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身體·想像·生存空間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5-29 10:26:1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歐建達
《花間集》
實驗動畫
2007


 

  新視域
  身體·想像·生存空間
  New Vision
  Digital & Video Art
  策劃人:林禮銓
  展期: 2008年6月7日-6月29日
  舉辦單位: 奕源莊藝術空間(Expol-Sources Art Space)
  聯繫方式: 北京市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奕源莊藝術空間(100015 )
  Tel: 010-64314793 Fax: 010-64314793 Email:expol-sources@163.com
  Web: http://blog.sina.com.cn/ESAS798
  開放時間: 星期二—星期日,10:30—18:30(週一休息)

  展覽前言:

  隨著近幾年新時代年輕藝術家們成為當代藝術熱浪中的寵兒,他們自身對藝術創作的追求也不負眾望地更加具有創新性。在今年的6月7日至6月29日,奕源莊藝術空間將要推出的「新視域」影像展----身體•想像•生存空間,集結了十二位來自大陸與台灣的年輕藝術家;數位時代得天獨厚的條件,讓他們在創作媒介上找到更多的可能性,呈現了更多的新鮮活力面孔。

  新媒體(New Media)藝術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不容忽視的藝術類別,年輕的藝術家利用這個載體,表達著他們對於身體、想像和生存空間的新理念。本次參展的藝術家包括大陸的代婕麗、何瀅赟、劉錦華、歐建達、吳丹苗、許美玲、喻秋明、鄭皓天、周紫微和台灣的黃博志、彭鏡蓉、王雅慧。其中武漢藝術家喻秋明的作品“LULU”與“Hellen”系列,前者表現女性從0歲、10歲、20歲、到30歲的階段以及各階段中女性生命的重要元素;後者描繪一處屬於母親與女兒的虛擬繽紛世界。而周紫微的「入侵系列」,則將現實生活中的工業産品、消費品牌、建築對象等元素組合成類似機器人的形象,灰色調背景象徵資源殆盡的環境,在突顯由想像力創造的主體時,對未來生存空間的憂慮感則潛藏在底層。

  本次「新視域」影像展以台灣和內陸數個地區的年輕藝術家為主,希望從中也呈現給觀者地域之間新媒體創作的異同,更希望借此激發藝術家們創作上更大的潛能和生命力。

  1. 代婕麗:

  代婕麗1984年出生於武漢。2003年考進湖北美術學院,2007年畢業于該學院的動畫學院影像媒體專業。在學期間曾從事三年多的校外教學教授素描及動畫原理。2007年作品《言.兌》獲湖北美術學院畢業優秀作品獎,該作品併入選2008年湖北省藝術館〝媒介的方式---攝影藝術系列展〞之〝可能的實驗---湖北美術學院影像作品展〞。

  Born in Wuhan, China in 1984. Dai Jieli admitted to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in 2003 and graduated from the Institute in 2007 with major in Image Media in the Animation College. During her college years she had spent over 3 years in extramural teaching of sketches and animation theory. In 2007, her creation entitled 〝Words & Barter〞was presented the Excellence Award by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Graduation Exhibition. The creation was selected to exhibit in the 〝Imaginable Experiment ---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Photography Exhibition〞 of the 〝Way of Media---Related Photography Exhibitions〞of Hubei Museum of Art.

  2. 周紫微:

  周紫微1982年生於湖南長沙。2002年考入湖北美術學院影像媒體專業,2006年畢業于該學院。熱衷於電影、動畫及錄影藝術。曾參展2004年〝快閃記憶體現實〞圖片展,2005年〝同志們Comrades〞影像展,2007年〝青春的實驗〞武漢80後影像展。

  Born in Hunan, China in 1982. Zhou Zhiwei graduated from the Animation Media Images Department of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in 2006. She has intensive interest in film, animation and video arts.

  Selected Exhibitions

  2007 [Youth Experiment—Photography Exhibition of Wuhan Artists born after the 80s]
  2005 [Comrades—Photography Exhibition ]
  2004 [Flashing Reality—Photography Exhibition]

  3. 喻秋明:

  喻秋明1985年出生於湖北。2003年考進湖北美術學院,2007年畢業于該學院藝術設計學院數位影像專業。作品《LuLu纟列》參加2007年畢業作品展獲優秀畢業作品並被湖北美術學院美術館收藏。曾參展2007年〝媒介的方式——可能的試驗〞,2008年〝好•季節——武漢女藝術家當代藝術作品聯展〞。

  Born in Hubei, China in 1985. Yu Qiuming admitted to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in 2003 and graduated from the Fine Arts and Design Department of the Institute in 2007 with magor in Digital Image Media. Her creation entitled〝LuLu〞was presented the Excellence Award by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Graduation Exhibition.

  Selected Exhibitions

  2007 [Way of Media—Related Photography Exhibition] Hubei Museum of Art
  2008 [Good Season—2008 Wuhan Women Artists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Wuhan, China

  Collection

  Hubei Institute of Fine Arts

  4. 黃博志:

  黃博志1980年出生於台灣桃園,就讀于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過往創作以塗鴉及繪畫為主,現以聲音影像作品為主,雖運用數字科技工具,作品仍然呈現「手工」的細膩質感。2004年駐村于台中20號倉庫鐵道藝術村,同年于台中舉辦個展《Rainbow Man》,2005年于曾駐村的台中20號倉庫舉辦名為《JEANY》個展。

  Born in Taoyuan, Taiwan in 1980. Huang Pochih is currently studying at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Technolohy, Taipei University of Arts. In the past his creations were mainly scribbling and painting. Now, he mainly focuses on audiovisual creations using digital technological tools but his creations still show sophistication of “handicraft.”

  Residence

  2004 Residency in Taichung Stock 20, Taiwan

  Solo Exhibitions

  2005 [JEANY] Taichung Stock 20, Taiwan
  2004 [Rainbow Man] Taichung, Taiwan

  5. 王雅慧:

  王雅慧1973年生於台灣台北。1998年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2004年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科技藝術研究所畢業,翌年就讀于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博士班。先後分別於2006及2007年駐村于紐約Location one藝術村及駐村于巴黎Cite Internationale des Arts。2002年獲台北美術獎, 2007年獲西班牙錄影藝術博覽會巴塞隆納Loop最佳藝廊作品與呈現獎。 個展包括2004年[漂流場所-王雅慧個展] 及2007年[日常的轉換-王雅慧個展] 。

  Born in Taipei, Taiwan in 1973. Wang Yahui graduated from the Fine Art Department of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in 1998, and graduated from the Graduate School of Arts and Technology, Taipei National University of Arts. Wang has been engaged in video arts since 2002.

  Selected Awards

  2007 Loop Award, Best Gallery work and presentation, Barcelona, Spain
  2002 Taipei Arts Award

  Residence

  2007 Residency in Cite Internationale des Arts, Paris, France
  2006 Residency in Location One, New York

  Selected Solo Exhibitions

  2007 [Transformation of Daily Life] Taipei
  2003 [Drifting Space] Taipei

  6. 歐建達

  歐建達1978年出生,廣東省廣寧縣人。就讀于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曾參予展覽包括:2005年〝城市的皮膚〞當代都市影像的可能性研究展覽(澳門) 、〝亞洲交通〞當代藝術展(深圳) 。2006年第四屆大學生電影節動漫大賽(廣州) 、〝畫幅決定態度〞平遙首屆〝5×7〃照相雙年展、〝0406影像計劃展〞(廣州) 。2007年第二屆廣東新青年藝術大展 。作品被深圳美術館收藏。

  Born in Guangning, Guangdong Province, China in 1978. Ou Jianda is currently in the M.A. program of the Fine Art Department ,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elected Exhibitions

  2007 [The 2nd Art Exhibition of Guangdong Young Generation] Guangzhou
  2006 [The 4th College Students Film Festival Animation and Cartoon Contest] Guangzhou
  2006 [Size Decides Attitude — First “5×7”Pingyao Photography Biennial Exhibition] Pingyao
  2005 [City Skin — Images of the Contemporary Metropolis] Macau

  Collection Shenzhen Art Museum

  7. 鄭皓天:

  鄭皓天1981年出生於雲南昆明。2000年考入四川美術學院,2004年畢業于該學院版畫係,2005年考入雲南藝術學院攻讀新媒體藝術碩士研究生。曾多次參展新媒體實驗藝術展,2007年參展《從西南出發--西南當代藝術展1985-2007》,2008年初《翠湖會》圖片藝術展。曾入選第十七屆全國版畫作品展。作品《自娛自樂》系列被重慶美術館收藏,作品《夢旅人II》被貴州美術館收藏。

  Born in Yunnan, China in 1981. Zheng Haotian graduated from the Printmaking Department of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04. And attended the New Media Art of Yunna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2005. He continued to study Graduate School of New Media Arts of Yunnan Academy of Fine Arts.

  Selected Exhibitions

  2008 [Fine Art Photography Exhibition] Yunnan
  2007 [1985-2007 South West Contemporary Art Exhibition] Yunnan
  2006 [New Media Experimental Arts Exhibition]

  Collections

  Chongqing Art Museum
  Guizhou Art Museum

  8. 吳丹苗:

  吳丹苗1985年出生於廣東潮州。現就讀于廣東省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攝影專業。主要藝術活動:2006年導演作品《大小河馬》入選並獲得第四屆大學生原創dv三等獎。2007年《積水裏面的夢》參展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攝影班個展。

  Born in Guangdong, China in 1985. Wu Danmiao is currently studying at the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in Guangdong Province with major in photography of New Media Arts Department. Major arts activities: In 2006 she directed 〝Large Hippos and Small Hippos〞 and won third prize for the 4th college students’creative DV. In 2007 〝Dreams in Water〞participated in photography exhibition of the Arts College of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9. 劉錦華:

  劉錦華1984年生於廣東省惠州。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攝影專業畢業。2004年至2008年華南師範大學學習,期間兼職過美術助教、攝影助理及攝影師等,曾獲學院創作展一等獎、學術論文大賽二等獎等。

  Born in Guangdong, China in 1984, Liu Jinhua graduated from the Arts College of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with major in photography. During his studies at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from 2004 to 2008 he worked part-time as teaching assistant for arts, photography assistant and photographer. His works was presented the first prize by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of Creation Exhibition, and second prize for academic theses contest.

  10. 許美玲:

  許美玲1983 年生於廣東潮州。就讀于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攝影(新媒體)係。2006年攝影作品《童夢》入選〝中國高等美術學院在校學生美術作品年鑒〞、與同學合作的短片創作《大河馬與小河馬》獲〝第4屆中國大學生電影節〞三等獎。2007年作品《孤獨、獨處?》參與華南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攝影作品展、作品《老單車》參加2007年華南師範大學年度美術學院第二屆〝炫動視覺〞設計比賽,榮獲攝影類三等獎。

  Born in Guangdong, China in 1983, Xu Meiling is currently studying at the Arts College of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with major in photography (new media). In 2006, her photography creation “Kid Dream” was selected into the〝Art Creations Yearbook of College Students of the Higher Arts Colleges of China〞 and the short film jointly shot with other schoolmates〝Large Hippos and Small Hippos〞 won third prize of 4th China College Students Film Festival. In 2007〝Solitude or Alone? 〞 participated in the photography exhibition of the Arts College of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 and her creation〝Old bicycle〞participated in 2007 Huanan Normal University〝2nd Dazzling visual design contest〞and won third prize.

  11. 何瀅赟:

  何瀅赟1982年生於雲南。2002年至2006年就讀于雲南藝術學院美術學院藝術攝影專業。畢業後繼續于雲南藝術學院攻讀新媒體藝術碩士。曾參予展覽包括:2003年《雲南藝術學院學生優秀攝影作品展》,2006年《青春.視點》圖片展。2007年《第六屆奧地利攝影巡迴展》、《東拼西湊》當代藝術邀請展。

  Born in Yunnan, China in 1982. He Yingyun studied at the Arts College of Yunnan Academy of Fine Arts from 2002 to 2006 with major in Arts Photography. After graduation she continued to study graduate school of New Media Arts of the Arts College of Yunnan Academy of Fine Arts.

  Selected Exhibitions

  2007 [6th Austria Photography Travelling Exhibition]
  2007 [Jigsaw--- Contemporary Arts Invitational Exhibition]
  2006 [Youth and Focus--- Photography Exhibition]
  2003 [Yunnan Arts Academy Students’Outstanding Photography Exhibition]

  12. 彭鏡蓉:

  彭鏡蓉 1967年出生於台北。1988年畢業于台灣復興美工,1992年赴法國巴黎求學于巴黎I.S.C.P.A.大眾傳播學院,後攻讀于巴黎E.F.E.T.攝影學院並於1995年畢業。翌年正式申請獲准自由業居留簽證之攝影藝術創作類別。作品曾入選巴黎大皇宮之春季沙龍展,也曾參加國內外多次展覽。目前于台北從事攝影工作,曾于各大專院校演講、教學。作品包含數位與傳統影像,在傳統以及數位中均有成熟的技巧表現。

  身體·想像·生存空間——「新視域」數字及錄影藝術展

撰文/鳴子

  近十年至今,中國當代藝術熱浪已經成功地把一批中世代藝術家推向國際,整體的當代藝術系統環環相扣、相互影響,連帶地讓新世代的中國年輕藝術家們,以及擴散至亞洲範疇的年輕藝術家們獲得愈來愈多的關注,今年6月7日奕源莊藝術空間推出「新視域」數字及錄影藝術展,集結了十二位來自大陸與台灣的年輕藝術家,年齡層集中在生於1980年左右,彼此相異的成長背景有一共同點,即歷經電腦時代、網路時代、數字時代的興盛與普及,至今,電腦與各類數字産品成為他們生活中不可少的基本對象,生活要素的轉變讓他們在創作媒介上涌現更大量的可能性。

  新媒體(New Media)一詞可以從産業區分、人機介面、藝術運動,以及它的多媒體形式來詮釋,不同領域的觀點,如商業、科技、藝術、傳媒等範疇對其的解釋與出發點不盡相同。若要簡潔地一言敝之,新媒體主要泛指利用電腦(計算及資訊處理)及網路(傳播及交換)等新科技,使得傳統媒體的形式、內容及類型産生質變。總的來説,新媒體藝術是目前更是未來所不容忽視的藝術類別,在中國的發展始於80代末到90年代中,呈現方式主要為錄影裝置,直到90年代末,IT産業繁盛、器材設備大量普及,不僅錄影藝術得到更廣的探索,部分藝術家也轉向互動多媒體和網路界面。科技,能帶來無限可能,而如何在選擇權爆炸的時刻掌握高藝術性,則是藝術家無可回避的考驗。

  身體,做為思想的載體,不少年輕藝術家透過身體(包括藝術家本人或他者)反映出對時代的敏感性與壓抑性,此展中可看到新世代的女性藝術家對於女體的藝術詮釋,如武漢藝術家喻秋明作品「Lulu」與「Hellen」系列,前者表現女性從0歲、10歲、20歲、30歲的年齡階段,融合鮮艷的現成品圖像,象徵各階段中女性生命的重要元素;後者描繪一處屬於母親與女兒的虛擬繽紛世界。當作品完全利用電腦繪圖與影像後制技巧時,構圖、質感與藝術含量成為核心重點,如「Lulu」系列以四張構成完整概念,單幅來看其意義性與趣味性就會降低不少。

  何瀅赟透過扮演釋放身體語言,畫面主要以身體局部和現成品構成,隱約透露年輕人捉摸不定的浮動情緒。另一武漢藝術家代婕麗的作品〈言.兌〉為帶有敘事性的影像,把情節定格在時間細縫中,以肢體語言引出新世代愛情裏埋伏的潛在破碎。台灣藝術家彭鏡蓉與黃博志的作品亦以身體為主軸,前者作品乍看彷彿黑白女體攝影,但近觀可發現滿布亂碼的文字與符號,意味著人生無法言説的各種複雜情緒。黃博志作品為動態的聲音影像裝置,〈Sweet Dream〉運用數字科技表現手部的律動,賦予身體神秘的詩意性。

  想像,做為創意的泉源,年輕人的奇幻異想如天馬行空,尤其初出學院時期,未來充滿未知與想望,容易迸發新穎的創作靈感,如周紫微的「入侵系列」,將現實生活中的工業産品、消費品牌、建築對象等元素組合成類似機器人的形象,灰色調背景象徵資源殆盡的環境,在突顯由想像力創造的主體時,對未來的憂慮感則潛藏在底層。兩位廣東藝術家許美玲與吳丹苗的作品為數字影像,不同於周紫微的理性組合,這兩位女性藝術家把夢境般的想像轉為虛擬的真實。雲南藝術家鄭皓天的作品具有懷舊情趣,「變異系列」把動物肢解重組並處理成黑白畫面,彷彿回返到30、40年代的黑白觀念攝影風格。

  生存空間,做為個體的活動領域,大環境的變遷通常能對藝術家産生直接影響,跨入新世紀後的加速度發展背景下,中産階級、知識分子等群體所生活其中的空間(以城市為主),不僅隨建設而改變外貌,同時隨經濟而內生矛盾與衝突。劉錦華作品提示出人們所處的監視環境,為降低犯罪率而剝奪人權,眾人習以為常後卻也逐漸遺忘了自身喪失的自由。他的另一組作品則更直接地抒發處於大環境之下的壓抑性,尋求出口的迫切感昭然若揭。

  曾于2002年獲台北美術獎的王雅慧對於空間極具敏感,她常對個體與環境(包括自然、建築、城市)的對應關係進行思考與研究,人與自然、人與物質的共生關係無法透過對話連係,她選擇透過藝術而細膩地勾出此類關係的種種線索。廣東藝術家歐建達的動畫作品〈花間集〉中,時空穿越古今,從文人徜徉的水墨世界,轉變成黑白的現代城市生活,短暫的幾分鐘內表達出生存空間的物換星移。

  上述為對於此展的大致分類,關於身體、想像、生存空間的延伸在藝術創作中屢見不鮮,年輕藝術家對這些命題的探討和年齡、經歷相關,因此,從他們的作品中不難感受到創作的渴望與能量的爆發,隨著時間軸的延續,可預見的未來相信是依舊燦爛的。

 

1   2   3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宇宙”展覽
· [專稿] 無聲的風景
· [專稿] Philippe Durand OFFSHORE
· [專稿] 王可個展——你要聽我的
· [專稿] 115樓1904室:梁遠葦個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