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振興樣板

在萬億級市場分一杯羹 武漢入局 預製菜江湖

發佈時間:2023-01-03 16:42:44 | 來源:湖北日報 | 作者: | 責任編輯:常曉姣

一個不懂廚藝的年輕人,邀請三、五好友到家做客,花半個小時就能端上四菜一湯,這樣的場景並不是幻想。在電商平台下單預製菜,收貨後簡單加工即可擺盤享用。

隨著人們工作節奏加快,留給廚房的時間越來越少,預製菜能幫助人們擺脫洗菜、切菜、調味的繁複工序。《2022年中國預製菜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預製菜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459億元,同比增長19.8%,預計在2026年將突破萬億元。

12月2日,武漢市政府發佈《武漢市促進預製菜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出臺十條舉措,加快現代都市農業和餐飲業轉型升級,要在萬億級預製菜江湖“分一杯羹”。

預製菜憑什麼火起來

什麼是預製菜?有人説預製菜就是料理包,也有人説中國傳統的臘魚臘肉就是預製菜。今年6月,國內首個預製菜團體標準《預製菜産品規範》出臺,規定了餐飲消費場景下預製菜的定義、原輔料要求、標簽、包裝和貯存要求等,將預製菜分成即食/即熱預製菜、即烹預製菜和預製凈菜三大類。

武漢市硚口區一家大型超市內,海鮮産品已經製成半成品,顧客可以選擇現場加工或帶回家。

按照即食、即熱、即烹的定義,當下上班族的生活似乎已經離不開預製菜。上班路上在便利店買的三明治、海苔飯糰,中午外賣點的牛肉飯,宵夜吃的自熱火鍋、酸辣粉,這些都可以納入預製菜的範疇。

無處不在的預製菜到底有多火?今年“雙11”購物節期間,預製菜在天貓平臺創下“28個加購榜,30個熱銷榜”的成績。京東數據顯示,“雙11”開門紅的28小時之內,預製菜銷售同比增長超200%,“雙11”期間京東預製菜零售成交額同比增長260%。其中,西貝在京東和天貓雙渠道前三十分鐘的銷售額突破了100萬元,40分鐘後銷量就超過了去年。今年“雙11”期間,預製菜在抖音平臺也大獲全勝,海底撈在抖音平臺套餐銷售數量超過30萬份。

在預製菜賽道,盒馬是進軍較早的平臺。2019年,盒馬推出首款冷藏烤魚半成品,大受歡迎。這款産品成為盒馬“鮮食”預製菜的銷冠,年銷售額超過2500萬元。

洋快餐品牌也在預製菜市場發力。在肯德基APP裏的“自在廚房”,可以下單葡式蛋撻、雞米花、雞排、紅燒牛肉自熱米飯等預製菜品,只需簡單加工就能食用,價格比成品更加優惠。

中國預製菜産業聯盟研究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預製菜過去主要是對B端(企業商戶)銷售,通常出現在快餐、高鐵和航空等渠道;隨著疫情對堂食的影響,一些餐廳主動將菜品以半成品形式售賣,培養了C端(個人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隨著C端消費市場佔比持續增大,預製菜發展步入快車道。

在光谷工作的預製菜深度愛好者曹先生説:“買預製菜比去餐廳要便宜,和買菜做飯相比,預製菜加工又更加簡單。對我這樣工作忙、廚藝不佳的單身人士來説,確實很方便。”

提升都市農業附加值

預製菜産業一頭連接田間地頭,一頭連接市場餐桌。武漢市提出,要推動預製菜食品生産企業與優質農産品産業佈局相結合,大力發展訂單農業,推進全市“菜籃子”生産向規模化、標準化、定制化升級。

據統計,2022年前三季度武漢實現農林牧漁總産值601.83億元,同比增長4.0%,主要農産品産量供應穩定,蔬菜産量640.99萬噸,增長2.8%;水産品産量34.06萬噸,增長4.9%。近年來,在黃陂、蔡甸、江夏等地,一批現代化蔬菜種植和水産養殖基地發展勢頭良好。

圍繞優質農産品,武漢市將通過鼓勵“菜籃子”基地建設初加工設施,推進畜禽、水産業綠色高品質發展,建設畜禽集中屠宰、水産品暫養等基礎設施,確保原産地優質食材可持續供應。

根據《武漢市促進預製菜産業高品質發展若干措施》,武漢市將謀劃佈局建設一批專業化的預製菜産業園區,將其納入現代農業産業園和食品加工園建設範疇。鼓勵農業生産主體與預製菜食品生産龍頭示範企業開展緊密合作,創建預製菜産業聯合體和共用工廠。武漢市還將規範預製菜“中央廚房”建設標準,對生産性基本建設投資額達到1000萬元的新項目,或200萬元以上的擴改建項目,建成投産後按照其總投資額的8%給予相應獎補,獎補資金最高不超過500萬元。

從種養到加工,再到運輸和銷售,預製菜産業能夠有效延伸農業産業鏈和價值鏈。武漢市促進預製菜産業高品質發展,對創業就業、消費升級和鄉村産業振興具有積極意義。

特色與品質不可或缺

預製菜龐大的市場潛力,令其成為農業與餐飲行業的風口。在武漢之前,已有多個省市競相發力,積極佈局預製菜産業。今年,廣東、山東、河南、江蘇、四川、重慶等省市陸續出臺新的政策、標準,推動當地預製菜産業發展。其中,廣東預製菜發展最為迅猛。艾媒諮詢最新發佈的《2022年第三季度中國各省預製菜産業發展水準排行榜》顯示,廣東、山東、上海位列前三。

廣東預製菜加速崛起的背後,一方面要歸功於粵菜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影響力,另一方面也得益於粵港澳大灣區消費市場巨大,渠道網路成熟,科技力量和技術人才充足。作為沿海地區,廣東水産、特色農産品資源豐富,發展預製菜也具備天然優勢。

在競爭激烈的預製菜江湖,入場較晚的武漢要想“分一杯羹”,需要在特色與品質上同時發力。

“武漢是有預製菜傳統的,魚糕、肉圓子、魚圓子其實都是預製菜。”武漢市餐飲協會相關人士介紹,每逢春節,小藍鯨、湖錦等本土大型餐飲店都會推出自製的年飯半成品禮盒,這些菜品和門店堂食産品研發屬於一個體系,在原材料、口味、産品顏值等方面的標準一致。但漢産預製菜要想在全國市場打開一片天地,還要推出更多在口感、味道和形態上能較長時間保持的産品,這涉及預製菜食材選擇、烹飪方法、加工包裝、冷鏈物流等多個環節。

對此,武漢市鼓勵預製菜食品生産企業聯合高校院所共同建設預製菜“産學研”基地,研發預製菜生産加工、倉儲保鮮、冷鏈物流和包裝等新材料新技術,推進新品種、新裝備、新技術就地轉化。此外,武漢還將開展漢味預製菜“新品”“名品”及“最受歡迎預製菜”評選活動,推進預製菜産品品牌與武漢傳統美食産業協同發展。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