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安迪·沃霍爾亞洲巡展8月底在京展出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5-09 09:32:51 | 文章來源: 新京報

安迪·沃霍爾《自拍像》。

《自畫像(銅版紙上墨水)》。

安迪·沃霍爾到底是誰,藝術家?電影製片人?搖滾樂作曲者?交際草?迷戀浮華時尚的虛榮的人?也許,一千個觀眾會有一千個安迪·沃霍爾。日前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舉辦的這個“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展讓觀眾有機會定義自己心目中的安迪·沃霍爾。該回顧展歷時3年,席捲亞洲幾大重要城市,是亞洲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安迪·沃霍爾回顧展,其中上海展雲集了400多件作品,7月28日結束後計劃于8月底來京展出。

亞洲巡展紀念去世25週年

“在未來,每個人都可以成名15分鐘”,國際藝壇超級大明星安迪·沃霍爾此次作品為亞洲觀眾再度演繹了這句名言。去年開始,為了紀念沃霍爾去世25週年,由安迪·沃霍爾美術館策展了此次巡迴展。

近日,該巡迴展移師上海,繪畫、攝影、絲網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類形式的400余件展品構成了亞洲最大規模的沃霍爾回顧展,展品均由位於藝術家家鄉美國匹茲堡市的安迪·沃霍爾美術館提供。

雲集《瑪麗蓮·夢露》等經典

記者從主辦方之一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了解到,此次展覽跨越沃霍爾從20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的藝術生涯,按不同時期分為四個部分:青蔥歲月、人在紐約、工廠時代、閃亮星光。其中,第三、四部分雲集了許多經典之作,包括最早期的《金寶湯罐》系列、最廣為人知的肖像畫《瑪麗蓮·夢露》和波普藝術代表作《布裏洛肥皂箱》、最後一個系列的《自畫像》等。

安迪·沃霍爾美術館館長埃裏克·夏納(Eric Shiner)指出,沃霍爾表現消費品例如亨氏番茄醬盒子以及表現瑪麗蓮·夢露的畫作早已深入人心。但在逝世25年之後,沃霍爾仍然是一個複雜的、經常被誤解的人物。此次我們很高興能把安迪·沃霍爾的生活、作品和創造天才呈現給亞洲的城市。這些豐富的藏品再次肯定了沃霍爾用他的生活和作品所詮釋的這樣一個概念——名聲稍縱即逝,唯有藝術永恒。

北京站將與博伊斯對話

在現代藝術史上,歐洲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博伊斯,美國人認為最重要的是安迪·沃霍爾,為此9月的央美美術館舞臺博伊斯和安迪·沃霍爾的對話就變得頗有意義。昨日記者了解到,“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展在7月28日結束上海展後,將巡展至北京,並於2014年到達東京。其中,北京展同期央美美術館還將於9月7日開幕“社會雕塑:博伊斯在中國”展。

中央美院美術館學術部副主任王春辰告訴記者,在央美美術館舉行的“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展將只展出沃霍爾的電影作品,而其他的繪畫、絲網印刷等作品則有望在國博展出(國博方面表示目前正在洽談),“大家對沃霍爾很熟悉,但了解得並不全面。雖然大家知道沃霍爾拍過電影,但很少看過,此次展出他的電影部分便是希望激發更多人的研究興趣。”

作為安迪·沃霍爾亞洲巡迴展最為特殊的是,此次北京站中沃霍爾還將與博伊斯進行“對話”,王春辰透露安迪·沃霍爾美術館館長知道後表示沃霍爾也曾創作過與博伊斯有關的作品,他將回美國找出並將特別帶到北京來展出,“安迪·沃霍爾和博伊斯是20世紀後半葉最重要的藝術家,他倆在20世紀都産生過重要影響。他倆的名字都已經是作品了,將其同期展出便會形成一種對話,”王春辰説長期以來我們看西方藝術以為是一個整體,但其實是具有多樣性的,類似安迪·沃霍爾和博伊斯就完全不一樣,由此此次對比就顯得更有意義。

安迪·沃霍爾(1928-1987)

安迪·沃霍爾成長于一個美國的移民家庭。大學畢業後前往紐約,是當時最成功的插畫師之一。1962年,舉辦了其第一個波普藝術展,展出《金寶湯罐》系列。上世紀60年代後期,他已成為美國波普藝術象徵。上世紀70年代他創立《訪談》雜誌,把藝術、時裝、電影、模特界和上流社會連接起來。之後又推出了《安迪·沃霍爾電視秀》等電視節目。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