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板

綠色基底”釋放生態紅利——貴州農村利用生態産品實現“增綠又增收”

發佈時間:2023-01-20 09:44:09 | 來源:新華社 | 作者: | 責任編輯:常曉姣

“守著自家上百畝的山林不能砍,老百姓房屋改造還得從保護區外拉木材進村,費時費力成本又高。”貴州省雷山縣方祥鄉雀鳥村村支書吳昊對記者説。

方祥鄉地處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這裡是長江水系與珠江水系的分水嶺,村民的山林被列入重點生態區範圍,禁止採伐。

為解決生態功能區林農“造林不變現”問題,貴州于2018年啟動重點生態區位人工商品林贖買改革試點工作。2021年,這項試點工作惠及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該保護區獲得森林贖買資金500萬元,完成了990畝重點區位人工商品林贖買工作。2022年,保護區又獲得1000畝森林贖買指標,已全部兌現完成。

圖為位於貴州雷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雷山縣方祥鄉雀鳥村。新華社記者李黔渝攝

“保護好生態,既有利於下游發展,又讓林農受益。”吳昊説,每畝山林林農可獲得4800元補償,村委會可獲得200元補償。截至目前,雀鳥村已實施人工商品林贖買157.38畝,得到補償金78.69萬元。

在貴州,像雷山縣一樣的重點生態功能區,通過橫向生態補償讓群眾多了一條增收路徑。貴州省林業局公佈的數據顯示,“十四五”期間,貴州省將繼續在麻陽河、梵凈山等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開展贖買工作,到2025年將完成贖買改革試點任務8.2萬畝以上。

近年來,貴州農村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因地制宜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轉化路徑,綠色發展成效初步顯現,“綠色財富”得以變現。

就在2022年下半年,貴州江口縣的兩家公交公司從縣農信社獲得600萬元貸款,利率從8.2%下降到5.5%,每年可降低融資成本16.2萬元。江口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黨委書記吳猛説:“根據測算,這兩家公交公司投運的新能源車輛,每年可節約燃油650多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80噸,憑藉這樣的生態貢獻,他們拿到了優惠貸款。”

江口縣位於世界自然遺産地梵凈山腳下,森林覆蓋率高達77%。當地借助優良的生態優勢挖掘綠色金融潛力,創新推出“梵凈生態賬戶”。針對農戶、企業、個體工商戶等5類客戶主體,金融機構從生態資産、生態經營、生態生活、生態公益等多個維度,採集客戶主體的資訊數據,換算成生態積分後,作為評級授信、利率定價的重要依據。

截至目前,江口縣已建立“梵凈生態賬戶”1212個,授信金額達2.13億元,發放“梵凈生態貸”837筆、1.45億元。

圖為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麻窩寨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楊文斌攝

地處長江、珠江“兩江”上游生態屏障的貴州,近八成縣域屬於長江防護林保護區,四分之一國土涵養著珠江清源。但貴州又是石漠化“重災區”,曾是全國石漠化面積最大、程度最深的省份,生態十分脆弱。

在岩溶地區實施石漠化綜合治理,貴州將“治石”與“治貧”相結合,通過採取封山育林、人工造林、草地改良等林草植被恢復措施,過去十年間石漠化面積減幅達43%。

地處烏江源百里畫廊大峽谷的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過去叫“化屋基”,意為“懸崖下的村寨”。這裡群山阻隔、險流環繞,曾因重度石漠化被列為人類不宜居住之地。近年來,當地將石漠化治理與打造“烏江源百里畫廊”旅遊精品線路結合起來,促進了環境增綠、村民增收。

記者近日在化屋村採訪了解到,“化屋基”的苗族群眾從懸崖下搬到江邊的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後,依託秀麗的自然風光和特色的民族文化大力發展旅遊,村裏開起30余家農家樂、19家民宿,成為一個生態遊“網紅村”,村民實現了從脫貧到小康的蛻變。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