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與國家典藏
陳履生
中國國家博物館在民國時期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和新中國的革命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的基礎上,走過了百年的發展歷程,也見證了中國社會發展、變革、進步、復興的歷史進程。
1912年,辛亥革命的第二年,民國政府援引西方的博物館制度,將博物學帶進了公共文化領域。然而,經歷了20世紀前期的抗戰等動蕩歲月,實際上,到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博物館事業只是一個起步,到20世紀50年代,才有了新建的博物館單體建築。博物館對於國家文化的重要性這一基本的認識,是從改革開放以後才開始逐漸建立起來的文化自覺,而建立一個強大的國家博物館的文化自信,則以2003年正式組建中國國家博物館為標誌。由此來看,中國博物館的歷史和發展歷程非常有限,近十年來的發展速度卻突飛猛進。
從國子監到故宮的午門和端門之間,再到天安門廣場,博物館的館址更易,顯現出文化的時代走向。中國國家博物館不僅是國家文化的窗口,是對公眾進行教育的陣地,而且它處在國家政治中心所在的特殊位置之上,顯現出特殊的文化尊崇。
20世紀後期,全世界博物館都面臨調整、轉型和大發展的時期,在中國乃至世界範圍之內都有一些重要場館的建設。中國國家博物館2007年3月至2010年12月進行了改擴建工程,于2011年3月以嶄新的面貌對外開放,以近20萬平方米的建築成為世界第一大館。面對如此規模的國家文化殿堂,史無前例的挑戰是多方面的。因為位處天安門地區,其展覽、收藏、公共教育、學術研究、對外交流等專業功能,以及安保、服務等各個方面的職能都面臨著巨大的考驗。場館面積增大,功能擴展,尤其是免費開放之後,觀眾的數量大幅度增加,接待工作就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毋庸諱言,普通觀眾的素養反映了整體國民的素質,博物館的整體水準也反映了國家文化的大致狀況。
當中國國家博物館館內的觀眾,和館外天安門地區的遊客形成一個內外呼應的時候,人們可以看到博物館這一公共文化設施的力量。這就是文化的力量,這種文化的力量也彰顯了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因為有了這樣一個宏大的場館,才有可能去吸引中國乃至世界的觀眾;因為有了世界一流的硬體條件,才有可能吸引像達·芬奇、米開朗基羅、拉斐爾等大師的作品走進中國,中國的公眾才得以不出國門而大開眼界。
近十年的發展,讓國人看到了博物館在一個國家文化發展中所無法替代的重要性,看到了博物館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以及推廣國家文化方面所特有的超乎尋常的力量。基於國家的強盛,中國的博物館在世界上才有了與國家話語權相應的文化話語權,因此,在專業方面也傳達出了與國際博物館界在交流合作方面的自信。與世界上很多有著200多年曆史的博物館相比,中國國家博物館還年輕。目前,中國國家博物館有120萬件藏品,這是立館的基礎,只是與世界上一些大館相比還有差距,尤其是缺少國外的藏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國家博物館加大了國際合作的步伐。政府也加大了對於博物館的投入,加大了對於公共文化事業的投入,使博物館運作國際間的交流展等複雜的系統工程,有了基本的保證。
博物館在英國被視為最重要的教育機構之一。參觀博物館歷來是英國中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環節。如今在中國,博物館也開始了從孩子抓起的推廣工作。當孩子們把博物館作為終身的課堂,當人們向孫輩敘述這些文化的過往、文化的傳承時,博物館便顯現出了獨特魅力之所在。 (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