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內搜索
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您當前位置: 首頁  > 高端訪談

我國北斗和5G等領先技術如何成為農業智慧大腦?90歲院士線上開講

發佈時間:2022-10-25 11:02:23 | 來源:央廣網 | 作者:郭彥偉 | 責任編輯:常曉姣

赤子之心,無悔奉獻。為讓中國屹立於世界之林,他們“願得此身長報國”,以實際行動,踐行為國為民之心。

多名頂級學者和科學家,在由中國科協“科創中國”與抖音聯合出品的《院士開講》中,毫無保留地展現我國科技創新的澎湃活力,呈現科學技術的廣度與深度。

鄔賀銓(79歲)、龍樂豪(84歲)、杜祥琬(84歲)、王玉明(81歲)、汪懋華(90歲)等科學大家,將向我們講述如何依靠智慧破解難題,走出不一樣的人生。

中國工程院院士汪懋華是國際知名的農業工程專家,當代中國高等院校農業工程學科建設與教育事業的開拓者之一,對中國農業工程學科的體系建設和發展都作出了貢獻。

汪懋華院士還是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農業工程科學家、農業電氣自動化與電子資訊工程專家。長達60年的科研生涯中,他見證並推動了農業機械化、精細農業、智慧農業的發展。

日前,汪懋華院士做客由中國科協聯合抖音出品的《科創中國·院士開講》欄目。他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回顧了我國農業工程現代化的發展歷程,並探討了數字經濟時代智慧農業的最新進展。

從保障糧食安全到實現産業創新,我國農業正在進入新階段。據他介紹,我國5G和北斗導航等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準,正在被廣泛應用在農業領域,如同農業“大腦”,加速推動智慧農業發展。

“數字經濟已經進入了加速創新、引領發展的新階段。誰能把握好數字經濟的發展,誰就能掌握好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汪懋華院士説。

貧窮家庭出身立志要當農業工程師

汪懋華院士是廣東梅州興寧縣人,從小生活在一個貧困家庭。來到《院士開講》講臺上的他,今年已達九旬高齡。

中學時,汪懋華時常跟著母親打工謀生。貧窮的生活環境,磨煉了汪懋華堅韌頑強的性格,他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學校放電影,電影中麥浪滾滾的場景,讓他感受到農民面對豐收時的喜悅,心裏對農業結下了不解之緣。

1951年,廣東省只有廣州這一個高考統考城市。高考開始前,汪懋華和40多個同學從興寧縣出發到廣州,又是坐船又是坐車,300多公里的路走了兩天。

一分辛苦一分甜,1951年9月份,汪懋華考入北京農業大學農業機械系讀書。

“那個時候學習方式跟現在不一樣,1951年9月份上學,1952年3月份春天到了,所有農業大學學生不分專業,全部到盧溝橋農場去實習,搞農業生産。”汪懋華回憶稱,土地整理、秧苗生長過程,每個學生都要學習。當時北京農業大學有好多留美歸來的農業專家,上午為學生做農業科學的綜合報告,晚上去訪問周圍的農戶,每個人都經歷了這樣半年多的實踐。

1956年,汪懋華大學畢業。在那一屆180多名大學生中,他成為比較優秀的幾個學生之一。

汪懋華曾來到廣東省農墾總局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分局參加天然橡膠墾荒種植基地,這裡的拖拉機手,接觸的全是蘇聯的大中型拖拉機。正是在這裡,他第一次真正接觸了現代大型拖拉機和農業機械的實際操作應用。

基於之前在雙橋農場的經驗積累,他白天帶著助手開拖拉機翻地開荒,晚上則結合實踐學習理論知識、指導機械維修保養;星期天徒步走一個多小時去拖拉機站找當時的蘇聯專家請教問題。

1958年冬天,他被派往莫斯科農業機械化電氣學院讀書。汪懋華説,當時要轉變領域,到蘇聯學習電氣自動化,為此在一年時間內憑藉自學,學完了9本蘇聯教材。

四年後,汪懋華結束了在國外的學習,成績全部優秀,並獲得了蘇聯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

“只有將所學的知識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現狀,經過不斷創新去造福人民,這才是一個合格的農業工程師。”汪懋華説。

“60年代是實現電氣自動化,引入自動控制技術,70年代進步趨勢是電子化,80年代以來又隨電腦技術的興起走向了資訊化。”汪懋華表示,自己敏銳地感到了農業發展離不開電氣化科技的趨勢,所以堅定了從事這項專業研究的決心。

籌建高等院校自動化實驗室推動中國農村農業機械化

回國後,汪懋華被分配到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新建的農業電氣化係,長期從事農業現代化研究工作。

“我的觀念和別人不一樣,一不想當官,二不想帶頭,就想多研究國家農業電氣化自動化工程科技發展的實際問題,把從學校和書本上學來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汪懋華説。

有一段時間,他去北京順義的一個生産大隊蹲點,發現當地養殖200頭豬每天所用的水,只能到遠處去挑,不僅辛苦而且效率低,於是他就結合農村的實際“土法開工”,設計了一個自動化水塘。

為了給村集體省錢,汪懋華就到北京天壇和德勝門外的廢品商店買回一個汽油桶,做成一個壓力罐安裝在水井外面……這樣就解決了人力擔水、舀水問題,水龍頭一擰開就有水出來。

1978年,在汪懋華的努力下,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成立了自動化研究室,這是中國農業高等院校第一個自動化實驗室。

新成立的實驗室條件簡陋,汪懋華帶隊開始“拖拉機牽引性能綜合測試方法”和“基於微處理器的農業機械多用測試儀”等項目的研究,並於1987年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

第二年,他又帶領研究生,率先研製成功微電腦孵化機控制器,隨後又發展成為二級分佈式孵化廳控制系統。採用這項科研成果生産的新型孵化機,1993年獲國家星火科技進步獎,1995年獲國家新産品獎。

“我們搞農業工程的人,要解決我們産業實踐的實際問題,如果不跟産業實踐聯繫起來,會很難發揮我們作為工程科技人員的作用。”汪懋華在《院士開講》中表示。

糧食安全是第一要務推動農業産業創新

當今世界,誰能把握好數字經濟的發展,誰就能掌握好新一輪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動權。汪懋華院士認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加速融合,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創新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驅動力。

汪懋華院士介紹,2021年我國每人平均糧食佔有量達到483公斤,按照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公報,凡是一個國家每人平均糧食産量達到400公斤,基本就屬於糧食安全國家。

2000年,汪懋華擔任“現代精細農業系統整合研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他認為,精細農作技術研究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技術系統應用發展本身,它的實踐將提高人們對科學利用農業資源潛力和關注農業環境保護的認識,對作物生産管理觀念和模式上産生深刻的變革。

因對國際農業工程科技事業和職業活動作出了傑出貢獻,2006年,汪懋華獲國際農業工程協會會士榮譽稱號,2013年榮獲“中國農業機械發展終身榮譽獎”。

目前,汪懋華院士仍然活躍在科研的最前線。

在《院士開講》中,汪懋華院士介紹了我國在農業領域的一系列進展,包括5G技術和北斗系統都處在世界領先地位。這些技術正在農業領域獲得廣泛應用,加快了我國智慧農業的進程。

同時,汪懋華院士也澄清了一些誤解。“關於農業已經進入到人工智慧時代這一説法,我並不贊同,我們現在應該研究問題、洞察問題,動腦筋分析問題,抓住主要矛盾,推動産業技術的創新。”汪懋華説。

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裏,而且要裝自己的糧食。汪懋華表示,農業的未來和現代化,是國家端穩飯碗的基礎。

“農業不僅具有很多附加值高的特色産業,也是我們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契機,糧食是國家頭等大事,只有糧食安全,各種産業才能順利發展。”

目前,汪懋華院士的演講內容已在抖音上線。除汪院士外,杜祥琬、龍樂豪、王玉明等院士也參加了《院士開講》第二季,分享尖端科技進展,累計超過3000萬人觀看了這些科學大家的知識分享。


      中國網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領導,中國外文出版發行事業局管理的國家重點新聞網站。本網通過10個語種11個文版,24小時對外發佈資訊,是中國進行國際傳播、資訊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網”的所有作品,均為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電話:0086-10-88828000

傳真:0086-10-88828231

媒體合作:0086-10-88828175

品牌活動合作:0086-10-88828063

廣告合作:0086-10-88825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