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2008的藝術北京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7-21 16:21:0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2008的藝術北京

  也許在別的年份,出現在藝術北京後面的年份僅僅是一個時間的標記,一個藝術北京不斷向前發展、進步的座標,而今年,2008年卻可以完全跳將出來,成為藝術北京的主語。

  也許我們身處其中,無法感受到2008年對今後中國發展的意義,但2008年,已經註定將作為中國歷史的重要轉捩點載入史冊,在短短的5個月內,中國發生的事件,已經比過去10年發生的事情還要多,自然災害的肆虐、經濟發展的放緩接連的考驗這個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國,但是我們的國家、國民卻以一種令世界震驚的團結、堅韌來積極應對。這是中國人性格使然,越是巨大的挑戰就會要堅強,因為我們相信未來,並且為之努力!

  當代藝術未來展望——年輕畫廊與年輕博覽會的共同成長

  藝術北京選擇在奧運期間舉辦,是希望這項大型的當代藝術盛會能夠加入到這個中國的百年盛事當中。當代藝術關注當代精神、反映當下社會,對現實問題有著極強的針對性,是時代文化探索的先鋒。並且當代藝術在人與人之間、人與文化之間、人與自然與世界之間的關係這些問題上的提出與探討都是具有世界性的,藝術與體育一樣都是世界共通的語言,2008奧運會也將成為一個契機,將中國的文化、中國的當代藝術推向全世界的契機。

  但是08年的藝術市場的背後存在著各種問題,這些問題逐漸表面化,將影響將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繁榮以及收藏家的信心。藝術北京作為一級市場的重要平臺,時刻關注中國藝術市場未來,並有義務對於對市場進行調控。

  目前藝術市場開始發生微調,創作力量的年輕化以及收藏力量的年輕化,伴隨的就是藝術經濟——畫廊的年輕化。當代藝術市場已經出現多元化競走局面,不僅是指畫廊所經營作品的風格或定位的多元,還涵蓋了經營者的背景、操作的手段、公關的策略等諸多方面的多元。新興的畫廊的加入將會助推新興藝術、新興收藏力量的成長。而新晉的藝術家、新興的畫廊需要一個機會、一個平臺讓外界能夠認知、認可他們所做出的努力。

  藝術北京2008的參展畫廊來自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機構,繼續深化「完整亞洲」的理念,除兩岸三地的代表性畫廊外,今年會更整齊地邀請南韓、日本、印度、東南亞重要畫廊來北京參展,從畫廊名單中可以看出,除了一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還有一部分是新面孔,年輕的博覽會與年輕的畫廊之間有一種自然而然的相互吸引的關係。通過這些畫廊給學術委員會遞交的展覽記錄以及參展計劃當中,可以窺見這些新興畫廊所蘊含的強大潛力,他們對展覽的認真,對當代藝術未來力量的發掘、推動都讓人為之興奮。我們認為這些新興畫廊通過持續不斷的努力,會逐漸成長起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畢竟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我們誰也不知道哪一家最終能夠成為中國的薩奇畫廊。

  行進中的影像藝術市場與亞洲首個影像藝術博覽會——影像北京(Photo Beijing)

  當5年前董夢陽先生籌備中國首個以畫廊為參展主體的當代藝術博覽會的時候,應該不會有很多人想到這種模式的博覽會以很短的時間便在中國深入人心,並且吸引了全世界的畫廊來參展。事實證明,以畫廊為主體的當代藝術博覽會的發展並且推動了中國當代藝術發展,並對中國畫廊的體制改革産生了影響。

  5年之後,同樣是董夢陽,在聽取了各方尤其是畫廊方面的意見後,分析到影像藝術無論是作為當代藝術一種學術方面的必要補充還是作為藝術市場未來都十分具有成長性,於是決定在藝術北京展覽同期首創亞洲影像藝術博覽會——影像北京(photo Beijing),旨在推動中國、亞洲當代影像藝術的發展。

  Photo Beijing 2008將會在全國農業展覽館的5號館舉辦,這是一個專門為影像藝術設立的單元,也是一個具有嶄新形制的單元,吸引了全世界範圍內20家影像藝術的畫廊、美術館來參加。另外國際知名策展人吳承祖接受邀請將會在這個具有強烈前蘇聯風格的高大展館中策劃當代影像主題展覽,該展覽將會是一個從學術角度對世界影像藝術尤其是是亞洲影像藝術的思考,不同題材、不同背景的藝術家作品將會在同一個自由的平臺上進行交流—融合—對話。

  影像北京希望其首度亮相既是對當代影像市場的一種回應,同時又能推動影像市場的發展,使更多的畫廊、更多的收藏家在影像藝術中找到新的激情。

  主題展覽——繼續"藝術突破"

  當代藝術發展史是藝術不斷突破人們既定的文化和審美的趣味、用當下的藝術造就新的時代趣味的歷史,所以"藝術突破"這個主題應該是當代藝術永遠的母題。同時,藝術北京執行委員會組委會希望整個展覽會不僅能從學術上展望藝術未來,而且還探索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下一個新的增長點,從而引導收藏、投資的新方向。

  藝術北京2008主題展將由趙力策劃,以"公共藝術"為主題,在物質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藝術與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密切,藝術已全面進入社會日常生活,或者説公共生活逐漸走向了藝術化。公共藝術將成為未來藝術發展的趨勢。本展覽邀請隋建國、瞿光慈、向京、曹暉、陳文令、李暉、陳克參加,藝術家將會在展覽中展出自己的代表作品或最新作品,該展覽特別重視藝術品與藝術品之間、藝術品與展覽空間之間、藝術品與展館之間的相互關係,希望作品之間能夠呼應,對話。

  論壇——新的焦點,新的模式

  藝術北京2008論壇,不僅是藝術北京當代藝術博覽會附設的高規格的國際性、學術性的專業論壇,同時由於今年東城區區政府的主辦參與,已成為"創意文化節"的重要組成部分,延伸為政府級的重要的文化項目。

  藝術北京2008論壇,其宗旨仍然堅持以推動中國藝術文化産業的發展為主要目標;同時也著眼于促進社會各階層從多個角度全面而深入地了解藝術産業,為收藏家打造一個資訊交流和經驗分享的平臺空間。此外,主辦單位也希望通過論壇的方式,創新展會模式,展現藝術産業發展的未來趨勢。

  論壇的演講嘉賓除了國際著名的專家、學者、藝術贊助人,還包括畫廊負責人、收藏家、批評家、理論家和藝術新聞記者等,還邀請了東城區政府官員就藝術産業與城市形象、文化産業建設,藝術北京贊助商就商業贊助與當代藝術發展等當代藝術發展到一定階段所面臨的形勢展開討論。

  論壇同時將與Art Dubai合作,單獨開闢"亞洲新興藝術市場"論題,Art Dubai將作為中東地區代表博覽會邀請策展人、美術館長、收藏家、博覽會總監就亞洲當代藝術市場的新形勢和新問題發表看法。

  為了配合首屆影像北京,本次“藝術教育項目”將圍繞"影像藝術"展開,以“當代影像藝術發展歷史——影像藝術在全球市場的崛起—— 影像作品的收藏”為線索,邀請美國著名美術館影像部負責人、影像畫廊負責人、影像藝術市場專家以及影像藝術收藏家,通過演講使我們對影像藝術有更深的了解。

  藝術北京指南——北京藝術指南

  為了在奧運期間,使來到北京的國際友人有一個全方位了解北京當代藝術生態的渠道,藝術北京組織各方力量編輯中英文雙語刊物藝術北京指南( Art Beijing Guide),並且與《藝術財經》、《Timeout》、《藝術概》等媒體合作,以別冊的形式出現在機場、藝術區、文化休閒區、酒店、高端社區,希望使那些對北京當代藝術有興趣各國人士在其中找到"北京藝術站點" 。

  《指南》除了詳細介紹了藝術北京2008北京地區的參展畫廊以及合作展覽,同時編輯了包括798、草場地、觀音堂在內北京各大藝術區的畫廊黃頁,並重新繪製了方便導覽的藝術地圖。另外,《指南》還介紹了北京的"藝術餐廳",使讀者在欣賞北京當代藝術的同時感受北京獨一無二的飲食文化。

  2008年對中國來説不同尋常,對藝術北京來説也是如此,通過以上的介紹可以發現,藝術北京2008在展覽規劃、論壇組織、學術探討等各個方面較去年都作了很大的調整。我們希望藝術北京在務實的同時保證精彩。當然現實世界充滿不確定性,但正是不確定性,讓我們對生活、對藝術北京對充滿期待吧。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楊樂中立象藝術展
· [專稿] 新繪畫八人展
· [專稿] 陶大珉參加青年藝術家全球展
· [專稿] 劉純海油畫展
· [專稿] 朱進個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