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浮華的世界
戴爾•霍金斯(Dell Hawkins)説:“消費世代理論的基本假設是:出生於同一時代的人經歷過共同的社會、政治、歷史和經濟環境,因此會産生相似的觀念和行為。‘世代’(generation)代表的是一類具有一定共性的消費群體, 重點不在於消費者的生理年齡,而是主要考慮消費者出生年代和成長經歷的不同。如美國有嬰兒潮世代、X世代及N世代消費族群的劃分。”中國的消費社會、消費文化幾乎是與獨生一代同步成長的。按照這一説法,那麼,中國的獨生一代,可以説是已形成並處於一個消費世代。
當然,中國當代藝術與商業消費社會文化的發展一直是非常密切的。隨著中國的改革開放,經濟熱潮的興起。生於50、60年代藝術家創造了政治波普和艷俗藝術。但是,波普藝術帶有拿來主義和歷史政治符號的嫌疑,有時甚至是政治與思想的産物,帶有調侃、揶揄、憤怒、顛覆等的意圖。艷俗藝術是波普藝術的一種變體,只是風格走向了一種矯飾的嫵媚、庸俗、艷麗,描繪一種庸俗不堪的消費社會現實。可以看出,早期的這種與消費社會文化相關的藝術,還處於政治、意識形態、調侃、反諷的味道之中,
生於70年代後的獨生一代,與其前輩相比,完全處在一種商業與消費文化的大潮中,歷史或政治等意識形態,在他們作品中幾乎蕩然無存。他們喜歡,欣賞,熱衷於描繪表現,宏觀地辯證思考這一消費社會景觀,以及它給人們帶來的正面、負面影響,而這也是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整個人類所面對的消費景觀與問題(不僅僅限于中國)。這些畫家的作品,往往正面客觀去反映他們看到面對的這一個真實消費社會。畫面中呈現出一種繁榮浮華、燦爛絢麗的景觀,並透露著一些頹廢虛無的色彩。“從後現代社會開始,資本主義已經不再用皮鞭和棍子欺負人民了,而是用‘物化’和‘異化’來使每一個消費社會的人民進入無邊的集體虛無感”。
由金的作品,以色彩、光、線為主,創造出一種適應當代人們心理機制與視覺要求的“亂碼”藝術,通過各種炫目的符號、色彩和光的多重組合去建構萬物,在色彩繽紛、燦爛絢麗中透露出繁華、浮華、慾望與虛無的現代社會,展現出現代人生活的世界,現代人生活的狀態與特徵,探討著物質消費文化的過度膨脹、科技文明的發展進步,所帶來的一種潛在危機與憂患。鄧瑜的作品,在閃爍變幻、亮麗精緻的畫面氛圍中,充滿著強烈的虛無幻想色彩與消費社會的物欲橫流。鄧瑜説:“網路、媒體、虛擬、消費、物質……,逼使我們早熟,我們生活在甜蜜而可口的社會,沒有使命感沒有歷史感,卻早早體會精神的焦慮與壓抑……。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消費社會,什麼史什麼思想性什麼批判什麼理論什麼崇高性在我們這裡行不通了,沒有定律,沒有絕對的概念,一切都似乎是遊戲,自我主宰,個人喜好成了通關的秘笈。在這個現實惡俗一閃而過的當下,我仍懷有神聖的願望希望創造永恒,我的、我們的世界不斷延伸……。”曾素釵的作品,在色彩繽紛、精緻細膩的畫面中,點綴著現代消費社會所帶來的依稀可辨的消費符號。楊振成的作品,以集聚堆疊的表現形式,從一個側面,以女性形象為媒介,突顯消費社會浮華的世界給予中國女性的影響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