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稱,隨著中國政府力推文化及經濟實力向世界水準發展,去年有395座博物館開館。
英國廣播公司報道稱,博物館快速增加現象主要是由新一代富裕的收藏者渴望展示他們的財富所推動的,他們也是為了彌補差距。在西方首都,由民間籌資的大型博物館很常見,而在中國卻不多見。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高級顧問郭建超正在協助建立一個藝術博物館,它將是造價約18億元人民幣的黃河藝匯的一部分。這是一個由私人投資的機構,計劃于2014年在中國西北部開放。
但開設博物館的進程充滿了意想不到的困難,且並不能確保成功。中國官方媒體3月份報道稱,上海有16傢俬人博物館,大多蹣跚前行。展示古陶瓷壺藏品的上海世華藝術館在運作3年後今年被迫關門。其擁有者趙月汀投資了200萬元,開發商之前承諾可免費承租5年,後來改變了主意。
報道稱,在中國,商業和文化利益經常重合。一些博物館往往與畫廊沒有什麼兩樣。在這裡,墻上的藝術品待價而沽。
此外,私人博物館在中國的迅速發展似乎對政府也有積極作用。大批民間博物館正在建造中,某些省市為私人博物館提供激勵措施和減稅優惠。
報道指出,參與香港論壇的私人博物館主和負責人的最大擔憂之一是,一旦博物館財力雄厚的創始人故去,博物館和藝術品會怎樣。
其中一名與會者説:“在中國,尊重博物館體系的歷史很短,這意味著我們依然缺乏管理和其他經驗,讓博物館能持續到下一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