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風生水起還是舉步維艱:蘇州私人美術館調查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6-07 10:00:26 | 文章來源: 《現代蘇州》

私人美術館的非私人問題

在採訪陳翰星伊始,他便告知記者:“辦美術館純粹是為了藝術,為了學術,本色美術館是完全免費的對外開放的公共藝術空間。”可是,這個美術館成立至今,一直在虧,未來怎麼辦呢?

“本色美術館在政策上得不到太多的扶持,也沒有吸納過任何社會的資金。”陳翰星告訴記者,他們館內捐款箱內的那點錢幾個月幾乎沒變,美術館日常的花銷依然靠他其他企業收入來貼補。

“曾經有一家自行車公司過來找過我們,談贊助美術館自行車的事宜,可是後來也不了了之。”陳翰星説這話時,臉上寫滿了無奈。

無奈歸無奈,不過,在他看來,私立美術館與公立美術館同樣是美術館,核心是其公共使命,而非GDP,本色美術館的立場不會變。“我將繼續堅持獨立的學術立場,通過各方面的努力,為觀眾呈現更為純粹的藝術性展覽。”陳翰星説道。

“資金只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美術館有沒有稀有館藏。”在高炳鑫看來,圓通美術館目前運營狀況良好得益於定位,得益於那些稀有的館藏。從張大千的稀有畫作,到世界獨一無二的紅山文化C形玉龍,圓通美術館的諸多藏品都震撼人心。

“從可持續發展來看,私人美術館的運營必須要考慮其他方面的盈利。”高炳鑫告訴記者,如果某位參觀者看中館中個別藏品,而且他的報價也符合藏品的價值,在符合國家法律的範圍內,交易藏品也無可厚非,藝術品的價值本身就在於傳播。

“馬未都的私人博物館在成立之初也是虧損的,後來發展了一些周邊衍生産業,運營壓力才有所緩解。”卜琪明表示,迫於運營壓力,如今他把一樓設為紅木藝術品,二樓設為“華雲軒”畫廊,三樓設張辛稼畫作(單純用來展示)。

“在承擔公共使命的同時,也要考慮到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卜琪明表示,光靠美術館的影響力吸納社會資金,在目前的環境下,可能性似乎很小。

“國外的非營利性美術館40%左右資金由政府撥款,只要你是合法註冊的就會有撥款,但中國沒有。”某位業內人士如是表示,政府對私立的非營利性美術館還是不夠重視,應該有更多政策、資金上的扶持。

路在何方?

經濟基礎肯定是私人美術館存在的前提條件,卻並非唯一條件。事實上,隨著中國私人美術館的發展,許多業內人士突然認識到,美術館自身面臨的問題其實更值得注意。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整個全國來看,私人美術館既沒有能力去完成國民藝術素養的提高,也沒有相應的政府鼓勵措施,因此,在生存狀況來説,運營困難是情理之中。而之所以私人美術館還呈現出一種逐漸生溫的現象,還是許多藝術家們主觀上的理想在支撐。沒有國家立法、政策、資金的支援,私立美術館存在和支撐的確不易。

“目前大量國內的美術館還不夠專業。”楊文濤認為,中國私人美術館還處於初級階段,有不少地方值得商榷。比如,國內的私人美術館,往往以商業為主,純粹做學術的美術館比較少,很多主要以畫廊功能為主。

不難看出,私人美術館的發展限制,也來自自身的藝術經營體制的不完善。從收藏藝術作品的學術定位、美術館非盈利性、美術館管理和經營人員的許可權分工等方面,國內投資人都不具備非常明確的規範認識和運作知識、技能,這也是限制私立美術館發展的重要因素。

反觀國外,私人美術館是有體制上的保證的,從藝術收藏定位、投資保證到管理經營運作方式的規範化,使一些小型的私人美術館具有了鮮明特色。

蘇州經濟的發展得益於創新的模式與機制,而私人美術館的發展又何嘗不可?蘇州私人美術館成長初期跌跌撞撞,前方更是路漫漫,不過,未來仍值得期待。

商人與私人美術館

有的商人是懷揣藝術理想去打造一個公共文化平臺的藝術家,有的商人是以藝術之名進行暗箱操作獲取利益的漁利者……私人美術館在今日,似乎總與商人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私人美術館館長是商人還是藝術家?卜琪明的回答是“熱愛藝術的商人”,高炳鑫的回答是“研究藝術文化的商人”,陳翰星的回答是“推廣藝術文化的商人”。回答雖不盡相同,卻有同樣的一個詞——商人。因為熱愛,他們鎖定了私人美術館;因為藝術,私人美術館對 “商人”的身份又有了另一種定義。

忠於藝術本身

在採訪陳翰星的過程中,陳翰星反覆提到“忠於藝術的學術性”來形容自己對本色美術館未來發展的要求。這位身著一身素衣的館長,看似很普通,其實他不簡單,用他的話説“香港有很多報刊雜誌報道過他的商業成就”。

陳翰星藝術系科班出身,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後較早經商的人,完全與中國的發展同步……陳翰星對自己商人經歷輕描淡寫。談及藝術文化推廣和建築設計,他的見解深刻而獨到,侃侃而談間流露的是為推動當代藝術發展而不計回報的無限熱情和投入……

“等會去買一些點心,再去準備杯子,今天晚上有展覽。”陳翰星告訴記者,今晚本色美術館將有兩把古琴展覽。一把名為松雪琴,是北宋時期的仲尼式古琴;另一把名為聽松琴,是清末時期焦葉式古琴。同時,我國知名古琴演奏家茅毅和南音樂器演奏家曾家陽將演奏《陽關三疊》、《梅花三弄》等多首經典曲目。“這樣的活動還不是很大,不算太忙。”陳翰星對本色美術館的展覽很重視,無論是大展覽,還是小活動,他總是親力親為。

“本色美術館一直在虧,之所以能堅持到現在,是因為我背後有其他一些産業給予支撐。”陳翰星坦言,要是沒有這些産業的支撐,本色美術館現在應該倒閉了。“這麼些年下來,經歷了很多困難,也曾想過要放棄,但是始終不捨。”陳翰星告訴記者,創辦本色美術館,家人沒有一個人支援他的,之所以走到現在,源於熱愛。

他有不少朋友問他為什麼不發展一些相關藝術産業,而他總是這樣回答“要保證學術的純正”。在他看來,藝術的純粹、學術的公正比什麼都重要。

一邊藝術,一邊商業

“商人與私人美術館是分不開的,要保證私人美術館健康可持續的運作,必須有商人才行。私人美術館離不開資金,更離不開商人運營的智慧。”高炳鑫認為,商業支援美術館,沒有了商業,就沒有新的藏品,藏品在傳播,私人美術館的文化也在傳播。

高炳鑫並不避諱談商業問題,在他看來,如果沒有能力去經營商業的話就沒有能力經營私人美術館;而有能力經營美術館,使之成為一種力量去支援商業的時候才能讓私人美術館發展的更好。

在採訪的過程中,高炳鑫的手機不時響起。有的是諮詢他玉器鑒定的,有的是看中館中藏品的……“稀有藏品我是不會轉讓的,它是無價的,這些藏品有極其重要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高炳鑫説道。

“圓通美術館運營狀況良好。”高炳鑫表示,私人美術館在擔當社會責任的同時,藝術品交易在陽光下運作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可以收穫一個朝陽産業。不過,他也表示,藝術品交易市場的確需要不斷的完善與規範,私人美術館也有很長的路要走。

與高炳鑫有同樣看法的是卜琪明,雖是一個80後,但對於張辛稼藝術館的發展,他有自己的看法。“有些商人有資本,為了藝術理想,不在乎虧損,但是對於一個年輕人而言,我虧不起。”卜琪明表示,私人美術館可以一邊藝術,一邊商業,兩者可以共生共存。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