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板

安徽東至:助農銷梅暖民心 為民服務産業興

發佈時間:2024-06-14 13:30:21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張袁

安徽省東至縣堯渡鎮查橋村境內風景絕美,四季競秀,妙趣天成。依託自然資源稟賦,此處種植産業興隆,泉水湖畔,成片成片的果樹正逐漸孕育出纍纍碩果。

綠色原生態種植的楊梅樹碩果纍纍

近日,在查橋村朱村組的楊梅園內,400余棵楊梅樹全都挂果頗豐,綠色原生態種植的“純天然”水果令人垂涎三尺。

“一落雨,這成片的果樹就要倒楣了。”6月5日,種植戶潘國民滿面愁容地來到村部求助,由於月初陰雨連綿,四家楊梅種植戶正面臨著銷售困境。楊梅作為時令性水果,挂果採摘期僅有十余天,雨水天氣對楊梅銷售影響巨大,成熟率、甜度、大小都會降低,辛苦一年的成果將付諸東流。

“本來豐收是好事,結果天公不作美,銷售難啊!”潘國民嘆息道。2015年,潘叔叔從浙江返鄉,看中村裏的山頭種植楊梅,這種水果在浙江一帶很“時髦”,前景十足,他還主動帶著村裏的貧困戶朱華山一起開山,朱華山曾經因為疾病導致不能出門務工,正是楊梅讓他家成功實現“脫貧”,經濟逐漸好轉,這片楊梅園可以説是奮鬥辛勞了十年的珍貴“飯碗”。

深入楊梅園內,漫山遍野的山林叢中,楊梅宛如“紅寶石”般奪目,幾名工人正趁著雨水到來之前,忙碌地採摘裝籃。很多遊客品嘗楊梅後,紛紛表示感受到一種輕微的酸被清甜味掩蓋,果汁在唇齒間迸發,令人回味無窮。

工人正趁著雨水到來之前,採摘楊梅裝籃

為了避免造成果園的更大損失,查橋村迅速聯繫縣融媒體中心,當天下午“民生速遞”欄目組前往跟蹤報道,隔日便將楊梅園面臨的困境,通過微信公眾號、微信視頻號、抖音、縣新聞廣播電視等主流平臺進行助銷宣傳,隨後幾天大量市民前往楊梅園進行採摘,隔壁鄉鎮的大客戶更是連續三天預訂了600余斤,在9號左右楊梅園基本實現全部售罄。

東至縣融媒體中心“民生速遞”欄目組前往跟蹤報道進行助銷宣傳

不久,潘國民向村裏打來電話表示感謝,他説農民總是靠天吃飯,只知道林下耕作,如果不是村委會的幫助,只能空守楊梅與雨水“滋潤”山地。

近年來,在泉水湖畔的查橋村朱村組山頭上,村“兩委”帶領返鄉人才、脫貧戶、老黨員等深耕特色果木種植,不斷帶動村民開發鄉土資源。接下來,堯渡鎮將推動構建以産業為根、生態為基、文化為魂的農旅發展模式,讓“甜蜜”産業成就富民興村“大金礦”。(圖/文 王超)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