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藝術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頁
 關鍵詞推薦
 瀏覽中國網欄目

[專稿] 誰的新時代——管勇個展

藝術中國 | 時間: 2007-09-06 15:11:49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名稱:誰的新時代——管勇個展
  展覽策劃:馬艷
  展覽時間:2007年9月6日至2007年9月15日
  開幕酒會:2007年9月6日19:00
  展覽地點: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三樓展廳
  主辦方: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
  協辦方:北京新時代畫廊

  多面審思 誰的新時代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將於2007年9月6日至16日舉辦藝術家“管勇個展”。
  此次展覽的主題是“多面審思 誰的新時代”, 這一主題深植于藝術家對當下中國藝術現狀、中國當代社會狀況的審視思考。
  管勇以個人獨特藝術語言特徵及理念,展現對中國社會當下性、時代性的現象問題的關注。那啟發于具有“知識權力”象徵意義的“筆型”的人物造型形象,那源於藝術家所出生成長的獨有民族文化之根——紅、黃、黑為主的色彩運用及象徵意義,那紅幃帳、紅皮書(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書是被打開的,而且是空白的)、紅圍巾(或紅領巾)、紅墨水等的另類內涵,這一切似乎昭示著中國當代人的一種自身主體意識及狀態的轉變過程,展現著藝術家對這個時代中的人的新思考。

  多面審思 誰的新時代

  上海多倫現代美術館,將於2007年9月6日在舉辦藝術家“管勇個展”。此次展覽的主題是“多面審思 誰的新時代”, 這一主題深植于藝術家對當下中國藝術現狀、中國當代社會狀況的審視思考。

  21世紀的中國,處於一種所謂的“社會變遷”或“社會轉型”之時,它具體並直接地表現為經濟體制、社會結構、文化模式、價值觀念等各個領域的深刻變化。生活在社會中的人們,亦發生一系列的精神反思、回憶本我的時代。

  做為當今中國社會之主體的人,他們正身歷其境,並微妙地在發生著變化。中國,與西方世界相似,産生了一個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龐大群體——他們個性獨立,自我意識強烈;分佈于社會各個領域,皆有著突出的成就;物質生活無慮,又懂得享受精神生活;重視生活的品味等。他們的存在,他們的思想,他們的要求與觀念,等等,激發並改變著中國社會的經濟文化及各個層面的發展,並産生著巨大的影響。這似乎是一個屬於他們的新時代。

  管勇的藝術,立足於上述,以藝術進行多面審視思考,深刻展現了作為中國社會之主體的人,在這一社會進程中所經歷的情感狀態與存在跡象:從疑問到迷惘到審思,最後進入一種思考並行動中的主體。他們從漂浮于空中到最終尋找到自己的一種歸屬感。他們遊蕩在中國社會、文化的深層,強調著個體的獨立性、主體性與價值性,甚至強調著中國新的社會階層、精英所應具有的理想、角色、價值觀與責任感,他們已不僅僅是一種富足的存在,他們應有自己的歷史責任感與精神象徵性。

  管勇的藝術語言是獨特的,並具有強烈個人創造性語匯特徵,有一種與當下藝術格格不入的另類感覺。

  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形象啟發于具有“知識權力”象徵意義的“筆型”。 筆與人物造型及其身份、功能相輔相成。人物那有意拉長的體型,那模式化的髮型,那高貴、挺拔、獨立、冷峻、剛直不阿的精神氣質,似乎是筆的另類隱喻象徵。在管勇的畫作中,人物有著一個從以前胖乎乎、略帶些呆滯茫然的形象,走向現在一種瘦長體形、高貴冷峻、莊重沉思、強調個體獨立性形象的轉變過程。如果説前者形象更加展現出自我空洞和喪失獨立的主體,正處於虛無、迷惘甚或焦慮的狀態;而後者,即近期完成作品中的個體人物形象造型,更加強調了主體的質疑、省思、獨立、自主,處於一種思考而行動中的狀態,似乎正積極地融入並影響著他所在的這個時代。這一過程仿佛昭示著中國當代人的一種自身主體意識及狀態的轉變過程。展現著藝術家對這個時代中

  而其他一些與人物相關的重要符號,如紅幃帳、紅皮書(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書是被打開的,而且是空白的)、紅圍巾(或紅領巾)、紅墨水等。它們雖有一些中國五、六十年代的文化跡象,但在管勇的作品中,卻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一方面,這些符號給人的感覺及其象徵意義是完全不同的,它們越來越抽象而空洞,似乎有種被抽離的感覺,如畫中全是空白書頁的書,不再本質性地強烈左右或深深影響著畫中人物,也許畫中的人物正在省思質疑,並思考(散落零亂的煙蒂提醒著這一點)如何用紅墨水去強化而醒目地標示抒寫,如何在傳統體制下振興作為社會主體之人的價值觀與社會責任感;另一方面,這些大面積的紅色及其符號又張顯著一種強烈的力量感,一種積極向上、鼓舞人心的倡導。紅色歷來是中國的代表性顏色,具有代表喜慶、代表國家的特點。這暗示著:也許立於這一強烈穩固的根基之上,才能更好的去開拓奮進、去省思抒寫。

  色彩上,以紅、黃、黑為主,源於藝術家所出生成長的獨有民族文化之根。“紅色”在中國,具有強烈的民族性與內在心裏經驗性,它深深沉澱在每個中國人的心裏,並佔有很大的面積。同時,大面積刺目的紅色給予強烈的視覺張力和心靈震憾感。而“黃色”,在中國,具有特殊意義,即它是中華民族的象徵,而更淺顯而表面上的意義,它更多是與中國的黃河、黃土地、中國人的膚色是黃色相關。“黑色” ,在古代中國是眾色之王,也是中國古代文化史上單色崇拜最長的色系。而中國傳統繪畫中所強調的對黑色的運用,蘊含著老莊以及禪宗的哲學內涵。進一步賦予畫面高貴、肅穆、神秘、深沉的氛圍。色彩以單純的紅、黃、黑三色為主的運用,富有強烈獨特的中國文化象徵意義和審美品格,強化了藝術家對當代中國及中國人的關照思考。然而也在某種程度上,更映射出當代人在審美理想上追求視覺的衝擊力、心靈的震憾力。

  總之,管勇的藝術,選用了蘊涵特定意義及審美的符號和色彩,創造出獨具個人語匯特徵的人物形象造型,從而形成了他自己鮮明而強烈的個人藝術面貌。這些直觀且略帶些符號化特徵的形象及鮮亮刺目的顏色,突出了管勇作品的風格樣式和語匯特徵,也突出了藝術家對當下時代、當下問題、時代主體的多面省思與關注。

  回首中國以前時代,每一社會轉型或思想變革時代,生活其中的人之主體總會深受影響,也總會涌現許許多多的多面審思、引領時代、獨領風騷之士。如春秋戰國的諸子百家;魏晉時期的“竹林七賢”;及宋元明清的文人賢士。而這些人士,在中國古代人物畫中也一再被描繪。再看管勇的繪畫,那與人物及其品格、精神追求相關的物象:筆、紅幃帳、紅皮書、紅圍巾(或紅領巾)、紅墨水等;那空曠、虛無的空間;那隸屬時人所著的特定裝束外貌;那些時人的主體性、愛好、價值追求等等,似乎仍有一些今與古的交相響應。

  目睹一幅幅作品,凝視一個個一組組畫中之人,與畫中每一個人物對話交流之時,那些個體(主體)的疑問、迷惘、省思、沉重與責任,更加觸動著我們的心靈,人的一種獨立性、主體性、價值性,存在的一種責任感與自我精神象徵性,躍然于畫面之上。藝術家對這個時代中的人、那些新的社會階層的現狀與存在跡象及思考,亦滲透其中。多元時代及中國社會轉型期給予當代人的這些影響,深深體現在管勇的藝術中,他將對時代的思考植入到其藝術中。

  誰的新時代,似乎答案就在其中。

  此次展覽將全面整體呈現藝術家管勇的藝術面貌。希望本次展覽讓你徜徉于藝術家獨特的藝術語言與風格之時,更體味到藝術家的創作理念與主題,以及他對中國社會當下性、時代性的現象問題的關注與思考。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昵 稱 匿名

 

相關文章
· 多倫現代美術館館長陳九先生
· 彭讚賓 多倫美術館參展作品
· 上海多倫現代藝術館—升溫展
· [專稿] 上海多倫現代藝術館 升溫展
· 上海多倫青年美術大展

藝術中國 | 廣告服務 | 招聘資訊 | 聯繫我們 | 合作夥伴
版權所有 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artchina@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