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國博副館長稱大衛打馬賽克沒必要 相信民眾素質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7-25 16:48:14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恰逢中國國家博物館百年大慶,昨日,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董琦在其辦公室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的獨家面對面專訪,在採訪中,他首度就“央視馬賽克事件”表態,“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我覺得國人素質30年來提高很多,大家看雕塑首先欣賞整個雕塑的藝術成分”。他還向成都商報記者介紹了100年國博與魯迅 的淵源,以及展館內諸多的四川乃至成都元素。

百年國博

魯迅是第一個捐贈人 捐了明代銅鏡

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官方網站的“百年捐贈”專題中,排在第一個的捐贈人是魯迅。昨日,董琦向成都商報記者介紹,魯迅在當年向當時的國博捐贈了一個明代銅鏡和一件瓷器,“那時的國博一無所有,魯迅也是作為支援。”不僅如此,魯迅還選定了最初館址。據悉,1912年7月蔡元培先生倡導成立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籌備處”,魯迅先生建議勘選國子監為國博館址,中國的國立博物館事業由此開始起步。1918年7月,籌備處遷址到故宮的端門與午門,1926年10月定名為“國立歷史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董琦介紹,魯迅當年所捐贈的藏品,已由國博捐贈給了北京魯迅博物館。

而對於現在國家博物館的捐贈標準,董琦表示,不管文物還是藏品的捐贈,“現在都要求具有國家級的收藏價值。”在董琦的微網志上,記者看到,一些網友也在聯繫國博,希望能捐贈出自己的藏品。

四川文物

《復興之路》包含20多個成都元素

在國博基本陳列“古代中國”裏,四川三星堆的青銅面具、青銅矛等佔據了展區相當大的面積,1957年成都天回山出土的擊鼓説唱俑也在其中,相當打眼。記者在現場聽到還有觀眾小聲交流,“都是四川的。”董琦介紹,“這些都是從四川調來的。”

大型基本陳列《復興之路》是目前唯一全面展示中華民族170年復興之路宏大主題的陳列展覽,共分為五個部分,陳列了1280多件套珍貴文物和870多張歷史照片。從四川機器局使用的子彈裝配機,到邛崍市羊安鎮村民議事會記事本、油榨鄉馬岩村民主理財“五瓣章”……《復興之路》包含了20多個成都元素。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在現場看到,大邑縣地主劉文彩1934年的賬本也作為文物展出,雖然中間一塊被挖掉了,但整體嶄新。來自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歷程中的代表性物品,被專門陳列在一個高大的展櫃中,共8件,包括北川中醫院宿舍墻壁上懸挂的指針停在地震時刻的時鐘,邱光華烈士的軍裝和飛行胸章,冒死空降茂縣的15名空降兵的請戰書等。

回應“馬賽克”

完全沒必要,要相信民眾的素質

對於近期中央電視臺在播放國博展覽中的裸體大衛·阿波羅雕像時,打開工賽克又在復播中去掉馬賽克的事件,董琦表示自己也在關注,“那是中央臺的原因,但我個人覺得完全沒必要,我覺得國人素質30年來提高很多,大家看雕塑首先欣賞整個雕塑的藝術成分。 ”

一段時間以來,名人故居保護問題在新聞中被屢屢提及,董琦表示,“我看到那些名人故居被拆除的新聞也會痛心。這個問題主要在於各方認識、重視程度不同。”他還特別提到,“成都在這方面保護得很好。”

義大利駐華大使館:

我們尊重央視的選擇

央視新聞頻道報道在京展出的著名裸體雕塑 “大衛·阿波羅”時,以馬賽克遮住雕塑的敏感部位,引發熱議。前日下午,義大利駐華大使館新聞官表示,雕像的隱私部位被打馬賽克,或許是中央電視臺為保護最敏感的觀眾群體所作出的選擇,“我們對此表示尊重,也很感謝他們的報道”。

新聞官介紹,此次展覽的舉辦,經意中雙方多年準備,可讓國家博物館的各個年齡段的參觀者欣賞到文藝復興時期,世界藝術史上最高形式表達的經典之作,屬於第一個“完全義大利模式”在義大利國土之外呈現,將在國家博物館展覽整10個月。此後,位於羅馬的威尼斯宮國家博物館也將提供類似的展覽空間,以展示中國的文化作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