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閱讀
 
 
 

譚明

發佈時間: 2017-04-13   |   作者: 譚明   |   責任編輯: 圖片中心   |   來源: 中國網圖片中心

 

 

譚明

職業攝影師

生於1950年11月。籍貫湖南茶陵。

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世界華人攝影學會會員。北京市攝影家協會會員。

在內蒙兵團當過戰士,在首鋼當過工人,曾任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雜誌攝影記者。

 

1998年拍攝併合作出版《香格里拉》畫冊。

1999年拍攝併合作出版《天山南北》畫冊。

1998年、1999年2000年連續獲得《柯達杯》專業反轉片優秀攝影師獎。

2001年、2002年被日本富士公司聘為“富士專業攝影特使”。

2002年出版個人攝影作品集 《中國最美的地方》

2002年參加在聯合國總部瑞士日內瓦萬國宮舉辦的“中國的世界遺産”攝影展。

2004年5月在廣東舉辦《中國最美的地方》攝影展。

2004年9月第21屆全國攝影藝術展獲,最佳中國的《世界遺産》攝影藝術獎。

2005年12月合作出版國家旅遊局大型禮品畫冊《世界遺産在中國》參與拍攝並聘為圖片顧問

2006年7月畫冊被英國《大英博物館》及《國家博物館》收藏

2008年4月出版個人作品集《風光攝影》

2008年4月以主攝影和圖片總監身份與中青社,法國出版社合作出版大型禮品畫冊《中國》

2009年9月應,藝術與設計之邀,出版新聞總署的《共和國頌》擔任藝術總監及攝影。

2009年10月應法蘭克福書展主賓國活動組委會之邀參加《世界遺産在中國》的大型攝影展,展出的作品被德國法蘭克福中心圖書館全部鄭重收藏。

2014年出版中國最美的地方II畫冊。

2014年10月在北京國際攝影周中展出《世界遺産在中國》攝影個展。

 

風光無限 攝影無限

譚明

 

美無處不在。

對美的追求歷久不衰。

美,有蒼勁豪放的,有溫潤雅致的,有含蓄柔婉的,有光鮮靚麗的……大千世界裏,一切美好靚麗的景觀都會得到大眾的讚賞。尤其是神奇的自然風光之美,更是令人魂牽夢縈,津津樂道,人們願意與它們對話,樂於去追求、去探尋、去融入。

美,可以激發我們的想像力,觸發情感外溢,刺激攝影創作慾望。美,需要發現的眼光。對於風光攝影而言,我們追求的一定是美麗的、陽光的、能夠愉悅身心的景致。風光攝影在中國有深厚和廣泛的文化基礎和群眾基礎。怡情山水,寄情于景是很多中國文化人的審美取向和藝術取向。

 

1997年7月攝于內蒙,壩上
 

2012,7攝于浙江,楠溪江石桅岩
 

2012年2月攝于四川,峨嵋山密林之中
 

2012年3月攝于四川,丹巴藏寨
 

無論什麼題材的風光,都離不開大地,離不開寫實。自然地理風光攝影也是在寫實的基礎上進行提煉的。在我國,攝影創作資源豐富:有世界最高峰地球的第三級8844.43米的珠穆朗瑪峰;有世界第二低地新疆吐魯番盆地-154米的艾丁湖;有長達一萬八千公里長的海岸線;有全長6211.31千米,流域總面積1,809,500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三大河、亞洲第一大河長江;還有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的世界第五大長河黃河,它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給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影響長江,黃河都被 中國人稱其為“母親河”。如此寬泛的地域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去發現。歌頌讚美祖國壯麗的山河,書寫最美麗的詩篇、抒發愛國情懷,是風光攝影者一生所追尋的目標。作為中華民族的子孫能為之奮鬥應該感到榮耀和自豪。

中國的山水充滿著神奇,重巒疊嶂、雪峰深壑、戈壁盆地等的壯美、滄桑,雅丹地貌、丹霞地貌、喀斯特峰林等的秀美、靈動,時時處處撥動著我們的心弦;北方的大漠孤煙,南方的青山秀水,任憑我們的身體和靈魂遊弋其間。大地是文化的基石,中華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幾千年,中國的文化和歷史在這塊土地上源遠流長。歷史上,無數的詩人、作家、畫家和其他藝術家們用自己的作品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從一定的意義上講,風光攝影是為了社會生活及滿足人民大眾的精神需求而存在的。當自然之美融入人們的身心,融入社會生活,就演繹成人文之美和歷史文脈之美。

 

2014.7.桂林山水甲天下
 

1995 巴丹吉林
 

1992.10 東方的阿爾卑斯山
 

斗轉星移2000.9
 

我喜愛風光攝影,更崇敬大自然。在美麗的大自然中,我的生命才得以寄託。每當我投入自然的懷抱,就會盡情地尋覓那震撼心靈的景觀,以此來抒發我內心對美的探求。我長年遊走于高原雪峰、丘嶺平原、草浪花海、谷地山川等這些上帝的傑作中,體感自然對人類的厚愛,在自然中學習,在自然中歷練,在自然中成長。自然界的山山水水,既是我創作的源泉,又是引領我成長的師長。

在多年的風光攝影體驗中,我的感悟與日俱深。風光攝影是一種表達心境的方式,也是可選擇的生活方式之一。那麼,風光攝影應該拍什麼?在拍攝過程中應注意什麼?怎樣才能拍好風光攝影呢?

 

梵凈山2006.5
 

福建漳州,《海底兵馬俑》2006.3
 

廣西,漪讕猗旎.德天瀑布 1999
 

黑城遺址2006.8

 

崇尚自然、師法自然、融入自然、陶冶心智于自然,只有了解自然才能了解我們自己,正如老子所説“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挖掘和發現自然界中真善美的元素,才能盡己所能用視覺語言來展示生養我們的這塊土地。在自然世界裏,任何地理地貌都有其明顯的地域特點,而選擇地域特點又是風光攝影的關鍵之一。對於攝影師來説,追逐尋覓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如果我們不對它們進行認真的思考與探究,提取、表述、誇張其藝術元素,圖像表現再清晰,也只能是地理地貌的再版。面對大自然,我們不能局限于地理地貌的寫真來展示其原本,更多的應是思考。否則,即使付出的再多,也仍然是一種複製。

美是無處不在的,尤其是要善於發現突顯其個性特點的美,這就更需要我們增長智慧,歷練心靈,開拓視野。我想,中國風光攝影的創作,同樣也離不開傳承、開拓與創新,離不開幾千年傳統文化的熏陶。移情于景,在中國的文化傳統中,自然與人息息相關。山清水秀的名山大川,不僅僅是自然景致,更是人們修心養性、寄託理想的家園。明清時期畫派紛繁,立意、用筆各有不同。煙江草樹、幽谷溪泉,或空寂曠遠,或蓊鬱深邃,所描繪的都是人們心中的世外桃源。 作為風光攝影來説,也不僅僅是為了再現自然景觀,更重要的是用視覺影像來解讀文化與自然的聯繫。

 

吉林松花江,《冰天熱流》 2001.1
 

箭扣長城2000
 

開化之春2007.3
 

梅裏雪山太子雪峰雲南1996
 

楠溪江漁火1997,7
 

寫意風光、寄情于山水的表現形式,也同樣顯現著時代的印記。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更多顯現的是開拓與創新。一幅成功的風光攝影作品,要給觀賞者以足夠的資訊量,要具有典型意義。也就是要有典型的地域特點、有地標性的地理環境, 具備一定審美價值,具有觀賞性、裝飾性、具有美感 、能夠愉悅身心,能夠揭示主題與環境的本質關係,給受眾帶來思考。要在寫實的基礎上利用特殊的光影演化過程對同一主體抓取不同的表現。這種表現是融入你對景物景觀的認識和理解,至於採取什麼手法,使用何種光線語言來表述你的心聲,繪製你的意念,取決於你的情感融入的程度和對主題的理解程度。

對於一個成熟的攝影師來説,還要具有成熟的藝術風格,換句話説就是你看待及分析事物的一貫態度,作用於對事物獨到的洞察力及切入點上。最後的作品還要具備完美的製作工藝,這樣我們才可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一般來講技術型相機更容易改變觀賞者在視覺上的感受,更容易展現事物的細節,強化視覺衝擊感。

 

青海尖扎,《李家峽水庫 》 2007.7
 

四川,海螺溝冰舌 1994
 

太行王莽嶺 2012,2
 

天台山石梁飛瀑2011.5
 

最終,情感和意念的投入,觸動的將是觀賞者的心。攝影離不開激情。選擇和提煉被攝體來表達自己的傾向和意願的同時,情感上的投入是至關重要的。激情讓人保持創新的動力,賦予攝影作品新的生命。無論天南地北,我們都應以心境與物境的精準碰撞去追逐與探索華夏之大美。

 

臥龍灣1999,6
 

五彩的訴説1998.7
 

近年來,關於攝影藝術性的爭論頻生。數位時代的來臨使攝影變得簡便靈活,許多人認為現代科技的發展降低了攝影的門檻,人手一部手機都可以拍的不錯,攝影作品人們可以輕而易舉隨手拈來了,所以它不如作畫等更具藝術性。真是這樣麼?讓我們看一下藝術的定義:“反映當地社會生活,滿足人們精神需求的意識形態。”......我們將“藝術”定義為人類通過借助特殊的物質材料與工具,運用一定的審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與物質材料、心靈與審美對象的相互作用下進行的充滿激情與活力的創造性勞動。可以説它是一種精神文化的創造行為,是人的意識形態和生産形態的有機結合體。

我認為風光攝影的藝術創作,是眾多攝影門類裏藝術性最強的創作之一,它的創作也是最難的,付出也是最大的。一幅作品的完成高度集中了攝影者的思想境界、文化素質、藝術修養以及審美價值取向等諸多因素。

 

西藏,雅魯藏布古河床日暈 2001
 

西藏阿裏,《拍攝古格》 2004.10
 

新疆,胡楊披金2000.9

 

另外,關於PS手段的運用,也是值得攝影人認真思考的命題。愛因斯坦説,“任何科學的進步都是人類器官的延伸。”攝影術的發明,對人類視覺有了極大的拓展。一些不易表現和發掘的風景可以通過攝影的手法充分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攝影是一種手段,一種工具,它幫助攝影者完成他的構想。使用攝影器材拍攝完成的才是攝影作品,才稱得上是攝影。

對於一個嚴謹的創作者來説,尊重攝影的原創就是尊重自己。當然,不管使用何種膠片,只要印刷出片都要數字化處理,對於數位攝影作品,我們可以在原文件的基礎上適當調整,但移花接木、改天換地的做法是不尊重攝影。通過PS造出來還是攝影作品嗎?那只能是數字暗房製作,是數字技藝的展示,它可以是另一類藝術創意作品,在製作方面我們不能否定它的藝術創造能力和價值,但絕不能稱其為攝影作品。希望每一位真正的攝影人都能記住這句話:“審美是在理智與情感、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統一上追求真理、追求發展,背離真理與發展的審美,是不會得到社會長久普遍讚美的”。

大自然風光無限,我們的攝影也沒有極限。讓我們將鏡頭對準祖國的大好河山,去捕捉無限的美,去創造美的無限……

 

新疆獨山子,《奎屯河》 1996.6
 

新疆火燒山19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