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要聞資訊

農業農村部《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2022年)》選登 | 廣東省惠州市廣博大種植專業合作聯社

發佈時間:2023-05-25 08:59:4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 | 責任編輯:亦農

聯合經營擴規模 服務增效保收益——廣東省惠州市廣博大種植專業合作聯社

廣東省惠州市廣博大種植專業合作聯社以黨建引領規範建社,以組織抱團健全利益聯結,以品牌經營暢通産品銷售,以生産託管促進節本增效,聯社玉米、水稻種植規模越來越大,服務輻射區域越來越廣,成員每人平均收入越來越高,有效發揮了穩糧保供的骨幹作用。

廣東省惠州市廣博大種植專業合作聯社成立於2012年6月,現有成員社47家,擁有“橙檬關照”“鴨田香”等16個商標品牌,輻射帶動全縣13個鎮。2022年,聯社社會化服務面積達5.5萬畝,種植面積達4.7萬畝,其中糧食作物4.3萬畝,糧食産量1.6萬噸,銷售總額8573萬元,服務收入500多萬元,成員社農戶每人平均純收入33728元,高於全縣平均水準12.8%,被評為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一、以黨建引領促進規範化建設

一是組建黨支部農民服務隊。2014年,聯社成立了黨支部。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組織優勢,把成員社的技術骨幹組織起來,成立了一支農民服務隊,同時吸引黨員農技專家、返鄉創業知識青年加入,通過結對幫扶、聯繫指導等方式,為需要幫助的成員社和農戶提供技術幫扶。目前,服務隊有成員16人,既有作為“土專家”“田秀才”的種地老把式,也有“農創客”等新農人。

二是開展生産指導和技術培訓。聯社黨支部每年定期舉辦技術培訓,通過集中講解、現場指導、田間實踐、培訓觀摩、交流互動等方式,幫助成員社和農戶解決生産過程中遇到的難點重點問題。組織農民服務隊,在播種、澆水、施肥等關鍵環節,深入村組、田間地頭,“手把手”開展技術指導。2022年,聯社黨支部累計開展培訓6次,培訓200多人次,組織入社服務9次,覆蓋300多農戶。

三是引導成員社強化規範提升。聯社指導32家成員社規範財務管理、進行商標註冊申請,幫助成員社積極開展示範創建。目前,有3家成員社擁有廣東省名牌産品(農業類),4家成員社獲評國家農民合作社示範社,8家成員社相繼成為省級、市級農民合作社示範社。

二、以組織抱團健全利益聯結機制

一是明確職責分工。聯社負責制定農業生産標準和産品上市標準,開展技術培訓、市場對接、産品銷售等業務,統籌協調成員社關係,實現資源共用、優勢互補。聯社還組建了社會化服務隊伍,為成員社提供機耕、機種、機收、育苗、施肥、統防統治等生産性服務。成員社負責組織農戶生産,對農産品進行收購、加工、轉運,配合聯社銷售産品。農戶負責農産品的生産、採摘、搬運裝車等工作。

二是健全盈餘返還機制。聯社規範經營賬目,按章程合理分配盈餘。由聯社承擔經營風險的銷售收入,全部記為聯社收入;年終結算後的可分配盈餘,提取37%作為聯社的公積金和公益金,剩餘63%按各成員社與聯社的産品交易量返還給成員社。2022年,聯社可分配盈餘325萬元,成員社平均獲得盈餘返還近7萬元。

三是帶動脫貧戶就業增收。聯社主動承擔社會責任,與博羅縣多個行政村簽訂幫扶協議,幫助各村整合土地,開展生産託管服務,收購農産品,同時吸納村民務工增收,鞏固脫貧成果。2022年,聯社向幫扶村提供了2268個就業崗位,帶動213戶脫貧戶就地就近就業,戶均年增收1.86萬元。

三、以品牌經營助力産品銷售暢通

一是持續推動品牌化建設。統一生産上市標準,聯社制定統一的技術標準,引導成員社農戶統一種植品種。對交付聯社銷售的農産品,執行聯社確定的統一收購標準,産品經過檢測並達標後方可上市。明確品牌使用規則,聯社的品牌由成員社共同所有,比如對統一收購的玉米、水稻等農産品,統一使用政府授權的“羅浮山”和聯社自有的“廣博大”商標。

二是完善基礎設施保障。聯社建立了倉儲冷庫、分揀中心、檢測中心、溯源系統、産品展示廳、網上宣傳平臺等設施,所有産品統一分揀、加工、檢測、包裝、存儲、運輸,為成員社提供便利服務,2022年共分揀加工農産品2萬多噸。2021年,聯社與博羅縣石壩鎮山下村簽訂合作協議,打造廣博大農産品加工流通山下服務區,目前已建成600平方米的銷售中心,將當地的雞蛋、慈菇等農産品120噸賣到全國各地。

三是拓展銷售業務渠道。經過長期經營,聯社積累了包括商場超市、企事業單位、線上電商等在內的40多條銷售渠道,通過“農超對接”“農校對接”“工會直供”“農批對接”等方式,提升了銷量和品牌知名度。2022年,聯社農産品銷售總額達8573萬元。

四、以“生産託管”促進節本增效提質

一是建立人才隊伍。聯社與惠州市農業綜合服務中心、惠州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合作,成立了以8名高級農藝師為主的專業服務團隊,為成員社和農戶提供病蟲害防治、農作物管理等方面的農藝、農技服務。聯社還建了100平方米的標準培訓室,2021年11月被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認定為高素質農民培育省級示範基地。

二是提升服務能力。聯社擁有東方紅904拖拉機12台、插秧機13台、無人機10台、收割機10台,同時整合機手自帶農機具40多臺(套),還建立了50畝育苗基地、400多平方米的農機倉庫、120多平方米的農機具維修部,可為農戶提供育苗、耕地、起壟、插秧、病蟲害防控、收割等機械化作業服務,併為開展農業生産性服務提供了支撐保障。

三是創新服務模式。2022年,聯社通過了縣農業農村局遴選並被認定為博羅縣農業生産託管運營中心,搭建起“縣運營中心+鎮農服中心+村協辦員”的三級協同服務體系,借助聯社村協辦員開展託管服務需求調查,聯合農機專業合作社、種植專業合作社、飛防服務公司等服務主體,為農戶提供覆蓋耕、種、管、收四大環節的一條龍服務。2022年,聯社共完成託管服務5.5萬畝,為農戶節約生産成本超600萬元,促進了農業生産節本增效提質。

來源:《全國農民合作社典型案例(2022年)》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