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2008 東·西 中德藝術家聯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10-08 09:27:1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德國藝術家愛卡特自2002年以來先後四次來到中國,他每次都喜歡騎著自行車漫無邊際的轉悠。長城、故宮、天津的老街、北京的四合院。。。。。。這裡的一切如此這般的刺激著他的神經末梢,激活並豐富了他的創作靈感。或許是一抹琉璃瓦的亮光,亦或是一扇廟門的斑駁,都有可能成為愛卡特筆下的情調或風景。他往往在畫布錢一站就是十多個小時,對於愛卡特而言,“站著”就是最好的活著!就是對生命最崇高的禮讚。

    他的作品構圖飽滿、意境深邃、氣韻沉鬱而生機勃發,情脈繁複而流變有序,在紅與黑的強烈對比後面,瀰漫著一種令人亢奮而又忐忑不安的神秘。不止如此,這種神秘還在無限的虛化中吞噬、擴張,以致生命不堪重負,在優雅的輕吟淺唱中慢慢傾斜、、、、、愛卡特不僅畫中國主題的畫,他還要中國人買得起他的作品。一方面愛卡特以其抽象的繪畫語言表達著他對中國人的感動,另一方面他又以獨特的方式回報著感動他的中國人。

    中國當代水墨藝術家馮鐘雲九十年代初畢業于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係,水墨作品多次在國際上獲得藝術獎。馮鐘雲的藝術實踐在寫實與抽象兩極之間遊走,展示出畫家駕馭形式的天賦。雖然畫家對於傳統與現代藝術表述形式有著深刻的理解,但是,支援畫家作品的內核卻是它們的內容。

    從傳統性質的作品看,馮鐘雲表達了一種溫厚的審美情趣。接受過系統學院教育的作者,不滿足於傳統筆墨趣味的“技術演練”,而是時刻將注意力放在形式探索方面。幾何圖案似的構成效果,讓我們聯想到西方現代藝術的形式。然而,畫家並沒有棄絕傳統,而是將其融入現代藝術的構成之中。在溫潤而厚重之中,不乏熱情與奔放。其中,對筆墨的解悟,對媒介材質性能的深透把握,是形成馮鐘雲藝術風格特徵的重要因素。這個特徵使他有別於很多照搬西方現代形式主義繪畫的當代藝術家的作品。

    通過對傳統筆墨與西方現代藝術形式的整合,馮鐘雲的抒情溫厚而激越。康定斯基説過:“藝術家必須因感而發,有情可抒,因為對形式的駕馭並非目的,而是使形式與內在含義的相適應。”可以説,溫厚的激越,既是馮鐘雲作品的形式特徵,又是其內在的精神特質。

   上一頁   1   2   3   4   5   6   下一頁  


下一頁[專稿] YANG GALLERY展覽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YANG GALLERY展覽
· [專稿] 中國當代畫廊——朱冥個展
· [專稿] 尹朝輝 尹朝宇油畫作品展
· [專稿] 站台中國——瀋陽攝影展
· [專稿] 798海萊藝術舉辦《王剛鋒攝影作品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