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板

河南省杞縣:“一村一品”奏響高品質發展“春之曲”

發佈時間:2024-03-29 10:01:3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劉慧敏 劉啟旸 | 責任編輯:劉義傑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3月27日,位於河南杞縣柿園鄉萬寨村果蔬産業園內,孫玉清正在西瓜大棚內給瓜藤授粉。走近仔細觀瞧,前幾天授過粉的翠綠瓜藤上,西瓜已經坐果,惹人喜愛。在這個溫暖的大棚內,和這個“小瓜蛋兒”一起成長的這批西瓜,再經歷40天的茁壯成長,將成熟上市。

萬寨村果蔬産業園內瓜藤上長出的“小瓜蛋兒”。劉啟旸攝

産業要發展,就要有一批“新農人”的堅持和付出。2018年,杜振遠放棄了在鄭州經營的幾家大企業,放棄了每年的高額利潤,揣著濃厚的家鄉情懷,和愛人孫玉清回到了萬寨村。他們不怕苦、不怕難,立志通過發展果蔬産業把村莊建設好。通過近些年的努力,萬寨村的“萬寨蜜瓜”不僅成為全市叫得響的農産品品牌,其作物的品質、香甜的口感更是在市場上贏得了良好的聲譽。由於特色種植成績突出,萬寨村被河南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河南省第二批一村一品示範村鎮”。

“近年來,杞縣利用本地豐富的資源優勢,按照‘黨建作引領、公司作龍頭、基地作示範、種植戶做産業’的思路,根據‘一村一品’模式,發展優勢經濟項目,形成品牌,做成産業,取得顯著成效。”杞縣縣長黃宗剛介紹説。

存平蘑菇種植合作社工作人員正在檢查菌棒品質。湯鳳軍攝

伴著和煦的春風穿過麥田,走進杞縣傅集鎮呂寨村存平蘑菇種植合作社,160個菌菇大棚整齊排列著。在呂寨村這個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幾年來,村裏各種蘑菇種植大棚發展到200多個,年産值600多萬元,帶動勞動力就業200多人,60多名脫貧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存平蘑菇種植合作社被評為全國示範合作社,其産品被評為名特優新農産品。

據傅集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岳軍介紹,目前,傅集鎮已形成以西鄭莊村為中心輻射周邊種植羊肚菌和黑小麥産業,以呂寨村為中心帶動周邊發展食用菌種植600余畝,以宋吉屯和申紀村種植大棚蔬菜等特色産業500畝。特色産業已輻射帶動3000多戶農戶增收致富,覆蓋帶動全鎮1000多戶脫貧戶務工增收。

張寨村花生米加工基地裏的花生米“小金山”。汪少衝攝

在杞縣縣北的陽堌鎮張寨村花生米加工基地,偌大的廠房內,花生米去石機、篩選機、打包機等自動化花生米加工設備轟隆作響,運轉不停。一粒粒優質花生米在傳送帶上奔跑著、跳躍著,填滿了一個個編織袋,鼓起了村民們的“錢袋子”。

“我的工作是給花生米打包裝,每個月工資5000元左右。現在工作也不累,我家就在周邊,工作的同時還能照顧家裏的老人和小孩。”工人曹傑幸福地説。

張寨村黨支部書記張帥介紹,該村已經打造了全産業鏈花生米加工基地,不僅擁有花生米初加工工廠6000多平方米,而且擁有深加工工廠4000多平方米,還建設了12座冷庫,每座冷庫能儲存花生米1000噸左右。生産出的麻辣花生、花生醬、花生碎等産品不僅在國內市場有不錯的銷路,部分産品還走上了國際市場。

據陽堌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張麗介紹,該鎮盛産花生,張寨村花生米加工基地每年銷售額上億元,為全鎮困難群眾分紅近40萬元,同時按照高於市場價一兩角的價格收購困難群眾的花生,增加了群眾收入,“一村一品”特色産業真真切切惠及了廣大群眾。

“近年來,杞縣通過做強做優大蒜、花生、辣椒、食用菌、畜禽養殖等特色産業,‘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産業培育的步伐持續加快,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實現較好發展,村集體經濟持續壯大。下一步,我們還將進一步加強農産品品牌建設,持續提升産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使産業鏈更加完善、鄉村更加富有、人民更加幸福,譜寫杞縣在鄉村振興道路上高品質發展的出彩篇章。”杞縣縣委書記戴繼田信心百倍地説。(劉慧敏 劉啟旸/圖文)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