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中國當代數字藝術展在今日美術館開幕(圖)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4-01-09 19:11:07 | 文章來源: 藝術中國

展覽開幕式現場

2014年1月9日,由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和今日美術館主辦、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支援、吳為山策劃、王端廷執行策劃的“中國當代數字藝術展”開幕式在今日美術館2號館舉行。作為我國最高美術研究機構,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走過了六十個春秋,在新中國美術發展的不同時期都有大量重要研究成果,對中國現當代美術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引領作用。

為了進一步加強當代藝術研究,文化部于2012年4月24日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設立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這是一個規劃並組織實施當代藝術重大學術課題研究、開展當代藝術研究成果推廣併為政府制定藝術發展戰略規劃和相關政策提供學術諮詢的國家級藝術研究機構,是文化部利用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的專業資源優勢而建立的開放性學術研究平臺。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成立一年多來,開展了年度課題發佈、評審和立項,舉辦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影響的學術研討活動。“中國當代數字藝術展”是中心支援的第一個學術研究展。

展覽執行策展人王端廷接受藝術中國採訪

數字藝術是純粹由電腦生成、既可通過互網傳播又可在實體空間展示、能夠無限複製並具有互動功能的虛擬影像或實體藝術。它起源於1985年,迄今只有29年的歷史。作為最新藝術門類,數字藝術不僅是近年來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和聖保羅雙年展等大型國際展事最主要的展示內容,也是網路時代各國藝術家爭奪話語權比拼影響力的重要領域。

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所長、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主任吳為山接受藝術中國採訪

由於數字藝術起源較晚,加上使用硬體和軟體亦即技術工具的相同,我國的數字藝術與國際藝術界基本上是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近年來,我國大量數字藝術家亮相國際藝壇,其傑出的創作成果受到國際學術界的關注。各大藝術院校紛紛成立相關教學機構,政府也將數字藝術作為重要文化産業予以大力支援,數字藝術在我國已經呈現出迅猛發展的良好勢頭。但是,由於數字藝術的展示和宣傳尚不充分,普通民眾對這一新型藝術的認知度還不夠高;又由於評判這一新興藝術的知識和理論準備相對滯後,數字藝術的學術研究在我國幾乎處於空白狀態,對中國當代數字藝術的整體面貌及其在國際當代藝術中的真實地位,我們還缺乏準確的把握和客觀的判斷。另外,我國的數字藝術是一個尚未被完全商品化的品種,其學術研究和推廣尤其需要有關機構和學術界的支援。

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館長王璜生接受藝術中國採訪

為此,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根據國家當代藝術研究中心總體研究規劃和2013年工作計劃,經中心專家委員會全體22位專家評審,最終選定卜樺、崔岫聞、馮夢波、金江波、劉茜懿、繆曉春、邱黯雄、吳俊勇和張小濤9位國內最具影響力的數字藝術家,主辦“中國當代數字藝術展”,展示這藝術家近年來完成的最有代表性的虛擬二維和三維動畫作品。

四川美術學院新媒體藝術系主任張小濤接受藝術中國採訪

虛擬是數字藝術本質屬性,也是這次參展作品的共同特徵,但是我國數字藝術家一開始就形成了個性化的藝術風格。無論是創作手法還是藝術主題,這些參展藝術家都有彼此不同的追求。從題材上,有人關注歷史,有人描繪現實,有人探究哲理,有人揭示夢境。從手法上,有人擅長三維圖像塑造,有人偏愛水墨動畫製作,有人致力抽象形式探索,有人注重互動效果生成。人類精神世界、日常社會生活和外在物質世界都展現在數字藝術的虛擬天地中。中國當代數字藝術已經呈現出風格多樣化的格局,而這次參展藝術家則分別是三維動畫(繆曉春、張小濤)、二維動畫(卜樺、劉茜懿)、手繪和水墨動畫(邱黯雄、吳俊勇)、抽象動畫(崔岫聞)和互動媒體(馮夢波、金江波)方面的代表人物。

本展覽是我國官方學術研究機構第一次舉行的關於數字藝術的大規模專題展覽活動,必將對這門藝術的繁榮和發展起到積極而巨大的推動作用。

展覽學術研討會現場

在展覽開幕式之後,學術研討會在2號館展廳內舉行,展覽自1月5日開始至2月24日結束。

卜樺作品現場

1   2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