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時代標簽——廖真武作品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8-02-25 15:32:01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從小城故事到時代標簽——看廖真武的畫

  四川地處中國的腹地,廣袤的成都平原水美田沃,古來素有天府之國的美稱。那裏雖然與沿海開放城市的高科技現代化和快節奏生活方式相比,顯得滯後和緩慢,但卻因為地理空間上的偏遠距離而使人們獲得了心理時間上的一種緩衝,多了份感受和品味現代化發展全過程細微變化的可能,少了份直接面對現代化和商業化的不知所措和濃厚的社會政治意識。於是我們看到,不少原初以當地為創作基地的藝術家,創作的視點每每停留在對當地特有的生活場景的描寫和捕捉上。

  廖真武的作品題材起初便帶有明顯的地方特徵。他的早先的作品題材由兩大類組成,一是描繪那裏比比皆是、到處亂竄的摩托世界。茶館文化在四川有著自己的強烈的地方色彩,那裏的茶文化與江浙蘇杭相比,少了份幽雅和恬淡,多了份喧鬧和火暴,玩牌下棋,插科打諢,設賭局鬥地主,貼紙條鑽桌子,男女老少,貧賤富貴齊上陣。與其他地方的茶樓價格昂貴門檻高相比,這裡的茶館不以價格論英雄,而是以人氣為行規。因此,群眾性和平民化就是最大的特色,而這必然使茶館帶有強烈的身份混雜但趣味相投的奇怪特點,這裡因此也就成為體現四川個階層民生百態的最好之處。與沿海大城市進入汽車時代相比,在中國內陸省份,我們的視野裏卻充滿了拉人載貨,幾乎無所不能但嚴重違章超載的輕騎和摩的。它們的大量存在,是內陸經濟復蘇和起步發展的寫照,更是中小城市人們商品經濟意識和低廉的勞動力的寫照。對於四川這樣一個多山地的省份來説,摩托車的存在,更是取代了自行車的吃力,成為人們出行的低廉首選工具。

  古人説,一葉知春秋。廖真武用茶館和摩托車這兩片葉子,便集中地將蜀地的民生和世事形象化地匡定出來。他的作品涉及攝影圖片和油畫這兩種媒介,攝影作品喜愛用橫幅的全景式構圖,體現出蔚為壯觀市井情態,讓人不免追想到宋時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而他的油畫創作,偏好對一組人物對象的表現,早些時候的創作流露出對對象圖式結構之類形式語言的摸索,筆觸也由起初厚實有力的塑造變得疏鬆並服務與對形式的塊面結構的營早。

  在他最新創作的櫥窗系列中,我們看到他的藝術視點開始隨著他的生活和創作基地以北京這樣的大都市為住所發生的改變,那就是他對都市生活街景中比比皆是的櫥窗模特兒的關注和表現。瓦爾特•本雅明對於西方城市中的街道櫥窗街景和遊蕩與城市夜晚中的遊手好閒者或者叫浪蕩兒的大量描述,如今依然同樣能夠很大程度上適合與描述今天中國社會的城市景觀。櫥窗裏的模特兒代表著商業社會的慾望符號,也代表著消費社會的冷漠無情,人們依戀與這種偶像化的符號景觀,甚至沉溺于這種原本並不真實的情愫中,對此種現象,藝術家是十分敏感的,事實上,有不少藝術家都曾經表現過類似的題材。但是,廖真武的新畫中沒有單一的偶像化呆板面孔的和表情,而是注重對一組模特兒的相互關係的表現,而且,他的表現手法並沒有因為時下流行的平面化處理方法而刻意改變自己已有的風格。於是,我們看到。他的新畫裏的人物們都塑造成雕塑般的形象,沒有刻意的表情甚至頭部被衣服包囊了起來——藝術家要表達的是被吞噬了人的真實性情的這個世界的物質畫的慾望,而他好要用自己特有的疏鬆式塊面的表現手法來破除模特兒那看似岩石結實的身軀。就這樣,他開始浮現出自己對待這種城市消費景觀的一種藝術表達的方式,既一方面要抓住消費社會的冷漠和僵死的感覺,另一方面要用繪畫表現方式上的矛盾衝突因素的存在,使得廖真武的新畫有了一種人文的批判意識。

  有一個基本事實是,廖真武的這批作品,都選擇了偏冷的黑白灰色調,而沒有現實世界五光十色的再現,這多少能表明藝術家試圖透過自己的作品來表達出他眼中的這個世界的某些內在特點,即表面的閒散或者喧鬧的背後,似乎充滿了各種人們無法知道也無從知道的冷漠和變數,命運的掌控,對於這些人來説,似乎是一個未曾想過也難以企及的話題。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説,人們目前的經濟水準和教育水準,只能選擇這樣的生活。

  從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環境出發進行創作,從四川的小城故事到都市的櫥窗景觀,廖真武為我們勾畫出了一個真實的時代標簽的多種版本,也決定了這些作品立意的真實性和立場的人文性,這使得他沒有隨當下所謂的藝術之波,也沒有逐當下所謂的樣式之流,無疑有可能走出自己的一條新路。對於藝術家來説,最為重要的是要努力創造出富有新意的視覺語言形式,祝廖真武在這條道路上一路走好。

  高嶺(美術學博士、批評家、策展人)
  2007年10月27-28日于美國芝加哥

下一頁[專稿] 異質的水墨
上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異質的水墨
· [專稿] 手若能言——劉學軍作品展
· [專稿] WAZA未來英雄紀念碑媒體計劃
· [專稿] Artists in Residence Studios Opening
· [專稿] 龔偉油畫個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