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英國首相布朗為兵馬俑開幕“點睛”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9-14 00:57:10 | 文章來源: 美術同盟

 

布朗在開幕儀式上發表講話 新華社圖
 

        隨著英國首相布朗為一隻繡獅“點睛”,英國人期待已久的文化大展——大英博物館主辦的“秦始皇:中國的兵馬俑”展今天在倫敦正式對公眾開放,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率領”他的士兵、文官、樂師們,將在大英博物館與觀眾作長達半年的“親密接觸”。

        展品包括秦始皇兵馬俑、樂俑、仙鶴、野雁等來自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的120件文物。雖然展覽將持續到明年4月6日,但英國觀眾還是早早地預購門票,10萬張預售票輕易打破了大英博物館的紀錄。

        今天開幕的大英博物館“秦始皇:中國的兵馬俑”共展出兵馬俑約12座。據估計,參觀展覽的人數將超出1972年圖坦卡門展。那次展覽共吸引了170萬人次。

        除兵馬俑展覽外,展覽還同時展出100多件相關文物,部分文物是近年來的最新發現,也是這批文物首次遠涉重洋在海外進行展出。

        大英博物館館長尼爾·麥克格瑞格説:“秦始皇改變了歷史,他創造了中國,中國最古老的政治實體在今天依然能被人感知,嬴政這個名字在歷史上,和亞歷山大、愷撒、弗雷德里克等政體創立人排在一起。”

        圍繞展出,大英博物館將同步推出一系列有關中國文化的活動,以立體互動方式介紹中國傳統節日、工藝品、詩歌、書法。策展人簡·坡特説:“對兵馬俑的發現震驚了中國和世界,這個展覽提供一次難得機會,讓觀眾能近距離接觸這些非同一般的人物,他們代表著和羅馬相抗衡的帝國實力,並持久屹立於世界。”

 

英國媒體報道:在倫敦感受兵馬俑

        大英博物館大廳中央的圓形閱覽室久負盛名,1857年開始投入使用,包括馬克思、列寧、甘地、蕭伯納等等偉人、作家、學者都曾經在這裡學習和著書。恐怕誰都想像不到,兵馬俑的到來會給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走進閱覽室,只見這個30多米高的空間搭建了一層臨時展區。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半跪著的兵馬俑。周圍有展櫃存放小件文物,展板詳細解説秦代歷史、秦始皇生平事跡,展廳墻上也有大螢幕用幻燈片迴圈播放相關內容。

        來到展廳中央,才看到由士兵、軍官、戰車、馬匹等兵馬俑以及小號銅車馬組成的編隊,在昏暗的燈光、圓形穹頂的籠罩下,這些秦始皇的衛士們看起來仍然雄風不減,表情栩栩如生。據館員介紹,展廳的燈光佈置就是要達到一種讓人置身於陵墓中的效果。大英博物館館長麥克格瑞格早前在兵馬俑展覽新聞發佈會上説:“這個展覽是關於一個改變世界的人的,兩千多年前這個人改變了歷史,他首創了‘中國’這個概念,建立了世界現存的最古老的政治實體。現在的中國仍然看得到很多秦始皇時代的特點。”麥克格瑞格認為,極為重要的是,為了讓人們更好地理解當今的中國,最好讓他們了解這段歷史。

        與兵馬俑面對面,我發現,偌大的展廳之內,包括馬匹在內的20個兵馬俑顯得有些單薄。展覽項目負責人白珍解釋説,這已經是兵馬俑原件在海外最大規模的展覽了。展出的跟秦始皇有關的文物一共有120件組,作為一級文物的兵馬俑最多只能佔總量的20%。

        晚上到家,我發現各大主流電視臺的新聞節目都有兵馬俑的消息。有的記者的説法挺有意思:這些兵馬俑似乎可以被看作親善大使,在外交方面都可以起到作用。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秦始皇兵馬俑首度亮相俄羅斯
· 徐州水下兵馬俑陳列館開門迎客
· 中國兵馬俑將走進大英博物館展
· 百件秦兵馬俑明年開進大英博物館
· 英國人成兵馬俑“粉絲” 5萬門票預訂一空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