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板

開封市祥符區朱仙鎮:年畫穿越千年訴説黃河文明

發佈時間:2024-01-12 16:21:39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張羲倫 | 責任編輯:周相宇

守正創新木版年畫生生不息

當黃河的濤聲擁抱歷史的軌跡,河畔的木版年畫在黃河流域綻放著中華文化的璀璨光芒,也是對這片土地的生動注解。

“黃河是我們的母親河,孕育了我們優秀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是我們黃河流域文化的一個濃縮,它更代表我們中華兒女對黃河的情懷。”國家級非遺朱仙鎮木版年畫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張繼中對筆者説道。

據了解,張繼中所在的開封市朱仙鎮木版年畫社是朱仙鎮木版年畫的主要創作、生産、銷售以及文化傳承機構。該社已存有清代古版10余塊,新刻木版2000余塊,年畫樣品300余幅,年畫産品60多個品種,已銷往23個國家和地區,並被10多個國家博物館珍藏。

在這片土地上,朱仙鎮木版年畫如一面鏡子,捕捉著黃河流域文化的精髓。在這些色彩斑斕、線條飽滿的年畫之中,蘊含著千年歲月的積澱,映照出黃河流域中華兒女那樸實、智慧的文化內核。

走進位於開封市啟封故園的朱仙鎮木版年畫館,便看到手藝人坐在矮桌旁,專注地雕刻木版,用古老的刻刀,勾勒著紛繁蜿蜒的線條。一旁的張繼中告訴筆者:“眼前正在雕刻這幅作品是《二十四孝》系列之一,今年有望能完工。”

同時,另一旁的手藝人正在進行年畫的印製,他先用趟子將木版均勻刷滿油墨,然後將宣紙鋪在木版上,再用綁著軟布的木塊輕壓、慢刷,使宣紙平整地覆蓋在版表面。現在,遊客也可以親身參與年畫印製,了解其工藝和歷史,親身感受年畫魅力。

張繼中向筆者介紹:“朱仙鎮木版年畫源自漢唐壁畫藝術,興盛于宋朝,鼎盛于明清時期,擁有悠久的歷史,跨越了1000多年。在千年的傳承保護髮展中,逐步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特色,其構圖飽滿、線條粗獷、造型誇張、色彩艷麗。現如今我們在年畫題材上進一步創新,創作了一批以‘抗震救災’‘反腐倡廉’等為主題的年畫。”

尹氏老天成朱仙鎮木版年畫主理人、開封市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尹國法説:“朱仙鎮年畫最初就是一門手藝,受到很多老百姓的喜歡,爺爺傳給父親,父親再傳給了我。木版年畫的色彩是靈魂,用色大膽、色彩豐富、印色準確是保證年畫品質的關鍵,也是年畫的精髓所在。”

張繼中提到:“我們從2002年開始保護傳承工作,經過20年的努力,從最初的三人小團隊逐步演變為一個完整的産業鏈模式。現在,我們匯聚了專業的創作、刻版、印製、裝裱、銷售等多方人才,並開展校企合作,培養大學生研習團隊。”這些努力為年畫産業化發展奠定了人才基礎。

“在年畫傳統基礎上,我們開發了床單、圍巾、圍裙、茶杯、瓷器等延伸産品,甚至我們還製作了動漫劇《劉海戲金蟾》和電影作品。”張繼中説道。

據了解,為擴充産業門類,實現聚集發展,開封市政府與中央美院合作建成了朱仙鎮國際版畫基地,引入物聯網、倣生倣真、全息投影和人工智慧、VR、AR等先進科學技術,用數字化虛擬展示還原經典歷史場景,重現木版畫、傳統老字號的製作工藝流程,為遊客提供沉浸式旅遊體驗,推動朱仙鎮木版年畫文旅文創融合發展。

張繼中説:“如今,朱仙鎮木版年畫年産值已接近4000萬元。”

2008年,朱仙鎮木版年畫被國務院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張繼中稱:“朱仙鎮木版年畫是源自黃河岸邊獨特的非物質文化遺産。近年來,我帶著朱仙鎮木版年畫參與了許多黃河流域文化活動。最近,在四川成都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上,朱仙鎮年畫成為河南館的重點推介項目,廣受社會各界認可。”

近年來,朱仙鎮木版年畫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也是黃河流域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已經走向了多個國家,傳播和展示了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的亮麗名片之一。(張羲倫)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