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1980年代當代藝術青島夢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10-30 14:12:2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1980年代當代藝術青島夢
  總顧問:
栗憲庭
  策展:梁克剛
  後援:王音 李明 都國楨 趙德偉 邢維東 劉輝明 劉鴻雁 劉傳寶
  展務:張俊 徐雯娟 黃玉龍 王兆龍 趙瑩 姜明德 賈佩玲
  開幕酒會:2007年11月8日3:00
  展覽時間:2007年11月9日~2008年1月31日
  展覽地點:北京宋莊壹號當代藝術公社 壹美術館 北京市通州區宋莊鎮六合橋向東600米
  聯繫電話:010-69594127
  網 址:www.ts1.com.cn
  主辦:北京壹美術館 青島美術館 山東省美術館
  協辦:青島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
     青島當代文化藝術促進會
     北京宋莊壹號當代藝術公社
     北京邦恩文化機構
     北京壹空間畫廊
     青島國際經濟文化合作公司
     青島魯民綠色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二十年也許是懷舊最佳的週期,在全國各地近來風起雲湧的對中國現當代藝術最為重要的階段——“85新潮”的集體追憶之際,我們關注到一個在中國當代美術史甚至沒有被記錄過一個字的一個城市和這個城市中曾經那麼熾烈地燃燒過自己青春和激情的青年藝術家群體,這些青島藝術家曾經轟轟烈烈地做過大量的藝術探索、實踐與藝術活動,創辦了“百人藝術沙龍”、“藝術集市日”以及持續近四年之久的“露天畫展”,其投入的人數、力度、強度和對於當地的影響力與同期全國各地的新潮美術運動以及一些被美術史記錄的著名藝術團體相比幾乎是最高的,可惜由於當時青島的前衛藝術家們與國內重要的藝術媒體、批評家以及全國其他地區的藝術團體缺乏及時有效的聯繫與交流,青島的新潮美術運動與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歷史擦肩而過,也與使青島錯過了美術史的選擇,與成為中國一個重要的藝術城市的機遇失之交臂,同時也遲滯了很多優秀的青島藝術家個人的發展,今天更被疏離在炙手可熱的名利與市場之外,當時迫於保守的社會環境與意識形態壓力,那些青年藝術家們並沒有在本地獲得認可與接納,所有的激情與夢想在近十年的努力後逐漸消散,這些藝術家中有的因貧病英年早逝,有的因憂鬱自殺,如今還有因生活窘迫而開的士、經營小賣部為生者,其中堅韌者仍自甘清貧堅持創作,轉戰北京,近年取得長足進步,逐漸融入中國當代藝術的主流群體,而青島由於這段最為重要的文化記憶的缺失,如今的城市主流文化形態游離于國際國內前沿文化藝術潮流之外,北京壹美術館經過艱辛的挖掘與長時間準備,籌劃了這個大型文獻性藝術展覽,希冀能夠為一座城市尋找回來曾經丟失的文化記憶,讓那些曾經為青島無悔地奉獻自己青春與激情的優秀藝術家們成為這個城市共同的財富,同時也為中國當代美術史的研究提供一個獨特的標本。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專稿] 眾神與玩偶
· [專稿] 史鐘穎個人作品展
· [專稿] 當代原創內異風格藝術家吳國全作品展
· [專稿] 精藝軒畫廊展覽
· [專稿] WANG DU - PHOTOGRAPHS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