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繪畫

亞洲最大型安迪·沃霍爾回顧展搶鮮看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3-04-23 14:08:41 | 文章來源: 99藝術網

沃霍爾《時間膠囊》
 
2013年4月19日,亞洲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安迪·沃霍爾回顧展,在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啟動布展。

據主辦方透露,亞洲有史以來最大型的安迪·沃霍爾回顧展“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即將於2013年4月29日正式開幕。“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由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和美國安迪·沃霍爾美術館聯合主辦,紐約梅隆為首席贊助,尼古拉斯·錢伯斯和龔彥為策展人。

據美國安迪·沃霍爾美術館的展覽部主任Jesse Kowalski介紹,“‘安迪·沃霍爾:十五分鐘的永恒上海站’展覽將根據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場館特點量身打造,展品也將比香港站更多。本次展覽將展出400多件安迪·沃霍爾本人創作的作品以及有關安迪·沃霍爾的文獻資料。另外,展覽現場還將安排特別空間播放安迪·沃霍爾拍攝的電影《帝國大廈》以及其他一些實驗影片。”

《時間膠囊》是一系列時間跨度為30年的展品——從20世紀六十年代早期一直到沃霍爾去世時的1987年,由612個箱子組成(主要是標準尺寸的紙板箱),沃霍爾一般用這種箱子來放置他日常生活中使用過的物品。在搬入百老彙860號期間,沃霍爾想到利用紙皮箱創作一系列“時間膠囊”,以處理工作室和辦公室的雜物。他把日常繁瑣的信件、雜誌、報紙、禮物、相片、公司記錄及其他物品挑選一部分放入紙箱。這些資料給人們提供了一個獨特的視角去了解沃霍爾的私人世界,以及藝術家所處的社會和藝術文化環境。

展覽跨越安迪·沃霍爾從20世紀40年代至80年代的藝術生涯,按不同時期分為四個部分,共展出繪畫、攝影、絲網印刷、素描以及雕塑等各類作品共四百多件,代表作品包括:《金寶湯罐》(Campbell’s Soup Can,1961年)、《伊麗莎白·泰勒》(Silver Liz,1963年)、《傑奎琳》(Jackie,1964年)、《瑪麗蓮·夢露》(Marilyn Monroe,1967年)、《自畫像》(Self-Portrait,1986年)等。

其中,第一展區名為“人在紐約”,主要展出沃霍爾五十年代的作品。第二展區名為“工廠時代”,該展區展出了多件沃霍爾的經典之作,包括最早期的《金寶湯罐》系列、最廣為人知的肖像畫《瑪麗蓮·夢露》和波普藝術代表作《布裏洛肥皂箱》等。而該展區另一引人矚目的作品是由沃霍爾原創的《銀色雲》裝置,《銀色雲》是個放滿銀色氣球的房間,觀眾將從漂浮于半空的銀色氣球之間走過。

此外,電影也是沃霍爾這時期極其重要的創作內容。除了展示沃霍爾在繪畫和版畫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該展也將呈現沃霍爾電影的經典之作《帝國大廈》(1964),這部長八小時的電影,以紐約帝國大廈為拍攝對象,揭示了他對年輕一代電影製作人和錄影藝術家的持續影響。

第三展區名為“閃亮星光”。對沃霍爾來説,七十年代是個極為精彩的時代。他搬到紐約百老彙860號一間較大的工作室,他所創立的《訪談》雜誌,把藝術、時裝、電影、模特界和上流社會連接起來。隨著他的社交網路日漸廣闊,大量社會名流、娛樂界紅星等各類客戶的肖像畫委託訂單紛至遝來,第三展區就是介紹沃霍爾這時期的創作。該展區除了展出大量名人肖像畫外,也包括沃霍爾的自拍像。每張絲網印刷肖像畫都是源於一幀寶麗來照片。

第四展區名為“人生苦短”。八十年代標誌著沃霍爾藝術事業的頂峰,他不但選擇與聲名鵲起的年輕藝術家合作,也開始嘗試在藝術之外創業。他先後推出了《安迪·沃霍爾電視秀》及《安迪·沃霍爾的十五分鐘》兩套電視節目,參與美國綜藝節目《週六夜現場》,為搖滾樂隊製作音樂片,並在時裝秀及無數平面和電視廣告中亮相。第四展區展示了大量沃霍爾出席社交場合時拍的照片、巨型畫作《反射》以及他最後一個系列的《自畫像》。

該展覽是一項亞洲巡展計劃,所有展品皆來自美國匹茲堡安迪·沃霍爾美術館,展覽途經新加坡、香港,現來到上海,不久之後將巡展至北京,並於2014年到達東京,共歷時27個月。

據悉,展覽將展出至7月28日。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