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市虹口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上海市虹口區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上海市虹口區作家協會共同主辦的第二期“面對面·名家訪談”活動成功舉辦。活動邀請了虹口區作家協會副主席劉艷麗、副主席傅亮兩位名家訪談;虹口區文聯副主席、虹口區作家協會常務副主席袁興金主持活動。
上海市網路文學作家協會會長、虹口區作家協會主席劉煒在致辭中向大家表示熱烈歡迎。他談到,“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大家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地域,從物理空間上看也許相距甚遠,但在心靈世界裏,文學卻讓我們時時相通。文學使人精神歡愉,使靈魂發光,使天地溫暖,使萬物發聲。文學能夠超越歷史與地理的阻隔,讓我們探索人類共通的情感世界和多元的歷史文化空間。本次“面對面·名家訪談”是我們的第二次專訪活動,我們還將繼續這類活動的開展,希望給廣大讀者帶來更多欣賞文學的新意。
劉艷麗在接受訪談時,著重對個人詩集《走過了冬天》作了簡要介紹。在她出版的三套詩集中,《走過了冬天》與自己企業開發的樓盤“乾鴻苑”在同一時期完成。作為一名詩人,這本詩集伴隨她參與了上海市政府“365萬平方米危房改造”項目-虹口區25號東地塊危房改造過程,面對艱辛的營運歷程,她以敏銳的觀察,飽含的情感,利用繁忙工作的閒暇時刻,用詩歌形式,生動記錄了拆遷、工程以及開發團隊和管理組織的寫照,點點滴滴被支援、被理解的生活細節,抒發了拆遷、營建、物管全程曲折創業的體會,以及曾經的努力和堅守的信念。
作為大上海上世紀90年代首輪舊城改造的參與者,更是新上海崛起的見證者和謳歌者。她用詩和遠方表達了新時代建設者寬廣的胸懷、堅強的意志、對動遷居民的柔情,踐行著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藝術真諦。詩集中的《拆遷之歌》《建築之歌》《員工曲》是由一幕幕曾經發生的故事形成的詩行,《守護在這裡》是她專門為本次活動寫的一首新詩,表達了對虹口區和乾鴻苑的熱愛與愛護之情,她期待著這裡能成為“幸福社區”的先行地。
傅亮結合自己2萬多字的系列偵探小説《冷宴》第一篇的創作過程,闡述了藝術創作中,豐富生活體驗的必要性。他表示,網路文學常以青少年群體為焦點,而傳統文學,尤其是偵探小説的創作,主角人物的年齡跨度大,不僅有青少年時期,還有中年時期,要捕捉青春的躍動,更需直面中年時期的複雜與挑戰,如子女教育的重擔、婚姻關係的波折等,既要表現平靜生活下的潛在危機,又要有對未來的期望,這就是生活的真相。
因此,偵探小説的創作,不一定要有曲折離奇的情節,但必須要有對人性人情的深度理解和表現。要用文學的真實,表現出生活的真實,呈現出藝術的無窮魅力。
上海市作協副主席、原黨組書記王偉參加活動,並做了總結講話。他對虹口區作協組織開展“面對面·名家訪談”活動的意義,予以高度肯定,這種形式就是一個很好的傳播閱讀文化的方法。
他指出,面對網路文學的突起,傳統文學原有的傳播方式,需要與時俱進。他期望總結成功的經驗,向面上推廣。積極探索,用豐富多彩、喜聞樂見的形式,積極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升公眾閱讀與創作素養。文學藝術來源於生活並哺育社會,以其獨特的魅力,豐富著人們的精神世界,推動著社會的進步發展。
上海市作家協會創聯室副主任、崇明區作家協會主席、普陀區作家協會秘書長楊繡麗表示,本次“面對面·名家訪談”活動不僅為作家們提供了一個交流思想、碰撞靈感的平臺,更為廣大讀者打開了一個了解文學、感受文學魅力的大門。
上海市荊州商會會長劉忠池發言。他説,很榮幸能夠參加此次“面對面·名家訪談”,本次活動是一場精神層面的盛宴,是文學愛好者心靈的邀約,也是朋友之間的溫馨相聚,更是他與劉艷麗會長攜手在地市商會領域,為家鄉招商引資、團結鄉賢、構建鄉情交流平臺的重要契機。
上海市漢中商會創始會長吳建國發言時説,自己從小就對文學抱有濃厚的興趣,而正是這種精神上的追求,讓他與在座的各位相聚一堂。本次“面對面·名家訪談”活動重新點燃了他對文學的熱愛,也激勵著他繼續傳承與發揚漢文化。他還特別讚揚了劉艷麗副主席作為企業家、會長與詩人的多重身份,認為她的成就與貢獻是文學與商業完美結合的典範。
活動中,虹口區作家協會理事、虹陽詩文誦讀社社長柳彩嬌,虹口區作家協會會員、虹陽詩文誦讀社藝術指導老師王汀、語言指導老師杜小鳴、骨幹成員沈戈,共同以精湛的朗誦技藝,將《拆遷之歌》、《員工曲》和《七灶村之歌》這三首充滿情感與力量的詩歌作品完美呈現,贏得了在場每一個人的熱烈掌聲。
這些詩歌不僅展現了城市變遷的波瀾壯闊、勞動者的辛勤付出,還深情描繪了鄉村振興中“七灶村”的發展與美好,深刻觸動了每一位聽眾的心弦。
“面對面·名家訪談”不僅是一場文學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深度交流與洗禮,為文學愛好者提供了一個與名家近距離交流的平臺。在這裡,可以見證文學作品的璀璨光芒,體驗到文學作品跨越時空、直擊靈魂的非凡力量,激發著人們對生活、對文學藝術的熱愛與追求。未來,文學力量將繼續點亮生活,用藝術的魅力溫暖人心,共同書寫更加輝煌的篇章。(活動組織方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