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龍藝榜畫廊開幕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11-01 10:36:55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失重-消費時代的大都會文化
  當代藝術展+都市社會學研究

  北京龍藝榜畫廊798空間
  北京朝陽區酒仙橋路2號798藝術區
  (位於空白空間與紅門畫廊之間)

  策展人:托泥
  2007年11月3日-12月21日

  www.LongYiBang.com +86 010 65307048
  “You rise each day the same old way,
  And join your friends out on the street,
  Spray your hair
  And think you are neat,
  I think your life is incomplete.
  But maybe that’s not for me to say -
  They only pay me here to play.”
  Mother of Invention, We’re Only In It For the Money, 1968

 



Dai Hua


 

  "人在其消費的商品中識別自身;在他們的汽車、音響、複式房屋、廚房設備中找到自己的靈魂。那種使個人依附於社會的根本機制已經變化了。社會控制錨定在它所産生的新需求上。”

  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1964

  強勁的經濟變革伴隨中國當代大都會文化的蓬勃,消費主義、文化多元化與個人自由不斷擴張,精神解放的錯覺混合著世界扁平化的幻想。在這個文化與經濟、社會、人文組成的盤根錯節的生態系統中,當代藝術逐漸屈從於主流社會的意志,雄心勃勃卻虛弱不自信,宏大敘事遷就于對瑣碎事務的刻意,時尚品味僭越永恒詩意。同時,激動人心的新美學層出不窮,新實驗與觀念拓展心理邊際,都市亞文化自由滋長,雄心與幻想在空中噴射。這一刻提供著創造力非凡又充滿混沌的文化體驗。

  龍藝榜畫廊堅信藝術策展實踐應具有探詢社會問題的使命,企圖通過此展覽對當代都市文化生態系統進行梳理和研究。展覽分為四個部分:消費主義香艷美學、泛娛樂化(以搖滾文化為代表)、個體精神寓言和當前藝術家的角色困境等。參展的藝術家包括學院派藝術家及非主流的、代表都市亞文化的地下影像工作者等,作品由油畫、影像、裝置、版畫、繪本連環畫等組成。

  物質崇拜時代的精神失重-享樂主義的香艷美學

  黃白等

  油畫家黃白展現了浮華時代的華麗與虛幻,在其香艷而精緻的《城市寵兒》系列中,大都會的廣告霓虹燈、酒吧、舞廳和沉溺忘我的人構成抽象閃爍的皮膚,華麗如鑲嵌珍珠,煥發電子熒光色彩。迷幻的物欲時代如萬花筒,旋轉出鏤金錯彩的迷宮,慾念的細胞被激活、煽動、相互感染。女人在雞尾酒中艷麗地漂浮,聲色的泡沫四溢。甜蜜的消費主義寵壞了都市人生,人們在享樂的夢幻中饕餮著物質的盛宴。

  銷魂的搖滾-從社會批判到世俗娛樂

  地下酒吧夜生活的光影

  謝意、鄔瑞瑤等

  謝意在創作中堅持繪畫語言與題材的精確和諧,對自身的質疑和挑戰使她的畫面不斷追求純粹的質地,題材上選擇最有切身感受的社會現象。她對音樂酒吧裏充斥的朋克、北漂、樂隊歌手和遊蕩文人的持久觀察和思索最終凝結為一組氣勢恢弘、沉鬱的表現主義風格的作品。

  泛娛樂化的今天,中國搖滾音樂從早期的理想主義的心靈啟示演變為發泄鬱悶的精神鴉片和消遣的對象,“一群迷途的柏拉圖”陷入“電閃雷鳴的死衚同。”(美國垮掉派詩人金斯堡《嚎叫》)在當代的搖滾題材油畫家中,謝意敏銳地戳穿搖滾娛樂化帶來的幻滅和挫敗感。畫面中刮痕、飛白、透明的筆觸、破碎的光線、崩飛的弦音自由揮灑,組成驚心動魄的色彩風暴,恢弘的悲情中豪情幻滅,藝術家對一代青年的精神挫折的扼腕悲情,感人至深。

  焦慮的嬉戲-中産階級的肖像和觸覺時代的寓言

  付斌、李金孺等

  內心緊張、夢境比現實強烈是都市生存的心理困境,我們如被捆綁在急速賓士的過山車上,瘋狂衝向不可預見的都市未來。

  付斌的一系列鳥面人穿著名牌服飾廣告中奢華無倫的雕裘華服,影射中産階級對自我形象的極度狂熱。他們刻意修飾,表面雍容卻又憂心忡忡,孤獨又敏感,沉浸在對鏡中自我形象的警覺苛刻的審視中。這是當代中産階級虛弱、缺乏安全感、嫉妒而自戀的精神肖像。藝術家迷戀石版畫對細節的深入刻畫,繁密的毛皮織物、冷寂的黑白對比反映消費時代對細節、質感、肌理的挑剔與迷醉。

  新媒體藝術家李金孺通過繪本連環畫描述了在人際聯繫逐漸隔絕的都市生存寓言:在未來人們沒有五官,以臉部的花樣紋身來識別身份;記憶退化,憑藉肌膚接觸互相溝通。昨夜的戀情在清晨忘卻,相互陪伴卻內心孤獨。

  當代藝術家的角色-迷途的堂吉珂德

  地下影像工作者:代化

  藝術家代化用三維軟體創造了一個高舉長矛的中國式堂吉珂德形象。偏執、狂熱、稟賦神聖使命的堂吉珂德,穿越時空的旅程迷失在當代,已經萎靡疲憊,他企圖扮演嘩眾取寵的小丑來挽救被冷落的命運。在漫無邊際的舞臺上,堂吉珂德無所事事、無聊落寞,為了吸引眼球他洋相百齣,拼命討好淺薄的觀眾:高空中的馬戲表演、黃色動作…

  文化領域過度的商業化帶來中國藝術家倉促的緊迫感,急功近利使知識分子本質的精神探索讓位於對當下問題的衝動反應,代化的堂吉珂德形象探討了藝術家的精英角色在當代中國面臨的挑戰,偕謔而尖刻。

 



fu bin
 
 
1   2   3   4   下一頁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龍藝榜畫廊當代藝術聯展
· [專稿] 龍藝榜畫廊當代藝術聯展
· 龍藝榜藝術館舉辦吳通英苗繡回顧展(圖)
· [專稿] 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新館開幕展
· [專稿]永恒的博弈——莉扎•利竇作品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