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周巍峙12日淩晨在京逝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9-12 19:52:30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周巍峙

9月12日淩晨4時34分,中國文聯名譽主席周巍峙在北京醫院逝世,享年98歲。

周巍峙,男,漢族,1916年6月生,曾任西北戰地服務團指揮、主任,華北聯合大學文工團團長、天津市軍管會文藝處副處長、處長,文化部藝術局辦公室主任兼戲劇音樂處處長,中國舞協副主席,中國曲協副主席,文化部黨組成員、藝術局副局長、局長,中國音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文化部副部長、黨組副書記、黨組書記、代部長,中國文聯主席等職,是中共八大、十二大代表,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七屆全國政協常委。

著名的音樂家,主要作品有:《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守土抗戰歌》、歌劇《不死的老人》等,著有《年方九十——周巍峙文集》、《周巍峙聲樂作品選》等。組織支援“搶救和保護中國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産工程”、“中國民間文化保護工程”、“全國民間文化遺産搶救工程”,組織編纂出版了十部《中國民族民間整合志書》和三套《民間文學整合》。

周巍峙出生於江蘇東臺一個貧民家庭,周巍峙幼時家境貧寒,少年失學。5歲時他由祖父領著進了私塾,在東臺昆劇團敲鑼打镲的祖父經常帶童年的他去茶館裏聽書,從小時候就領略了民間文化習俗,耳濡目染,與民間音樂結下不解之緣。童年的他就這樣潛移默化地吮吸著中華民俗文化。9歲那年,周巍峙進入小學三年級讀書,在校期間,他以清純悅耳的歌喉,動聽美妙的歌聲,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讚譽,他唱得最多的是悲壯的《蘇武牧羊》。1926年,10歲的周巍峙隨著在國民革命軍當官參加北伐戰爭的父親赴紹興、上海等地,初步參與了革命歌咏運動。1930年他14歲時,在上海《申報》圖書館參考資料部當練習生, 次年在戈公振主持的《申報》圖畫週刊部當秘書。

上海“一·二八”事變後,周巍峙轉到鄒韜奮主持的《生活日報》籌備處當文書,不久《生活日報》被扼殺,鄒韜奮將他介紹給李公樸,任李公樸私人秘書。在李公樸的指導下做青年工作,並開始在《申報》發表文章,宣傳抗日進步思想。1934年,他深切感悟到舊社會太多不平,太多黑暗,決心以大無畏的精神與舊社會巍然對峙,從此,他改名周巍峙。

受進步思想影響,風華正茂的周巍峙嚮往革命,追求真理的激情與日俱增。1934年至1937年他便在上海從事左翼文藝活動及進步出版工作,並參加了中國共産黨領導的“蘇聯之友社”音樂組及上海文化界救國會、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業餘合唱隊和歌曲研究會等組織,擔任中國歌曲作者協會執行幹事。組織領導了新生合唱隊、女工合唱隊、新生口琴隊等許多群眾音樂團體,從事救亡歌咏活動及其他革命工作。1937年9月,他在山西臨汾參加了八路軍,1944年4月,周巍峙率西北戰地服務團回延安,直至全國解放前夕。

周巍峙積極參加中國文聯組織的評獎辦節和“送歡笑、走訪基層”、“晚霞工程”、“彩霞工程”、“朝霞工程”、“百花迎春——中國文學藝術界大聯歡”等重大文藝活動;大力倡導“德藝雙馨”,努力推動文藝理論建設和文藝隊伍建設;多次帶團出訪,參加大型對外文化交流活動,拓展對外民間文化交流渠道。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