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時間: 2017-03-21 | | 責任編輯: 馬雅蘭 | 來源: 影像國際網
若見諸相非相,心存一隅,拈花如何?
目象亦為心相。目之所及,描摹萬物,已然跋越了胸中的丘壑;心之所及,澄懷觀道,愈可感悟希聲之音、無形之象。於人生途中逐光躡影,關乎心性的意趣。幾經喜悲幾經浮沉,悟得物外之境、象外之致、弦外之韻,則源於萬象過眼物我兩忘後的定意與澹然。對於沿途的景象,不執迷于山嵐雲影霽風素水,而在乎于他們背後的高古與遠幽,超以象外,得其環中,則別具了“澄觀一心而騰踔萬象”的無窮意味。
此番無形之象,攝影師自辟心中一境,而此“境”亦非獨謂景物,且糅合了詩意、畫意和禪意蘊涵其中。畫面中,迷朦的雲,微瀾的水,古拙的樹,狂狷的風……無不瀰漫出天地間的滄茫與悠得,及至深入勘思,漸漸又體會原來一切物象只是表徵,在那背後居然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曠達澄明,以及若隱若現的虛靜閒定。似非而是的形意莫測,似有若無的生氣遠出,仿佛都只是一種指引,借此傳遞的,是內在的生衍不息以及外在的欲説還休。或許當我們拋開有無和多少的牽絆,不執于相,不滯于形,不役于物,不障于理,才能真正進入這種自在內觀的境界中。
為此,吳曉鵬從慣常的景象中淬取出獨到的禪思,在山海天地之間尋求一份靈性的契合,同時,將無跡可尋的電光火石定格,實以形見,虛處藏神,“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自《滄浪詩話》)。
故而,他用意象的手法,幽邃的色調,純粹的元素,極簡的構圖以及旁若無人的氣韻,將直白的“目之所及”轉化成豐澄的“心之所及”,令作品平添幾層厚味。畫面中,山石、古樹、水漾、雲茫……無聲無息而又直擊心靈地躍然而出,延著古老的東方文脈漸行漸觸,寄心於無限之中,遊情于無形之間,在塵世尋求到一方可寄、可依、可流轉的樸凈之所。
或許你也會從這些無形之象的肌理之間,看出隱匿于深處的陽光、氣醞和深流,看出番外的情懷、心緒和呼吸,或許還能看出若乎世外的繹象與心相。
俯仰天地間,得其意,忘其形。概應如是。
潘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