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板

安徽來安:工廠化育秧讓水稻種植跑出“加速度”

發佈時間:2023-05-29 10:18:2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胡婷婷 潘炎 李曼曼 | 責任編輯:吳偉

眼下正值水稻育秧的關鍵時期,在安徽省來安縣雷官鎮,農戶們不誤農時搶抓先機,積極開展工廠化育秧工作,讓科技助力水稻種植跑出“加速度”,為糧食豐産豐收奠定基礎,助推全縣農業産業高品質發展,在鄉村振興的新征程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秧田沐浴在清晨的陽光中。攝影李曼曼

走進來安縣雷官鎮五里村陳伯冬家庭農場,一望無際的秧田綠油油地映入眼簾,田間地頭隨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隨著“小滿”節氣的到來,一年一度的水稻育秧季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陳伯冬家庭農場搶抓農時,開展“訂單式”工廠化育秧。

在熱火朝天的水稻育秧生産線上,每個秧盤經過鋪土、灑水、播種、覆土四道程式後,將秧盤運送至大棚進行培育。一週後,這些種子將慢慢發芽,再送入秧田中進行育苗。工廠化的育秧方式極大節省了人工成本,而且播種出苗率高、後期秧苗生長品質好。

農戶們正在整理秧盤。攝影李曼曼

“過去我們都是人工育秧,只能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田’。自從我們農場採用了自動化育秧技術,育秧效率成倍提高,不僅自家農場的秧苗很快可以種好,每年還可以接到很多育秧訂單,我們農民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了!”五里村的小夥陳伯冬2014年從父親的手中接過家庭農場,最初的經營狀況並沒有多少好轉。在當地政府的支援下,他積極轉變思路,開辦新型的工廠化育秧,實現了産量和品質的雙突破,生産效益大大好轉。

伯冬農場自動化噴灌設備。攝影李曼曼

已經培育的種子在裝入秧盤發芽後,用平板車運秧下田,隨後,一千多個智慧噴灌頭在手機上輕輕一點便可以打開和關閉,陳伯冬足不出戶便可以實現了秧苗田間管理。秧苗下田25天后,自動化插秧機便可以開始插秧了,每台插秧機每天可以作用到70畝的農田,相比過去人工插秧的優勢不言而喻。陳伯冬家庭農場五月接到了3000多畝的育秧訂單,育秧年收入可達50萬元,除去人工成本和種植成本,純利潤達20多萬元。

近年來,雷官鎮通過農技專家下田指導、舉辦農機技術推廣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宣傳等,引導農民運用先進農機化技術,提高生産效率。據統計,2023年雷官鎮水稻預計播種面積6.4萬畝,機秧率超過90%,實現了田間機械化管理的大範圍推廣。(文/胡婷婷 潘炎 圖/李曼曼)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