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青年藝術100·藝術中國沙龍第六場
沙龍主題:
《影像藝術的公共體驗觀》
嘉賓:
吳秋龑(藝術家,策展人,2011及2012年度青年藝術100評委)
莫偉康(藝術家,策展人)
主持:
韓宇鐘(“青年藝術100”策展人、藝術中國特約主持人 )
藝術中國:首先請兩位藝術家談談這幾年影像藝術作品有什麼變化?為什麼偏重影像策劃?
吳秋龑:這幾年的影像作品是一個文化內涵由內而外滲透的過程,這種循序漸進對藝術來説是長線的、好的發展。而我做影像策展人是機緣巧合,這和知識結構有關,覺得在影像方向發揮更自如一些。
莫偉康:這次“青年藝術100”項目邀請了港澳臺地區的青年藝術家專門做影像展覽是非常好的交流機會。港澳臺地區的影像作品對於內地而言帶有一點地域風格。
藝術中國:吳老師,您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您策劃影像展覽的思路嗎?
吳秋龑:我更關注影像作品背後的關係,在這種探討下也注意到媒介本身的特質,比如傳播性。
首先,從公共體驗上講,攝影是從西方誕生的處在西方的語境裏,這是一個不能回避的一個問題。我們一直在使用外來的手段,我們到底能駕馭多少,是不是我們想要的?這些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其次,影像技術帶來一種快速的更替,這種變化會使我們在快速往前走的同時願意回憶我們失去了什麼;另外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是,在公共語境下的新媒體該怎樣生長。今天當代藝術的影響是不是我們需要的?可能只是一部分人需要。那麼,在什麼維度上是普通民眾需要的?這是我們在面對觀眾時需要思考的問題。
藝術中國:很多人在談到影像和當代藝術時都會困惑,大眾在面對當代藝術時該如何欣賞?
吳秋龑: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從三個角度考慮。首先,藝術家及藝術作品要給觀眾以層次,給觀眾一個合理的體驗空間。這種層次是一種引導性質的,而不是強制的;另外,在作品面貌上要給觀眾新鮮度,在後期還要有思考,同時不能回避民眾的價值觀和藝術家的價值觀不會非常一致;最後,只有藝術創作是鮮活的,在觀眾中間的,觀眾才會覺得是立體的,才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藝術中國:大陸和港澳臺影像藝術有什麼區別?
莫偉康:國內的影像藝術家影像作品範圍更寬一點,港澳一般以觀念影像為主,他們大多以影像作為載體,純粹技術性的影像藝術比較少。在澳門,國外的藝術家比較多,80年代末國外藝術家將獨立電影帶入澳門。2000年左右才有多媒體這個稱呼。大陸和港澳臺最大的差距可能在傳播媒介上。港澳藝術家的作品都會傳到YouTube ,但是國內藝術家沒有這樣的習慣,所以很多作品很難看到。
吳秋龑:分門別類的看差別不是很大。但是這樣就會有一個問題,我們本身的民族特性在哪?香港主要受歐洲的影響,台灣和美國的交流多一些,這些影響是不可逆轉的,這會讓藝術家走到一個新的起點。所以我在選擇作品上會思考這個藝術家未來的可能性在哪。創作背後的歷史觀,是不是可以很開放的和周圍去交流,而不是完全封閉的釋放自己的情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