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資訊 > 新聞

梁思成學生、著名古建築學家羅哲文辭世 享年88歲

藝術中國 | 時間: 2012-05-16 08:20:31 | 文章來源: 京華時報

2005年10月27日,羅哲文接受本報專訪。(資料圖片)本報記者胡雪柏攝

前天,我國著名古建築學家、長城研究專家羅哲文在北京與世長辭,享年88歲。

斯人已去,但熟悉他的人仿佛依舊能看見他騎在毛驢上,聽到“噠噠”的聲音隨著八達嶺長城一起蜿蜒。

這一生到底上了多少次長城,羅哲文自己也記不清,但他還是遺憾沒有真正地走遍長城的每一個角落。“長城真的太長了。”羅哲文曾感慨。

訃告

遺體告別20日舉行

昨天,國家文物局官方網站發佈訃告:中國共産黨優秀黨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八屆全國委員會委員,我國著名古建築專家、國家文物局古建築專家組組長、原中國文物研究所所長、國家文物局離休幹部羅哲文同志因病醫治無效,于2012年5月14日23時52分在北京逝世。羅哲文同志遺體告別儀式,定於5月20日上午9時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東禮堂舉行。

足跡

與大師在一起的日子

1940年,羅哲文16歲,看起來瘦瘦小小。這個來自四川宜賓農民家庭的小孩,第一次站在大師梁思成面前。一朝聆聽教誨,結下一生師生情緣。

梁思成很喜歡這個勤奮、樸素的“小個子”,他教他知識,教這個從農村來的孩子怎麼削鉛筆,怎麼用繪圖儀。羅哲文原名叫羅自福,常被人取笑為“羅斯福”,於是梁先生給他改名為“哲文”。師母林徽因也格外喜歡他,常常抽出時間來為他補習外語。

跟隨梁思成,羅哲文學到更多的,是關於建築藝術的啟迪。他對於古建築研究的沉迷,就此開始。

1944年夏天,羅哲文跟隨梁思成到重慶。梁先生用鉛筆在五萬分之一的地圖上標出盟軍轟炸敵佔區時需要保護的古建築,並特別提出需要保護的日本京都和奈良古建的位置,由羅哲文用繪畫墨水把鉛筆所畫的位置描繪清楚。地圖及時交到美軍手中,從而保護了京都和奈良的20余座國寶性古建,戰後梁思成也因此被稱為“日本古都的恩人”。

恩師連夜圈出北京文物點禁止炮轟一事,已成為民族文化遺産保護的一段佳話:1948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完成了對北平的包圍。一天午夜,老友張奚若帶了兩位解放軍幹部來到梁思成先生家中,請他把有重要文物古跡和古建築的地方標出來,劃出禁止炮擊區域,以使之避開炮火。

完成這張圖紙後,受此啟發,梁思成主持編寫了一份全國的重要古建築目錄,以便儘快發放到軍中,在對敵作戰時盡可能加以保護。相關人員夜以繼日地工作了一個多月。

1949年6月,這本《全國重要文物建築簡目》出版併發給各路解放大軍,不僅在解放各個城市、地方時避免了不少盲目的破壞,對保護古建文物起到了切實作用,而且對解放初期開展古建築調查、保護、研究工作也提供了指導和方便,堪稱新中國文物保護史上,早期重要的歷史文獻。羅哲文便是當時的主要參加者之一。

奔走搶拍最後的城樓

跟隨梁思成學習的過程中,羅哲文從精神深處,走近了他的老師。

1950年,27歲的羅哲文結束了對古建築的學習研究,被調任到文化部文物局任職,成為國家文物局最年輕的古建築專家。

北京的城墻被拆掉時,梁思成失聲痛哭。“拆城墻就像扒我的皮,抽我的血。”在城墻存廢的激烈分歧中,羅哲文曾堅決站在老師一邊,公開給予支援。

他也曾背著一架老式相機奔走于北京各個角落,搶在城墻和城門被拆除之前拍攝了大量照片,直至目前,當年舊城樓的照片大多出自羅哲文之手。

被問及當時的感受,羅哲文説:“遺憾,實在是傷心呀!”

多年之後的一次訪問中,談及梁思成曾經的傷心欲絕,羅哲文這樣表述:“那時我也算是全國負責古建築保護的幹部了,我提出過意見,也寫過報告,我認為梁先生的意見是對的。”

耗半生心血研究長城

1952年,時任政務院副總理的郭沫若提出開發長城、向國內外開放的建議。當時的國家文物局局長鄭振鐸把修長城的任務交給了羅哲文。

為了方便考察,羅哲文和同事就住在一個簡陋的小店裏,每天騎著毛驢上八達嶺。經過多次實地勘察後,他拿出了八達嶺長城維修規劃圖。為了修舊如舊,他和建築工人們一起到山溝裏收集一塊一塊塌下的青磚。八達嶺長城修復完成並開放後,羅哲文又參加了山海關、嘉峪關等段長城的維護工作。由此,尋訪長城遺跡、現場勘測等,為研究、保護、開發利用長城他傾注了半生心血。

史料記載長城的東起點是丹東鴨綠江邊。上世紀50年代末,羅哲文隻身來到丹東考察。沒有公路,他只能在山道和草叢中跋涉尋覓,結果找了幾次都沒有結果。一直到上世紀80年代,遼寧省文物考古人員在鴨綠江邊找到了虎山遺址。羅哲文得知消息後,數十次前往考察。雖然遺址僅剩有一些殘破的墻基、碎石,但根據歷史記載和地圖對照,又匯集多方專家的論證,最終認定了靠鴨綠江邊最近的虎山遺址就是長城的東端起點。

就這樣,用雙腳丈量長城的這位老人最終用半生的心血開創了“長城學”。

“起春秋,歷秦漢,及遼金,至元明,上下兩千年。數不清將帥吏卒,黎庶百工,費盡移山心力,修築此偉大工程。堅強毅力,聰明智慧,血汗辛勤,為中華留下巍峨豐碑。

跨峻嶺,穿荒原,橫瀚海,經絕壁,縱橫十萬里。望不斷長龍烽垛,雄關隘口,猶如玉帶明珠,點綴成江山錦繡。起伏奔騰,飛舞盤旋,太空遙見,給世界增添壯麗奇觀。”

這是早年羅哲文有感而發,為長城而寫的一副對聯,也是他對摯愛的長城最凝練的表達。也因為這份摯愛,羅哲文被譽為“萬里長城第一人”。

羅哲文生平

1924年出生,四川宜賓人。1940年考入中國營造學社,師從著名古建築學家梁思成、劉敦楨等。1946年在清華大學與中國營造學社合辦的中國建築研究所及建築系工作。先後任職于文化部文物局、國家文物局、文物檔案資料研究室、中國文物研究所等。

生前語錄

俄羅斯作家果戈理説過,“文物”生命的長久,不僅在於存在的時限,還在於對人們的影響,因為文物是歷史文化積澱所形成,包含著我們民族文化的基因,經常會撥動我們民族文化的情緒,喚起歷史的記憶。從此角度看,文物是鮮活的,“有聲有韻”、“有形有神”的客觀存在。

晚年致力大運河申遺

“對於運河,我是懷著敬畏、愛護的心情做一點工作。”閒不住的羅哲文,最近幾年一直致力於推動大運河申遺。他一直認為京杭大運河是自然與人創造的傑作。

史書記載,當時京杭大運河的終點北京積水潭,帆檣林立,各種貨物堆積如山。元、明、清三朝數百年間,國都北京的宮殿、官府等的建築物資、糧食和人工的供應,文化藝術的繁榮,都靠這條京杭大運河。“漂來的北京城”非常形象地描述了大運河的作用。

沿著京杭大運河區段考察時,羅哲文看到很多段落,很難分辨人工與自然的界限,到了淮安、揚州、湖州等地段,水網縱橫、河渠交錯。天工、人巧交融在一起,難解難分。這種獨特的美,讓他深深著迷。“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羅哲文説,這是我國世界遺産特色的突出體現,堪稱人類文明進程的標誌。

為了大運河申遺,80多歲的羅哲文一路奔走呼籲。2006年年初,他同鄭孝燮和朱炳仁“運河三老”給運河沿岸18個城市(區)寫了一封加快“申遺”工作的倡議書。隨後,他與文物保護、考古專家,“非遺”、水利史、航運史、城市規劃、環保等更多領域的專家學者一起研究、討論,推進京杭大運河遺産保護。

停不下來,這是很多羅哲文周邊的人最大的感受。“做這個工作很容易鑽進去、出不來,而且時間太長,也成為習慣了。”之所以大半輩子情係文保事業,羅哲文説,是咱老祖宗太高明,做出來的東西太吸引人。

在國家文物局2012年公佈的重點工作計劃中,完成長城測量和數據公佈赫然在列。屆時,諸多長城之謎將得以破解。與此同時,重點推動申報世界文化遺産的項目名單中也包含了大運河。

遺憾的是,老人沒能等來最終的結果。

 

凡註明 “藝術中國” 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內容均屬於本網站專稿,如需轉載圖片請保留 “藝術中國” 浮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註明來源藝術中國,否則本網站將依據《資訊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維護網路智慧財産權。

列印文章    收 藏    歡迎訪問藝術中國論壇 >>
發表評論
用戶名   密碼    

留言須知

 
 
延伸閱讀