,這是我們對過去事件的記憶。有時,我們故意忘卻一些重要的事;有時,我們以為夢境成真。對過去的懷念,以及父親斷斷續續的陪伴,讓我變得脆弱,這些圖像都是我童年的映像。

 

 
 
 
 
 
 

 

作者簡介

裏卡多·迪茨·巴埃薩(Ricardo Diez Baeza) 1977年出生於西班牙,對祖父NikonF3相機的嚮往點燃了他對攝影的熱情。後來,大學裏的專業學習開啟了他在發展合作論壇的職業生涯,這份工作給了他環遊世界的機會。在每一次實地任務中,他都帶著相機。就在2010年海地地震一週前,他因工作前往太子港。地震將他困在了被摧毀的旅店房間,獲救時身外之物已寥寥,那時,他意識到自己本能的需求就是拍照,不僅要捕捉周圍人的情緒,更重要的是他自己的情感。 2013年,他的處女作URBACIDE出版。這是一部評述城市環境中的自毀式生活方式的黑白攝影作品,曾在法國和寮國展出。同年,他與札幌一支舞踏劇團(札幌故事)合作,拍攝他們的街頭表演,並在日本札幌和小樽展出攝影作品。

《生活劇場》《生活劇場》系列是關於生活的個人化的攝影系列作品,表達攝影師本人如何感知和理解生活。該系列探討了日常生活中的超現實主義,將攝影師個人經歷與對於週遭事物的想法結合在一起。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以及大眾傳媒對人類生活的入侵,我們的生活正在發生改變,許多人感覺自己與世界脫節。有些人試圖尋找避難所,為自己創造另一個現實世界,有些人則僅僅是尋求臨時逃避的出口,將自己的情感徹底宣泄,還有一些人穿著各式各樣的服裝,進行角色扮演或假扮成電影、遊戲或日本動漫當中的超級英雄。整個世界猶如一個劇場,人類只是在上面表演的演員。這齣戲是由萬能的造物主設計編排的,如今,神的力量交給了大眾傳媒,大眾傳媒正在塑造我們的生活,它會告訴我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我們也直接受到電視以及網際網路等大眾傳媒影響。

 

 
 
 
 
 
 
 

 

作者簡介

托馬斯·拉扎爾(Tomasz Lazar) 1985年出生於波蘭什切青市,獨立攝影師,畢業于西波美拉尼亞理工學院(West Pomeran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在電腦科學與資訊技術專業任教。在波蘭國內以及世界各地,他的攝影作品多次獲獎,如荷賽、POY、CHIPP、新力世界攝影獎、國際攝影家、BZWBK新聞攝影獎、報道攝影大獎、松下年輕新聞攝影節等。拉扎爾的作品發表在多家知名媒體上,包括《紐約時報》、《新聞週刊》、《星期日泰晤士報》、《紐約客》以及《洛杉磯時報》等。他熱愛音樂,喜歡咖啡,愛好與人相處,並致力於成為一名優秀的攝影師,一直堅持不懈地努力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