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資訊> 新聞

美術館五大女當家謝素貞、薛梅、王薇、欒倩、王小慧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12-20 16:38:13 | 文章來源: 外灘畫報

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深圳總館和華·美術館的館長欒倩、今日美術館前館長謝素貞、龍美術館館長王薇、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CEO 薛梅

她們都是佩吉·古根海姆在中國的追隨者

1979 年,81 歲的佩吉死於威尼斯。此後,她的叔叔所羅門·古根海姆創建的基金會將其捐贈的現代藝術收藏以及容納藏品的威尼斯豪華住宅,做成了佩吉·古根海姆美術館,專門存放她收藏的 300 多張超現實主義和早期戰後美國“姿態風格繪畫”。佩吉·古根海姆成為 20 世紀西方現代收藏藝術無法忽略的人物。

她的傳奇故事,曾激勵過一代代西方現當代藝術女藏家和女藝術館長。1960 年起,美國南加州藝術圈開始涌現一批獨立的、敢發出自己聲音的女藝術館長。這股風沿著太平洋,從美國西海岸吹到了中國。前不久,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館群(簡稱 OCAT)深圳總館館長欒倩去台灣參加美術館研討會發現,“坐下一看,一桌子都是女的。”

前古根海姆館長托馬斯·克倫斯去上海參觀龍美術館時,心中記挂著兩件事:一是看看傳説中的鎮館之寶:乾隆紫檀龍椅;二是見見王薇:龍美術館的女館長。遺憾的是,他見到了龍椅,卻錯過了王薇。

作為策展人、藝術評論家,凱倫·史密斯在中國呆了將近 20 年,她也深深感受到,中國從未有過現在這麼多的美術館女館長。“上世紀 90 年代時,美術館裏的工作人員幾乎全是男性。”現在,凱倫·史密斯也成為 OCAT 西安館的女性館長。

在凱倫·史密斯看來,女性自身的特質確實能在美術館日常工作中發揮效果。同時,以性別差異去分析男女美術館長這兩個族群顯得有點過時。“許多女性館長身上也充滿著傳統的男性特徵:果斷、魄力等,以及內在對藝術的激情。”

不論男女,中國的美術館長擁有同樣濃重的時代印跡和成長的煩惱。其一,發展迅速。2012 年,全國美術館包括民營美術館在內共 400 余家。民營美術館迅速成長,多集中于北上廣,拿上海為例,2005 年以來,在上海正式註冊登記的民辦非企美術館共有 10 家;具有美術館功能、由其他社會力量興辦的有 8 家,這些民營美術館主要集中于浦東新區,並更多關注現當代藝術。其二,中國早期民營美術館多脫胎于房地産。”“中國首家民營美術館‘今日美術館’當年第一次的展覽場地即是售樓處,在此基礎上才完善成一個美術館。” 成都當代美術館館長呂澎如是説。

這些特性決定了美術館掌門們會遇到如此境況:建立了美術館,開館做了展覽,然後美術館水準就下降了,很快資金就沒有了,投資者失去了耐心……

如何活下去,成為民營美術館乃至全國所有美術館面臨的首要問題。正是在這種背景之下,越來越多非專業出身的館長,憑藉自己所長,在當下的美術館中發揮作用。如 OCAT 深圳館館長欒倩,一直在華僑城集團負責行政管理工作,她將資産過千億央企的管理經營挪移至美術館裏;又或者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首席執行官薛梅,從奢侈品零售行業進入美術館,最終成為 UCCA 的女當家。這似乎是中國民營美術館獨有的現象,因為在現實條件下,運營的意義顯得尤其重要——先活下來。藝術性和商業性,孰重孰輕?

凱倫·史密斯眼中的英國美術館,也開始意識到“存活”的重要。原本慈善性質的美術館不能涉及營收業務,美術館內餐廳和商店外包。金融危機後,慈善基金和政府補貼越來越少,美術館也開始“自我造血”,將餐廳和商店收回自己經營。而中國民營美術館則早早踏出了這一步。

美術館的盈利衝動,部分解釋了謝素貞在中國的困境與尷尬。台灣出生的她資歷豐富,觀念創新,她在台灣做當代藝術展,觀眾排隊參觀。但她在今日美術館卻只做了任期 10 個月的館長,她的“國際化”和“專業化”在中國本土屢屢受挫。

“美術館是觀念的家”,普魯斯特曾充滿詩意地如是比喻。也有人比喻,每個美術館長的內心都掙扎著一個藝術家的靈魂。這正是美術館長不同於公司 CEO,更為獨特的一面。《外灘畫報》這期嘗試通過 5 位極具代表性的國內當代美術館的女當家人的故事,分享她們在美術館裏的故事,她們的堅持與困境。

一、著名策展人謝素貞:“女館長專業戶”的遊俠夢

謝素貞

從台北美術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到民營的今日美術館,謝素貞堪稱“女館長專業戶”。作為著名策展人,謝素貞創下許多傲人成績,比如讓台灣民眾第一次排隊進美術館看當代藝術。她是一個充滿奇思妙想的女人,以大膽著稱,比如她想在美術館商店裏賣陳丹青的情書、張曉剛的頭髮。她有一個願望,“做一個足以傲世的中國美術館”。

二、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CEO 薛梅:美術館來了個“薛拉拉”

薛梅

現年 40 歲的薛梅是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CEO。從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零售總監到 CEO,薛梅只用了 2 年。從買設計師張達的包袱皮到“設計師設計的奢侈品”,她一手做大了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的藝術商店,她説是“突然發現挖到了一個金礦”。至今,她還笑稱自己是個兼職時裝買手。因為表現出色,2011 年,她被尤倫斯先生挑中升任 CEO。“美術館裏有個 CEO 是很奇怪,但別人一看這個稱謂就知道所有商業運營找他,館長一定是學術方面的。”

三、美術館館長王薇:富豪太太的藝術“變形記”

王薇

幾年前,王薇的名字還僅僅和她的先生、收藏大鱷劉益謙聯繫在一起。2003 年後,王薇走上自己的收藏之路。2009 年,她用自己收藏的“紅色經典”油畫辦了“革命的時代”展。2012 年 12 月 18 日之後,年近 50 歲的王薇多了一個身份:龍美術館館長。她説自己的性格很像她媽媽,幹練,獨斷。“我這個人做事非常執著,説好做這件事,我就一定要把它幹成。”比如買地改建美術館,“我一個人自作主張,最後還是努力做下來了。”在收藏上,王薇的執著與獨斷盡顯無遺。她對看中的畫作喜歡用四個字:志在必得。

四、華僑城當代藝術中心深圳總館和華·美術館的館長欒倩:從法律人到美術館館長

欒倩

從何香凝美術館辦公室主任算起,欒倩在美術館已經工作了 15 年。從企業轉向美術館,欒倩説她在經營管理轉換的過程中小心謹慎,這樣的風格或許源自她多年來從事行政管理工作的經驗,也或許是因為她學法律出身。從檢察院到美術館,説起成功的秘訣,她顯得雲淡風輕。“如果給自己留後路,事情就永遠做不成。要做的就是向著目標推進,逐條落實。”

五、王小慧藝術館館長王小慧:一次藝術館的跨界嘗試

王小慧

王小慧學建築出身,又是中國第一代室內設計的研究生。她不僅拍照片,還導電影、做雕塑、做裝置、做影像、做設計、做行為藝術和新媒體藝術,“我不願意別人叫我攝影家,更願意稱作藝術家,確切點説是跨界藝術家。”這一次,她在蘇州老宅裏設計建造了一個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藝術館:王小慧藝術館。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